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弘威
如何轉化學困生,這是跟老師息息相關的一個話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以及與其他老師的交流,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首先,全面了解學生的心態
在教學實踐中,深入學生、全面了解學困生的心態,對學困生學習目的、態度、興趣、愛好、心理變化和家庭環境、生活環境以及行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調查、深入研究,并采取分類教育的方式,隨時比較和修正教育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熏陶下潛移默化地克制約束不良心態的滋生發展,用教師完美的靈悟、理智來塑造學生完美純潔的心靈,使學困生領悟到身邊的同學、老師都對“我”的進步寄予很大的期望,使后進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轉變思想,鼓足勇氣,面對現實,用心向上,鼓勵他們從自己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養學困生樂觀向上的態度,使教師的情感理智融入他們的心田,并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其次,要了解學困生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
1、家庭原因:
父母的不良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監管不利。
2、學校原因 :
教師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成績。對后進生輔導不及時,缺少有效的方法,他們自己放松要求。
3、其它智力因素
不少聰明的學生怕吃苦,怕經受挫折,經受磨難,一遇困難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喪失信心與勇氣,甚至產生變態心理,總認為老師、同學看不起自己,自己萬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學,也不想叫別人學,最后走進雙差生行列。
第三,改善教法,指導學法,提高需要幫忙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要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位。這項工作更能考量師者的仁愛之心和教育教學智慧,體現中國古人傳承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之精神,需要教師傾注更多的心力。這個過程能鍛煉、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體現教育公平,傳遞教育溫暖。從思想上教育學生,鼓起學習的勁頭,使其從根本上又擺脫后進生的念頭。縱觀各個班級情況,后進生除了個別腦瓜不靈活,大凡都是一些調皮搗亂的孩子,他們屬于聰明用錯地方的孩子,要想使其進步,教師必須使其從思想上重視起來,這是一個非常艱巨而又漫長的過程,需要家校合一的過程,僅憑教師單方面的努力和一味的要求,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要根據學情,制定具體的計劃和措施。學困生成績暫時落后的原因,涉及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想意識、行為習慣、學習信心、學習基礎等各方面,教師和班主任應該根據學生平時的思想表現和測試成績,因人制宜制定提升的目標和具體的措施。后進生的學習習慣不好,不是上課不認真聽講,就是作業處理不好。曾經在一張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一節課,學生只能接收來自教師的百分之六、七十的信息。認真聽講的學生方能如此,不認真聽講的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就更少了,課后也不注意鞏固,該做的作業完不成,久而久之成績就跟不上了。先從習慣培養起,使其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后進生的學習成績會逐漸進步的。
三、走進學生內心,關愛為先,激勵他們樹立自信心。思想和學習態度的轉變是學困生改變的基礎。教師要善于觀察、發現和分析這些學生身上存在的具體問題,更要掌握和學生交流溝通的技巧。對學困生更要多一些欣賞、信任和關心,讓他們在老師的激勵下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要做好學習習慣矯正、基礎鞏固和方法指導工作。學習落伍、困難的學生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原來學習基礎差,或者學習習慣和方法存在問題,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矯正或幫扶,學習小組互相幫助、師生結對幫扶、學科基礎彌補、階段基礎提升、學習經驗方法交流會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四、家校配合。家長是教師教育孩子的盟友、合作伙伴,尤其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與家長搭建愉悅的溝通橋梁尤為重要。
教師主動與學困生家長溝通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孩子,并多方位分析他們“學困”的原因,爭取家長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從而找到轉化學困生的方式方法。在與家長溝通時,教師既要報憂,也要報喜,既要讓家長知道學困生“學困”“需教”的一面,又要反映學困生“閃光”“可教”的一面,讓家長全方位了解孩子,增強教育的信心。
除了學習成績外,教師還要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孩子是渴望進步和得到重視的。教師要鼓勵家長不要放棄孩子,并爭取家長的支持,家校配合,用愛和鼓勵來激發學生潛在的動力,用愛和鼓勵給予學生信任和幫助,齊奏出學困生轉化的和諧樂聲。
在這提出兩條行之有效的辦法和大家探討:“一幫一”的方法早已過時,但它非常實用。在教學中,我讓一個非常負責任的孩子來幫助一個性格內向,不愛講究衛生的孩子,他倆相處融洽。現在的學生,各種補習班把時間安排得緊緊的,只有老師趁著副科時間叫到辦公室補一補。如果老師的手頭的事情較多需要處理時,后進生之間互相幫助也是一種好辦法。前幾天,有幾個學生老愛抄寫作業,本來基礎就不好的他們,隨著時間會變得越來越差。我把他們叫到辦公室,讓他們之間互相討論解題方法,內容由我來檢查。可能是老師監督著,效果很好,孩子在作業出錯的地方就相對減少了…… 看來,“一幫一”能在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方面起到督促作用。
總之,通過自己的努力,需要幫忙的學生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育、教學方法、手段還有些粗糙,還有待改善。我堅信只要為師者能曉之以理,持之以恒,教學得法,相信學困生會越來越少。促進學困生轉化與提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付出極大的熱情、辛苦和耐心。教師需要跟蹤學困生轉變的整個過程,持續激勵、引導和督促他們改進和提升,讓那些學習暫時落伍或有困難的學生體會到教育的溫暖和力量,激發學生群體競爭向上的斗志,從而促進學生群體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