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高專幼教類院校,其中音樂教育系中的小學音樂教育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一直以來都受到學校和高考考生及畢業生的關注。之所以關注是因為小學音樂教育是小學教育中音樂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我們國家幾代領導人都很關心下一代的素質教育,藝術素質中音樂基礎素質的提高則尤為重要。用人單位對于畢業生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加,但是學校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卻不容樂觀。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音樂教育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改進、完善和持續發展以及培養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勢在必行。對于音樂專業核心能力的現狀認知、改革創新、應對策略、核心能力的培養是急需研究的內容,也是本文深入探討的初衷。
1.用人單位的滿意度調查。用人單位的滿意度中,有百分之十是很滿意的,百分之三十是比較滿意的,百分之五十是尚可,而百分之十是不太滿意和不滿意的。滿意度高的畢業生可以持續增長。尚可的畢業生就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滿意和不太滿意的畢業生我們教育者就要想辦法去減少甚至消除這樣的百分比,增大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比例。
2.畢業生就業能力現狀。就2014年至2018年的高專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分析來看,就業率有下降的趨勢,這也就說明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現狀不容樂觀。想要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勢必充分了解知曉用人單位使用人才的方向及需求。由此可見,了解用人單位人才需求對高專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只有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根據需求相應調整教學方向,注重改進核心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操作的應用,畢業后所掌握的技能是用人單位所需要的,真正達到“供用于求”的狀態,這樣才能使畢業生提高就業能力以便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學校在2018年整體引進OBE成果導向的教育體系,在進行系統的學習之后學校要求所有專業都要重新制訂核心能力以及培養方案。核心能力內容包括:道德規范、通識素養、專業知識、應用創新、合作發展。在這些核心能力中充分體現了學校的職業教育特點,就是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能力要求,音樂教育專業核心能力也涵蓋在其中。
核心能力指標對核心能力的詮釋更加具體,在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中應側重:遵守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人文底蘊和相應的藝術審美和表現能力;具備扎實的音樂專業知識技能;初步具備有效解決職場問題的能力;能夠適應時代和教育發展要求,主動獲取和更新專業知識;能與少年兒童、家長及同行有效溝通,能夠與團隊成員良好協作。
第一,德育滲透這方面做得不夠,不能夠做到在每節課上進行有效的設計和滲透,不能和現在國家的思想政治德育教育很好結合,導致學生不太注重思想教育的提高。第二,在教育教學中過度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忽略了實操練習,課上課下的實踐技能沒有得到充分運用。第三,在課堂上往往不能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和學生互動少,導致學生學習失去興趣,被動在學習。第四,教學沒有考慮到用人單位的需求,以至于影響畢業生的就業率。第五,在教學的課堂中改革創新的舉措不明顯,有很多教師不注重整體素質的提升,還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授課,教學方法老舊、照本宣科,課堂缺乏生機活力,讓學生對課堂產生厭倦。
1.思想素質不容忽視。只有注重師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才能達到培養的畢業生素質達標。學校有大型的圖書館,可以讓教師和學生每天參與讀書讀報活動中。看與專業有關的知識技能類書籍刊物,尤其是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師要有讀書筆記,學生要有學習心得。教師科研組進行交流,學生班級內交流。另外,觀看視頻資料也是很重要的學習提升方式。
2.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第一,基于教學課程及教學內容的規范在教學環節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加大德育的滲透教育。例如:在聲樂課堂中學習一些經典的紅歌時,如《唱支山歌給黨聽》《黃水謠》《我和我的祖國》《映山紅》等,實時舉例現今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德育教育讓學生產生愛黨愛國的情懷,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學生們在學唱時能更加賦予歌曲情感,和教學中教授樂曲的情感表現進行很好契合。第二,如今在信息化技術時代背景下,在教育教學中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新技術及多媒體技術。例如:慕課微課的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飛速提升。PPT課件的運用更應該成為一種教學常態,在教學中圖文并茂,很好完成教學內容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們產生興趣。例如:在樂理課的教學中就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通過PPT的呈現很好地詮釋教學內容,學生們一看即懂,節省了很多口說填鴨式的煩悶的教學時間。第三,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授課時對學生要多設置問題,一個問題銜接一個問題,讓學生形成思維鏈接、思維流向。在課上不間斷地去思考,緊緊鎖住學生的好奇心,始終在思考回答中跟隨教師去追逐知識、鍛煉技能。例如,可以采用翻轉課堂和對分課堂的形式再結合慕課和微課的輔助,盡力打造精品課和金課。第四,秉承在教學中始終體現用人單位需求的原則,例如:小學用人單位反饋需要有彈唱能力的教師,小學教唱時要彈唱結合教授。在鋼琴課堂中就要在教授彈奏的同時側重伴奏的形式和和弦的編配,以便于應用在少兒歌曲的即興伴奏和彈唱中,做到配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即時改變教學內容的功能性及方法。
3.重實踐多實操。以學生為主體,以實際操作為重點,只有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實際操作機會才有可能快速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實踐實習中能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應用知識和技能,可以獲得最寶貴的教學經驗,為今后的畢業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4.培養應用型人才“有求必能”。音樂專業核心能力的確定和應用勢必會掀起教改和創新以及信息技術運用的浪潮,這樣的結果將會是師生素質的大幅度提高,教改課堂生機勃勃,學生都自主投身學習的海洋中,為今后就業做著不懈的努力和追求。音樂專業核心能力要求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是用人單位缺少和需要的人才,我們的教育應做到為需求而供應畢業生,并且能夠在上崗的同時,用人單位有什么要求都有能力完成。大部分的畢業生能夠做到報到能上崗、上崗能帶班、帶班能教課,既解決了用人單位找不到人的煩惱,又排除了畢業生無業可就的擔憂。
就業是永遠被人們關注的事情,因為就業是新一代人走上社會的敲門磚,是我們教育事業永遠要面對的課題,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才,培養的人才是要輸送到社會做貢獻的。堅信教育事業是最偉大的事業之一,科研就是教育事業之路上的一處燈塔,始終照亮著人們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