李曉輝
前兩天晚上,學生寢室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熄燈了,小宇還在整理衣物,不小心把一塊鏡子掉到地上,鏡子剛好被上廁所回來的小琪踩到。小琪摔了一跤,鏡子也碎了。這兩天,她們誰也不搭理對方,都認為是對方的錯。
這種矛盾在大人看來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青春期孩子的眼里卻是翻不過的山、邁不過的坎。怎么辦呢?我決定用微班會來解決這個問題。我找來班上演技一流的3名同學,花幾分鐘時間告訴他們怎么做,3人很快領會了。
午休結束后,我微笑著走進教室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上一節微班會。我請班上幾名同學準備了一個小品,掌聲歡迎他們表演!”
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小毅和小潔從教室外一邊爭吵一邊拉扯著一塊紙牌子走進來。左邊的小毅指著牌子,夸張地說:“這明明是個M……”右邊的小潔不服氣地說:“這明明是個W……”“M、M……”“W、W……”兩人爭得面紅耳赤,同學們哈哈大笑。
這時,小楷故意咳嗽了一聲,吸引了全班同學的目光。他不緊不慢地說:“我來說句公道話,這既不是M,也不是W,這明明是個3,大家說對不對?”
“對。”不少同學起哄。
表演暫停,我問:“這個小品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
小峰站起來說:“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可能不正確。”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處處考慮對方的感受,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小宇的發言收獲了熱烈的掌聲。
掌聲過后,我繼續追問:“那么,大家能否舉一些這方面的例子呢?”
小俊說:“作為體育委員,有一次我催促小城趕緊下樓排隊,其實他并不是故意拖拉,而是在找上課要用的跳繩。”
小杰說:“我總怪有些同學說我壞話,其實站在他們的角度看我,我的確有點煩人!”他剛說完,同學們就笑了。
這時,小宇站了起來,輕聲說:“上次小琪踩壞了我的鏡子,那是姐姐送給我的禮物,我怪小琪踩壞了,還不向我道歉。其實,站在小琪的角度,她也可以怪我不該把鏡子掉在地上,害她摔了一跤,我應該向她說對不……”
小宇的“對不起”尚未說完,小琪從座位上“彈”了起來,她大聲說:“事情發生后,我一直認為該說對不起的是小宇。今天我才知道,那是你姐姐送你的禮物,換作我,也會很難受。所以我應該向你道歉,對不起!”
我被小宇和小琪的真誠所感動,高興地說:“同學們,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矛盾。這時,如果我們能夠換位思考,就能找到解決之道。現在請大家再說說,什么時候我們應該換位思考?”
小超說:“學生嫌老師布置作業多,老師嫌學生作業質量差,其實師生都應該換位思考。”小藝說:“過馬路時,司機責怪行人動作慢,行人責怪司機喇叭響,其實換位思考就會很和諧。”
這時,我來到講臺,用《遲到》這首歌的旋律對小毅唱道:“你說這是M。”小毅點點頭;我又對右邊的小潔唱道:“你說W。”小潔點點頭。我搖頭對二人繼續唱:“這樣的爭吵何時才會罷休?我勸你們,換一個位置,哦,你看到了什么?”兩人換了位置后,小毅故作驚訝,夸張地跟唱:“哦,我看到了W。”小潔也大聲跟唱:“哦,我看到了M。”
接著,我帶全班同學一起高唱:“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啊,只要人人都換位思考,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新圍中學)
點評:
事情不復雜,但比較生動。這說明班主任在處理班級日常事務時做個有心人是很重要的。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時機,巧妙引導,有意聯系班情,進行必要拓展,而其中班主任的“穿針引線”要自然。(丁如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