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山丹縣陳戶鄉中心小學 賀麗萍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這個團體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班主任教學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在此情況下,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需求。基于此,班主任必須對當下的管理機制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綜合參考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以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的參考依據,科學合理地制定科學性和可行性的班級管理方法,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和引導。這樣能高效、快捷地解決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和教學過程中,部分班主任為了取得較為理想的成效,往往會借助各種途徑樹立較為權威的形象,利用強制性的手段對學生進行管理。這樣將會激化學生的叛逆心理。在此情況下,班主任就要及時轉變自身的班級管理態度,充分地將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中心和主體,根據溝通交流要求對管理方法進行有效的創新。與此同時,班主任還必須客觀對待每一個學生,以公正的態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充分地遵循因材施教、因情施教的原則,利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
例如,李華在課堂上很容易和任課教師發生沖突和摩擦,往往會在課堂上睡覺、說話。針對這一現象,班主任應和李華的家長進行溝通。在了解到李華父母由于工作長期出差的情況后,班主任首先要和李華的父母進行深入有效的溝通,引導父母掌握正確的教育管理方法。然后,可以要求李華課后到辦公室和班主任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交流,利用私密、安靜的環境打消李華的顧慮,運用親切、溫和的姿態和李華進行溝通交流。在了解李華存在“認真學習,父母更不會管自己”的想法之后,結合良好習慣的養成、班級紀律、尊師重道等內容,從多層次、多角度對李華進行疏導和輔導。
針對性格靦腆內向的學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意見箱、微信、QQ、郵件等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利用一對一回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指導。這樣才能有效消除面對面交流使學生產生的恐懼感和抵觸心理。另外,班主任還要和任課教師進行深入溝通交流,充分借助任課教師的力量來引導存在問題的學生改正錯誤和缺點,并對取得一定進步的學生進行有效的鼓勵和表揚。在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的基礎上,全面實現良好師生關系的有效構建。
在當下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必須明確階段性的管理目標和要求,充分引導班干部參與到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首先,班主任需要摒棄傳統的由班主任任命的班干部選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自覺地參與班干部選舉活動。例如,在進行班長的選舉過程中,班主任可以讓學生通過匿名投票、電子投票等方式來選出自己認為最適合的班干部;或者讓有較好組織管理能力的學生自薦。要求待選人員進行主題演講,通過師生協商之后選擇最適合的班長。另外,班主任還可以全面推出班干部輪流任命制,要求全班學生嚴格監督班干部的行為,根據相關標準要求對班干部的工作情況進行評價。表現較為良好的班干部,可以連任一周;表現一般或較差的班干部,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職位的調整。此外,班主任還可以根據相關的要求成立班委會,在確保整體的管理工作能有序開展的情況下,盡可能下放一些班級管理的權限,引導班干部積極地幫助學困生,并根據各階段的要求來組織相關的活動。這樣不僅能為具有優勢的學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和發展的平臺,同時也能全面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班級管理責任感。
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除了要利用各種有效的渠道方式提升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還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可能利用良好的儀態和語言來感染和熏陶學生,從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此外,班主任還要充分考慮班級管理工作的具體進度,科學合理地為學生組織一系列的班級管理活動。例如,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可以定期開展“綠色環?!毕盗谢顒?,引導和組織學生利用社會實踐時間來收集和處理一些垃圾,結合班級管理的目標開展一系列綠色環保小衛士評選、環保標志設計、環保書畫比賽、小小環保宣傳員板報競選等項目,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另外,班主任可以充分結合傳統節日來開展一系列的班級管理活動。例如,雷鋒紀念日組織“向雷鋒同志學習”、母親節組織“媽媽同樂”、植樹節組織“播種樹苗、延續希望”、老年節組織“老少同樂”、國慶節組織“紅色經典,體會艱苦歲月”等活動,要求學生與班委會成員進行有效的協商,并根據相關要求進行活動的規劃和組織,動員和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相關的活動。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班級凝聚力。
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部分工作進行調整和優化,確保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基礎以及良好的師生關系。比如,小學班主任應當從學生的心理背景出發,為學生制定一個良好的發展培養計劃。同時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應當與其他班主任溝通交流良好的工作經驗,促進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應當開展一些豐富的班級活動,以加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共進以及增強班級凝聚力。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形成良好的性格,同時這個過程還可以優化班級的風氣,對學生有積極的引導作用。教師和學生都應當對班級活動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理解,班級活動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所以教師和學生在班級活動中首先要積極地參與進去,并且擁有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比如,教師通過創建一些知識競賽和文化競賽,讓學生積極參與,既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以此提高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質量。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班級文化活動的時候,首先必須遵循生本教育的原則,也就是說教師在開展活動時,要從學生的身心規律出發,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適當調整活動模式,并且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保障基礎。小學班主任想要開展豐富有趣的班級活動,首先就要讓學生慢慢樹立一個主人翁的意識,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參與班級活動,并且在心中加強集體概念的理解。只有學生將班集體視為自己的大家庭,那么學生才會更好地支持和理解班主任的各種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管理工作過程中,班主任不僅要充分掌握班級管理的發展趨勢與階段性管理目標,還需要充分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班級管理觀念,從學生的學習發展情況,以班級管理為前提科學合理地對相關管理制度與管理方式進行調整。另外,班主任還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當下的班級管理問題,在充分考慮學生的組織、規劃等能力的情況下,充分借助班干部和全班學生的力量來開展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這樣不僅能培養出更多品學兼優的綜合型學生,同時也能為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