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楚水初級中學 張繼鳳
在新課改的教育要求下,初三數學要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而初三的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教師要幫助學生減輕學習上的負擔,讓學生在寶貴的時間內牢固掌握數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地調整教學方案,以提高教學有效性。
數學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借助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將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融入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拉近學生與數學理論知識的距離,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初中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生活經歷,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利用這一點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情境,以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例如,在教學“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問題”時,這部分教學內容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而且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中。如利用課本上的例題來鞏固,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累積了一定量的數學知識,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學習內容時,可以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與經驗。例如,在教學“中學生的視力情況調查”時,讓學生自己去收集本班的調查數據,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描述、分析,然后根據自己的想法繪制圖表,最終完成分析報告。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一系列的任務,學生會比較有成就感,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生活化的應用。
數學是一門需要具有較強思維能力的學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勢,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情境導入新知:“我們在之前已經學習過一次函數y=kx+b(k≠0)的圖像是一條直線,那么二次函數的圖像又是什么樣的呢?二次函數有什么性質?”通過課前問題的導入,學生猜想二次函數的圖像,復習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同時也為觀察圖像、歸納性質做好鋪墊,滲透類比、對比思想。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研究二次函數圖像的畫法,通過利用多媒體動態的展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二次函數的圖像特征和函數特性以及它們之間相互轉化的關系,體會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最后,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畫圖,教師總結觀察到的結論。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提高學生數形結合轉化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以聽課為主,只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學習效率不高。
小組合作模式是通過教師創設相應的教學任務,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分析、解決、總結,在討論中提升思維邏輯能力,從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這種教學方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導學引思”實現了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例如,在教學“隨機事件與概率”時,根據課本上的例題,讓學生利用小組合作模式進行反復的試驗,分工合作完成統計、分析、總結,并可以提出問題:“能否改變物品的數量,使統計的結果產生變化呢?”通過學生進行驗證,教師及時對相關的問題進行總結,在課堂上重點講解,引導學生利用發散性思維分析解題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初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及時地關注學生的發展情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通過采用生活化教學、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自主探究能力等策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