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英
培養小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當務之急,未來的企業之間的競爭,未來的國家之間的競爭,絕對不是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取得成功,必須依靠一個優秀的集體、一個優秀的團隊才能成功。針對我國城市家庭大多數是少子化,有些小學生缺乏團隊意識的狀況,我談一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綜合實踐課團隊合作精神,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際,這都有很大的意義。
一、研究背景:
一滴水飄不起紙片,大海上能航行輪船和軍艦;一棵孤樹不頂用,一片樹林擋狂風……這就是團隊精神重要性力量的直觀表現,這也是我所理解的團隊精神,也是團隊精神重要之所在。從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的精神是我們這些小學教育工作者當務之急。中國現在正處在大變革大發展時期,想讓中國躋身世界強國行列,未來最需要的是人才,這里所說的人才絕對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具有極強團隊意識的團隊。近看我們國內各行各業:我們的神舟號飛船遨游太空,楊利偉飛往月球,靠的是身后的廣大的天文科學家團隊;中國科學院院士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科學家不是依賴于個人的思想,而是綜合了幾千人的智慧,靠的是身后一批強大的科研團隊。百度,新浪,搜狐等一批互聯網的崛起,物流業的飛速發展,哪一個不是靠團隊做大做強?!所有的人想一個問題,并且每個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最后集結起來,做好一個事業,這就是團隊的力量。遠看國際: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構想,把絲綢之路上的鄰國與我國的經濟構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靠的是國與國的團隊合作精神。最近在我國青島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取得全世界矚目的成就,今年中國國際空間站正式建成并對軌跡開放使用,這更家證明了團隊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無論國內各行各業,還是國際上各國,想要發展,想要壯大,都需要具有團隊的精神,這就要求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具有發展的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學生從小被培養出團隊合作的精神和思想意識,在未來的領域里,讓我們的學生學會與團隊成員合作、分享、共贏,從小就懂得個人離不開集體,團隊的力量遠遠大于個人的力量。
目前,針對中國小學生的現狀,我認為有必要對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進行研究。我國的計劃生育實行了多年,現在的小學生的父母是獨生子女,自己大多也是獨生子女,孩子們在家中早已習慣了唯我獨尊,我行我素的思維模式。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孩子們的自我表現意識很強,在與同學的交往中愛強調自己的感受,忽略他人的感受,總認為并強調自己是對的,在綜合實踐課上遇到問題,很多同學不會解決,動手操作的課效率低,不會與人主動溝通,不愿意別人分享自己的資源,更不想聽從他人意見,集體意識淡薄,合作精神缺失。馬克思、恩格斯說: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因此,在綜合實踐課培養小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勢在必行。
狼的生存,就是在惡劣的環境中堅強地創造生存空間;狼的團隊,就是在充滿爭斗的對手中組織強大的團隊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強者之列不斷競爭、超越。有句古話:“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意思是說,如果一千個人同心同德,就可以發揮超過一千人的力量,可是,如果一萬個人離心離德,恐怕連一個人的力量也比不上了!這,就是團隊的力量!這,就是我們需要的團隊精神!
二、研究意義:
現實的意義:在綜合實踐課這一領域中,學習生活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現在的小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中缺少了兄弟姐妹的陪伴和交流,也沒有機會學習怎樣忍讓、寬容弟弟妹妹,父母又忙于生計和應酬,久而久之,很多學生都是在唯我獨尊的環境下長大,他們缺乏人際溝通的技巧,與人交往存在一定的困難,難以被同學接受,幫助學生學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掌握人際溝通技巧,提高學生日后的社會交往能力。對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的研究,提高綜合實踐課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提升了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團隊合作精神,這就需要我們從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每個學生在團隊中學會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堅持完成一個又一個充滿挑戰的任務。有此可以看出,團隊合作精神是社會篩選人才的一項標準,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著眼未來,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社會所需的人才。
三、團隊合作精神的概念、內涵、境界與外在形式。
(一)團隊合作精神的概念:所謂團隊合作精神,是指團隊成員為了實現團隊的目標與整體的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協作的精神。就是在困難的環境中堅強地創造生存空間,在充滿爭斗的對手中組織強大的團隊力量,團結、互相鼓勵、不斷競爭、超越。
(二)團隊合作精神的內涵:就是團結協作、優勢互補,把集體利益放第一位,把個人榮譽和利益放在集體榮譽和利益中。
團隊精神強調的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合作與齊心協力,要發揮團隊的優勢,其核心在于大家加強溝通,利用個性和能力差異,在團結協作中實現優勢互補,發揮積極協同效應,產生個體達不到的力量。社會學實驗表明,兩個人以上的團隊方式相互協作、優勢互補,其績效明顯優于兩個人單干時績效的總和。
合作精神:就是獨立的個體之間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的精神。在合作性的團隊里,不同的成員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提供多樣化的思維方式、嘗試不同的方法并找出最有效的方法,最終實現團隊的目標,在團隊中,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成員實現自身價值。
四、培養小學生綜合實踐課團隊合作精神的方法。
(一)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活動中自愿組隊。
在1994年,斯蒂芬·羅賓斯首次提出了"團隊"的概念: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由相互協作的個體所組成的正式群體。如果團隊合作是出于自覺自愿時,它必將會產生一股強大而且持久的力量。但是,不能說兩個人組成的團隊績效一定大于兩個人單干的績效,帶來“1+1>2”的績效。兩個人各有所長并且配合默契,關系良好,這樣的團隊才會產生力量成倍疊加的效應,否則,業績和能力不足者可能拖垮團隊。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上,每個小組的成員完全自愿組隊,每個成員都會根據自己的性格喜好、自身條件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合作伙伴和團隊,這樣在綜合實踐的小組團隊活動中,每個組員會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二)團隊精神必須有引領者,每組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選出小組領頭人。
可以在每個活動小組中設一個組長和一個副組長,有六個小組成員自愿選舉產生。團隊里必須有個核心人物,他要起到團隊的主導地位,團隊要往哪個方向走,他是團隊的智慧的凝聚者,團隊的集體策略的決策者。他是團隊合作的保障,是團隊成員的合作的協調者,他要調節團隊成員間的矛盾,統一思想隨時糾偏,他也是團隊成員的合作的潤滑劑,他能最大地調動團隊的資源和智慧,是團隊走向成功的保障。
(三)在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要及時指導團隊合作,例如小組制作作品過程中,教師積極創造小組作品公開展示的機會。
在團隊中,讓整個團隊成員有團隊成就感和幸福感 ,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幫助,都能獲得成功,實現自己的目標或理想,內心充滿成就感,在團隊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團隊氛圍,讓團隊成員內心充滿自信和被團隊需要感。
五、重點關注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團隊合作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在團隊合作中由于組員間座位距離近,難免會發生危險,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學生嬌貴,家長重視,老師怕上實踐課,一節動手實踐課下來,老師懸著的心才放下,學校也怕學生出危險。
對策是:在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團隊合作時, 教師多看多走動多留心多強調。綜合實踐課上,老師在學生動手操作前,每節課都要重點強調安全和注意事項,桌上貼上安全提示貼,課間教師眼睛多巡視每個團隊成員,密切注視每個成員一舉一動,設立小組安全員負責監督,隨時把危險消滅在萌芽中。
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團隊合作時,每組成員從家中準備的工具有些帶有潛在的危險性。
對策是:在綜合學科里,隨教材配備齊全每個主題動手實踐課所需的材料,尤其像剪子,刀子,膠水,釘子,熱熔膠槍,鐵絲,湯勺等等,制作的這些工具經國家檢測對學生來說安全,危險小些。學生用著安全,老師放心,家長安心,學校寬心。為了應對風險,有經濟條件的學校可以給每個學生買份安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