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雨
摘要:在核心素養的培養視角下,教學活動的開展更有目標和方向。對于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來說,也要圍繞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進行編排與設計,讓學生能夠在英語課堂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完善品格,建立良好的學習能力,使英語教學的質量逐步上升,學生也能夠收獲更加全面的成長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教學方法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能力培養和品格塑造的起始階段,所以基礎教育必須要發揮作用,讓學生在這一階段打好學習的基礎。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教師就要以核心素養為中心有效設計我們的教學活動,引領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從而讓教學實踐豐富理論,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為中心,推動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讓英語真正成為學生的一項技能。
一、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最基本的培養內容就是要讓學生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并且能夠發音正確,說的順暢、聽的清楚。所以對于教學活動的設計,也要引導學生多多開口練習,多鼓勵、多肯定,讓學生最終可以使用英語進行交談、對話,發揮英語的語言功能,實現英語教學的作用。
首先,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發音,擺脫口音。因為文化環境的不同,教師如果忽視學生的英語發音,學生的口語自信心也會受影響,而且隨著不斷的成長,口音也較為難以扭轉,所以必須要重視這一問題。其次,語言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語言環境。尤其是對英語教學而言,語言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自己在課堂上要多展示標準的英語,能夠嘗試與學生進行簡單的對話。而且教師要注意自身的語速,小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的積累還是初級階段,聽懂、可以回應才是最重要的。其次,要多利用工具、設備來播放聽力材料,讓學生多聽、多說,才能夠不斷練習,加強口語能力的培養,推動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二、增強學生的思維品質
英語是一門語言,要想順利、流暢的利用這門語言說出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就需要提升思維品質,讓學生對所學的英語知識有清晰的思維認知,能夠消化復雜的語言結構。所以無論是口語表達,還是書面寫作,讓學生可以在思維能力的指引下,更好的應用英語,展開椒粒、溝通,推動核心素養的構建。
首先,要以閱讀教學為基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對于教材當中的新知識、新內容,教師要讓學生自主展開閱讀,嘗試自行理解、消化。以三年級第一部分的知識學習為例,都是一些最基礎的英語知識文化的了解,如《Hello!》《How are you?》這兩個單元,能夠讓學生逐步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也就能夠重視思維品質的培養。從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嘗試利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展開理解,對不理解的地方保持疑問,展開積極提問。這樣我們的教學效率也會進一步提升,學生也更有學習的探究性。另外,也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獨立思考的意識。在思考的過程中,展開批判、創新。如對于小學英語寫作而言,我們的寫作主題都是較為貼近學生生活的,那么如何寫出精彩的內容,如何組建規范的語言,非常考驗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效的情境,讓學生敢于跳出思維框架,敢于創新,從而實現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對學生個人的成長也有好處。
三、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
英語核心素養中較為特殊的一項內容是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因為英語是外國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是不同于我們生活的文化背景的。所以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也會接觸外來文化,了解世界各地的風俗人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處理文化的差異,在提升文化品格的基礎上,建立更為良好的文化素養,有正確的認知能力。
首先,在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來發現以英語背景文化與中國的不同之處。如最明顯的就有打招呼的方式,人與人之間的稱呼等。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有很多內容流傳至今,有著深厚的歷史意義。而西方的這些風俗人情也是他們歷史所造就的,所以學生要打開自己的視野,以更加高遠的眼光認識世界,不僅要尊重英語語言背后的文化,也要尊重其他的語言文化,提升個人素養和品質。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文化活動,如以傳統節日為中心,對比說一說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在了解外來文化的過程中,也能夠深刻感受中國文化的珍貴。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中,發展自我文化的重要性,正確認知英語學習的意義,建立良好的文化品格。
四、建立良好的學習能力
對基礎知識的積累,考察的是學生的學習品質,對知識的應用考察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了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有更好的表現,學會融會變通,打開格局,在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上也能應用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學習更有自主性,更有獨立的意識。
首先,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如英語課文的閱讀,學生可以自主的展開朗讀,或是跟同桌進行對話練習等。通過學習,學生要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效的學習方式,從而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對于詞匯的學習,學生可以邊寫邊讀邊記憶,這樣才會更加牢固。那么在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中,這一方式可能同樣適用。其次,在當前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長的配合下,來學習、觀看一些課外的視頻資料,如著名的英語電影、通俗易懂的英語歌曲等,能夠打開學生的學習角度,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從而讓教育活動更有意義。在多樣化的方法應用下,學生可以在英語學習上有更好的表現,同時主動的學習意識也能夠引導學生學習其他知識,有更優秀的個人表現。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教育工作愈發重視學生能力和品格的基礎上,英語教學也要突出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有效實現英語學科教育的意義與價值,讓學生通過學習和成長,收獲優秀的品質,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柯美珍.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50):76-78.
[2]戎麗華.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校園英語,2020(2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