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摘要:小學階段,古詩詞這部分知識是構成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些優美的詩文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感,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遵循新課改的要求,對古詩詞教學提高重視程度,積極總結教學經驗,讓學生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達到了解和熱愛傳統文化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真正讓古詩詞進入學生的生活,浸潤學生的人生?;诖?,本文章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引言
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小學古詩詞閱讀學習的方法相對枯燥、乏味,單純地為學生分析古詩詞的中心思想,以及對古詩詞進行強制記憶的照本宣科的學習模式,制約了學生對古詩詞內涵的理解,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因此,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應引導學生認知古詩的美,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古詩詞核心素養。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
在學習古詩詞的目的是鑒賞古詩詞,從中得到美的享受。但是大部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當中,只針對字面去翻譯古詩詞的內容,簡單地介紹作者的生平和背景,而忽視了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就使得古詩詞的教學枯燥乏味。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是跟隨教師的講解去理解詩詞中的重點語句和文中的注釋,卻忽略了對詩詞更深層次含義的挖掘,故而無法去感受古詩詞中的美,更不能和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二)重知識點的講解忽視詩詞本身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古詩詞的講解側重于字詞的講解、詩句的意思、表達的情感、古詩的背誦上。往往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逐字逐詞的翻譯上,用在每一句意思的理解上,用在古詩詞的默寫上,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出現了恐懼心理,加大了學習的負擔,不能靜下心來感受古詩詞的優美語言,不能展開想象獲得自己的情感體驗。不能讓學生借助書中的注釋和課文中的插圖,自己去理解詩詞的內容,從而進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一)對詩詞的背景進行拓展
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涉及的詩詞,主要包括“抒發情感”及“狀物議論”兩種類型,其均為作者審美情感或是生活態度的體現。所以,為了促使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得到提升,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對詩詞內容進行充分理解。例如在對《清平樂·村居》這一首詞進行學習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一句詞即能夠對作者辛棄疾的愉悅之情進行充分體現,并且,文中的“相媚好”以及“最喜小兒亡賴”的“最喜”兩個詞值得進行重點品析?!跋嗝暮谩奔礊橄嗷ト贰⒍喝?,描寫了老年夫妻的趣味生活,“最喜”則體現了這一家庭的幸福和美滿。由此,整首詞將農村普通老年夫婦與孩子之間其樂融融的生活情境進行了充分體現,同時也顯現出了作者陶醉于如此恬靜美好生活之中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對小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進行培養時,教師可以選擇以詩人經歷、性格特點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為基礎,幫助學生對詩詞內容進行更加充分的把握,從而提升學生對詩詞進行感受和鑒賞的能力。
(二)引導學生朗誦古詩詞
古詩文之所以難懂,因為看起來就比較復雜,其中有很多生僻字。很多學生在看完古詩文之后就沒有了學習的興趣,老師在教會學生正確讀音、正確斷句、糾正學生錯誤之后應該引導學生先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這一遍試著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之后安排學生大聲朗讀古詩文,加深印象。早晨是人注意力較為集中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花費十幾分鐘的時間朗讀古詩文,加強對于生僻字的理解。引導學生對古詩文中生僻的詞語進行標注,平時學生空閑的時候可以對這些詞語進行記憶,之后再遇到至少不會完全不認識。朗讀古詩文也是一個枯燥的過程,老師可以在學生朗讀的同時播放一些符合意境的曲子,讓學生在感受到放松的同時也進行學習,學生在感受到快樂之后,自然就會對古詩文投入情感和時間。也可以兩個人一組,互相朗讀古詩文,提醒對方的錯誤讀音,既幫助別人糾正了錯誤,也加深了自己的記憶,這樣會更加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沉浸式教學激發想象力
當前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形式較為單一,教學內容主要以概述古詩詞所描述的事物和作者所表達的感情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帶來的成果并不能盡如人意,學生沒有沉浸其中,就無法很好地理解詩詞的意蘊與情感。從古詩詞的特點來看,實現了高度的凝練與深遠的意境,這意味著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必須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將自己沉浸在詩歌的意境中,才能夠更好地感受詩歌、體味詩人蘊于其中的情感。如果學習古詩詞時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很難實現對古詩詞的全面理解。同時,從古詩詞的創作選材角度來看,其涵蓋的范圍較廣,且相當一部分內容是小學生根本接觸不到的。這同樣對學生的想象力水平提出了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依托沉浸式教學模式進行古詩詞授課,借助自己的感受來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從而降低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代入性的語言,或者運用多媒體創造情境,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將自己放在詩歌中,以詩人的角度去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結束語
總之,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語文觀念的重要節點,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陣地。古詩詞內容具有較強的意蘊美、情感美、韻律美,利用古詩詞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應突破原有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主體意識,并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古詩詞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突破。
參考文獻
[1]郭霞虹.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措施探究[J].求知導刊,2020(33):27-28.
[2]全遠姬.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22):86+88.
[3]耿一鳳.淺談小學語文新課改背景下的古詩詞教學的創新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20(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