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中興小學 余 洋
所謂問學式課堂,就是指以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的課堂,學生在課堂中充分體現了學習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以發展為目標,以導學為科學方法,以問題為基本主線,通過師生一起參與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目前,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小學數學教師參與到問學式課堂的建設中,然而在具體實踐時卻仍舊存在著沒有融入核心問題的現象,無法在問題的提出、分析、探究與解決中充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貫徹落實課程教學目標。所以,研究基于核心問題的小學數學“問學式”課堂范式十分必要。
教師在構建問學式課堂時,應提前明確教學重點,以此為依據設計問題情境,通過相應的問題情境創設策略,順利導入新課內容,將學生的新知識學習調整到最佳狀態,給本節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前期鋪墊。
例如,在一年級《元、角、分》這節課的導課過程中,教師分析教材內容,明確教學重點為“理解并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教師把握該核心問題,創設了“付錢、找錢”的生活中常見的購物問題情境,對學生說:“我想要買一支2元錢的自動鉛筆,我現在有一張1元錢、1張五角錢、一張2角錢,怎樣買呢?”學生進入問題情境,思考著教師手中的錢夠不夠買鉛筆,對元與角之間的關系產生了好奇心理,互相交流探討,提升了思維靈活性,再結合生活中對人民幣的認知與應用經驗,提升了解決購物問題的能力。這時教師說道:“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元、角、分知識就是解決消費問題的‘法寶’,大家想不想學習?”學生求學的呼聲非常高漲,認真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體現了問學式教學與核心問題相結合的教學優勢。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崗位職責,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學習問題,將此作為核心問題的切入點組織互動活動,引導學生在問答中走出思維誤區,促進數學思維的多元化發展,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對于學生而言,遇到數學學習困難就是此階段的核心問題,教師只有助力學生不斷解決各種核心問題,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例如,在三年級《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節課上,教師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概念后,發現很多學生理解困難,空間觀念較差,難以在腦海中把抽象復雜的概念文字轉變為相應的圖形,學生學習情緒十分沮喪、不自信,于是教師組織了“猜一猜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構建基于學習難點的趣味問學式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生活中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展示出來,讓學生對比分析:哪個圖形的運動是平移?哪個圖形的運動是旋轉?哪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依靠實物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學生將眼前的視覺觀察與教材中的定義文字聯系起來,抽象思維能力顯著提升,在猜運動、猜圖形的游戲里,自然而然地走出了思維局限,解決了學習難題,增強了學習自信心,同時也切身感受到學習幾何圖形知識的樂趣。
小學數學教師在問學式課堂上利用核心問題教學時,不能僅僅關注核心問題本身,而是要將其視為課堂的統領性問題進行適當的延伸擴展,引出更多相關問題,豐富教學內容,擴大課堂容量,以核心問題為中心,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問題導學資源。
例如,在六年級《圓柱和圓錐》這節課上,教師以圓柱和圓錐特征為核心問題,根據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從公共參與能力與社會責任心方面延伸本節課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思考學會圓柱和圓錐知識對社會有哪些益處,學生在建筑領域、設計領域等展開了交流互動,此時的圓柱和圓錐不再是單一的數學圖形,而是具有數學文化和社會貢獻價值的介質,學生立志要學好數學知識,更好地推動社會進步發展,弘揚數學文化精神。
總之,新時期的小學數學課堂要著力構建問學式教學模式,將問題導學與課程核心問題緊密結合,提高學生解決核心問題的意識與能力,科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效夯實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