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學 馬俊玉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環境下的重要構成。而情境體驗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在教學期間聯系學生實際生活抑或者是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對教學知識形成直觀感悟與理解,從而有效優化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現狀,讓學生在體驗與感悟中獲得有效認知。境體驗式教學是契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新課改教育理念的重要教學方式。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上,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這一課程的學習興趣。相較于其他教學方式,情境體驗式是圍繞著學生而展開的教學設計,能夠充分凸顯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實際來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與感知,這樣學生就能在自我感知、體驗與探究中對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形成有效認知,真正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理論能力。
情境體驗式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學生創新意識。與其他教學方式對比,情境體驗式教學主張教師主導、構建生動教學情境,以此來點燃學生自主思考、探究,這能有效啟迪學生創新思維,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動中體驗與感知。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真切感知道德與法治教學知識,還能在教師的有效引導、同伴的有效交流與互動中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這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提升。
情境體驗式教學主張的是學生自主體驗,以激發學生情感共鳴為主來有效強化學生理解和感悟。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目的本就包含了幫助學生塑造正確三觀,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法治意識,促進學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傳統模式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氛圍十分枯燥、乏味,學生不僅無法在課堂上獲得有效認知,甚至還會覺得課程無趣,無法激發學生情感共鳴,學生自然無法感知到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中所蘊含的價值,不利于道德與法治課程價值凸顯。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應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優化,主動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了解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學生交流與思考,然后以情境體驗式教學法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到有關于“孝心”這一品德的時候,即可在理論知識講解之后為學生設計一個體驗式的教學作業,要求學生回家幫自己的父母洗腳,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感悟,這樣就能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學會感恩,真正有效凸顯出情境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實踐中,教師要想有效發揮出情境體驗式教學法應用價值,在課堂上還可以模擬情境,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思考與探究,這樣學生思維自然能被打開,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把握。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抑或者是教學道具來為學生構建出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有效為學生構建出一個身臨其境的體驗感,之后再借助于語言來有效引導、啟迪學生思維,這樣學生就能在情境體驗中理解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背后的深意。以《學會溝通交流》這一課時為例,為了能讓學生意識到真誠溝通可以有效化解矛盾,同時讓學生學會尊重不同觀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創設模擬情境,以視頻的形式來為學生展示出兩個朋友對話內容,內容中涉及了矛盾點以及分歧意見,之后再讓學生重新演示、模擬一遍屏幕之中的對話情境,然后就其中的矛盾點進行溝通與交流,讓學生自主思考要如何解決這一矛盾,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學會解決問題,明白溝通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同時有效鍛煉學生語言邏輯組織能力,從而有效改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實效。
情境體驗式教學要想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得到有效應用,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組織學生溝通與交流,讓學生在情境溝通與交流中分享各自情境體驗感受,這是有效提升情境體驗式教學法應用價值的最佳手段。小學階段本就處在語言表達能力發展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組織學生溝通與交流,是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得以提升的關鍵,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與提升。為此,教師在應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法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發揮出自身引導與組織作用,引導學生溝通與交流,借此來進一步強化學生情境體驗感受,同時還能發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在素質教育環境下,團隊精神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之一,同時也是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師在情境體驗式教學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互動,讓學生在合作情境中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能進一步發揮出情境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價值,真正有效地讓學生情境體驗中感知知識、獲得能力。
綜上所述,情境體驗式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具有較高應用價值,身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一定要意識到情境體驗式教學的價值,在課堂上主動應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出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情境體驗、交際與對話之中,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凸顯出道德與法治課程育人價值,讓學生能從小形成正確的道德與法治意識,為學生今后發展與提升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