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 譚海霞
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微信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發布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也可以通過微信群布置作業,家長可以通過微信群更多地了解學生的狀況,接收學校的通知等。班級微信群拉近了學校和家長間的距離,為學生營造了健康良好的學習氛圍,讓課外助學更高效。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數學知識與生活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常識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制訂相關的學習規則以及獎懲制度,學生通過班級微信群發表學習心得,分享學習成果,讓校內課程在校外得到創新和延伸。
例如,在教學《小數應用題》一課時,教師通過網絡為學生布置了模擬超市《寶貝淘寶屋》,學生可以通過模擬的形式租賃商店,購進貨物,出售自己的商品,也可以出售自己動手做的圖畫、手工作品等。其余學生通過模擬貨幣購買商品,計算每種商品的金額。模擬超市中,運動用品、文具、服裝、玩具等應有盡有,教師、家長和學生可以共同參與到這個活動中,在虛擬淘寶店中,每位學生利用自己學習的小數知識來解決問題。
上述案例,教師通過微信群將網絡與現實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從網絡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性,學生之間可以共享教學資源,達到共同學習的目標,提高課外教學效果。
班級微信群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重要渠道,教師通過微信群可以分享學生在校學習的精彩瞬間、學生集體活動的鏡頭以及課間嬉戲打鬧等情境,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在校狀況,也可以通過微信群為學生推送優秀作業等,為學生提供溝通、交流的平臺。
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一課時,教師將學生帶到了操場,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記錄。首先,教師讓學生感受“路程=時間×速度”。教師讓學生從起點出發,按照每分鐘50米的速度前進,兩分鐘后看到達什么位置?接著,針對“同時、相對、相遇、相向”這四個詞語,教師讓學生分為10個小組分別演示,學生明白了同時就是一起走,相對就是面對面地走,相遇就是碰在了一起,相向就是對著走。學生興致盎然,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家長對于這么有意義的課程也都表示贊許。這樣的教學環節,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升思維的深刻性。
上述案例,教師通過在微信群分享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家長及時掌握學習動態,并且根據教師的課堂活動,家長在課后可以和學生共同鞏固和提高,讓微信分享更加有意義。
學生可以通過班級微信平臺,針對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困惑,總結出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發現等,及時發布到班級微信群中,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教師也可以針對重點和難點內容,讓學生進行分析和辯論,促進學生共同發展。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了長方體的特征,并為學生布置了課后作業,回到家中以后找到長方體物體,并測量記錄長方體的長、寬、高,將其分享到微信群中,學生分享的圖片有冰箱、洗衣機、電視、牛奶盒、鞋盒等各種各樣的圖形。這時有學生提出:如果將鞋盒上面的蓋子拿走,鞋盒還屬于長方體嗎?學生給出不同的說法,有學生認為一定屬于長方體,因為它是長方體的形狀,有學生認為一定不屬于長方體,長方體有六個面,拿走蓋子之后,剩余5個面。教師針對這些不同的意見給出了指導。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密切聯系所學知識與生活,讓數學學習更有意義和價值。
上述案例,教師通過微信群的形式,讓學生共同認識長方體,并發現生活中的長方體案例,通過學生間的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對長方體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學生得到了共同的進步。
總之,班級微信群為學校和家長溝通搭建了良好的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分享學習情況,促進師生交流 ,為學生提供作業輔導等,在家校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實現家校聯動,共同促進學生進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步伐越走越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