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學科是基礎類的學科,打好基礎,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十分有益。而語文學科中閱讀是其重點的模塊,可以說閱讀是構(gòu)成語文教學的重要元素,語文學科的學習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小學生了解世界的窗口,通過閱讀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文章,能夠開拓小學生的眼界,打開小學生的心胸,讓小學生能夠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怪和美好,增長小學生的見識,讓其明白語文閱讀的意義。文章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閱讀教學的策略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重要性;策略與建議
一、 引言
閱讀教學貫穿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然而,關于閱讀,實則更為注重小學生的自主性。小學生比較貪玩,玩是小學生樂此不疲的事情,在課下小學生只要有時間,通常都會與其他小學生一起玩耍和游戲,極少主動進行閱讀,缺乏自主閱讀的能力。因此,在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結(jié)合小學生的階段特征以及年齡特征,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教師也應注重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以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讓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其終身受益的基礎。
二、 簡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
理念與思想影響著行為,作為教師,其教學理念與思想關系著自身的教學行為,也關系著教學效果。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倡議教師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上進行創(chuàng)新。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未能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而進步,依然停留在落后的教學理念之中。因此,在其教學之中,很多教師在落后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所采取的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關于閱讀教學部分,教師通常會給小學生泛讀一遍課文,而后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小學生在閱讀課堂上通常是被動地傾聽。這樣的方式下,小學生感受不到閱讀學習的興趣,對閱讀學習會漸漸失去耐心。
(二)小學生自身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小學生都不喜歡閱讀書籍,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課外書更是極少涉及。小學生在課余時間多是用于完成作業(yè)或者是玩。只有極少部分的小學生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卻并未注重閱讀中的知識積累,閱讀過于表面化,導致小學生的知識積累不足。同時,教師固化的教學方式,會給小學生帶來疲勞的感受,影響到其閱讀的興趣,小學生會因為排斥教學方式而排斥學科的學習。大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之中,都忽視了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久而久之,小學生會將閱讀的中心放在文字上,而不是文字背后的內(nèi)涵上,導致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足。
三、 簡述小學閱讀的重要性
(一)閱讀是小學生認識世界的途徑
閱讀文章,了解文章中的文字信息和內(nèi)容,是小學生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的途徑。因為,文章中的內(nèi)容多是作者對于生活中的景物、人物以及具體事件的描寫,小學生閱讀的過程也是認識世界的過程。雖然,在小學階段的教材中文章的類型與題材存在著差異,但是從不同類型以及不同題材的文章中,小學生會對世界有不一樣的認知,也會逐漸從文章閱讀中形成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二)閱讀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道德素養(yǎng)與閱讀密不可分。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章,小學生能夠從中汲取優(yōu)秀的營養(yǎng),能夠?qū)⑵湮恼轮械乃枷朕D(zhuǎn)化為自身的品德。小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之中能夠逐漸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道德素養(yǎng)。同時,優(yōu)秀的文章能夠給小學生帶來新的啟發(fā),讓小學生在學習到優(yōu)秀文化以及優(yōu)秀思想的同時,也能豐富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小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充盈。同時,閱讀是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前提,沒有積累,怎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呢?通過閱讀,小學生的視野會逐漸開拓,也會在各色各類的文章之中積累到精彩的語句和段落,學習到相關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靈活地將其閱讀中的積累運用到寫作之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探討
(一)注重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
興趣是小學生閱讀的動力來源,是小學生主動閱讀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之中,教師需以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為側(cè)重點,注重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小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閱讀,主動積累閱讀中的內(nèi)容。而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首先要將小學生置于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小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得以發(fā)揮。
例如:在《曹沖稱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小學生更多的時間和自由,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小學生以自學的方式解決文章中生字、生詞,能夠流利地閱讀文章,能夠了解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而文章中關于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小學生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可能并不能理解此方法。因此,在小學生正式閱讀之前,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將曹沖稱象的方法以視頻的形式展現(xiàn)在小學生的眼前。小學生通過視頻中直觀的內(nèi)容,便能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同時,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得到激發(fā),小學生主動閱讀文章,學習文章中的內(nèi)容,其閱讀課堂的效率將會有所提升。
(二)注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將重心都放在了知識的講授上,忽視了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閱讀課堂的效率自然難以提升。因此,教師需變革其教學重心,將閱讀課堂教學的重心變成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變革其教學方式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其中既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也突出了其合作性。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法應用于閱讀教學之中,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探究精神和閱讀能力,讓小學生在合作學習之中,有更多的收獲。
例如:在《守株待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按照學習小組合作翻譯文章內(nèi)容,并合作探討文章中的故事主要教會了我們怎樣的道理?教師應首先根據(jù)班級中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認知能力以及個性特征等對小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保證每個小組之中都有不同層次的小學生,使小組中的成員能夠互相幫扶,互相進步。同時,教師也應控制小組成員的數(shù)量在4~6人左右,人數(shù)過多會讓小組學習時過于混亂,很多小學生參與不進來;人數(shù)過少的話則會影響其合作效果,導致人手不足,不能合理分工。因此,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合理安排組內(nèi)的學習人數(shù),是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重點。小學生通過合作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翻譯、分析以及總結(jié),能夠從中鍛煉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也能提升其閱讀教學效率。
(三)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互結(jié)合
閱讀與寫作是構(gòu)成語文教學的兩個重要的元素。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可以說,閱讀不能沒有寫作,而寫作也更加不能沒有閱讀。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通常都會將閱讀與寫作作為兩個獨立的模塊,分開教學,兩者互不影響。教師將兩者分離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教師應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當作一個整體,實現(xiàn)兩者的深度融合。
例如:在《陶罐和鐵罐》的閱讀教學中,通過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思考此故事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并組織小學生寫一篇讀后感,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并談談文章給自己的啟示。小學生書寫讀后感的過程,是對文章深入了解的過程,也是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和深思的過程。同時,讀后感的書寫也是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有效鍛煉,小學生在書寫過程中,需要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以及所思所感,組織語言。因此,在閱讀教學之中,融入寫作教學,將兩者進行深度的融合,能夠從整體上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四)組織和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對課內(nèi)閱讀的豐富和補充,課外閱讀的類型多樣,種類豐富,能夠讓小學生認識和了解到更加絢爛的世界,更加神奇的宇宙。但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對于課外閱讀存有偏見,認為課外閱讀會浪費小學生的時間,對小學語文教學并無幫助,忽視了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實則進行課外閱讀,不僅能夠豐富小學生的閱讀類型,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其愛上閱讀,從文字之中感知世界。因此,教師還需在課外閱讀上,多花時間與精力。
例如:教師可以結(jié)合小學生的年紀、小學生的喜好以及小學生的需求,為小學生推薦適合其閱讀的課外書籍。教師也可以在班級之中搭建課外閱讀讀書角,將類型豐富的課外書籍放置于讀書角之中,小學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進行閱讀,在閱讀完成之后,則需及時將圖書歸還。此外,為提升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定期舉辦一些類型豐富的課外閱讀活動,鼓勵小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并談談其喜歡的原因,說說在此本課外書籍中有哪些內(nèi)容是格外吸引自己的以及自己從課外書籍中學習到了什么,收獲到了什么。通過組織相應的活動,小學生的熱情高漲,也會更加喜歡課外閱讀,幫助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積累。
(五)組織開展閱讀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形式
閱讀教學的方式與方法多種多樣,每一種方法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小學生喜歡新穎,對于新鮮的事物完全沒有抵抗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之中,教師不應拘泥于單一的教學方法,應對其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開展閱讀教學。而活動則是小學生較為喜歡的一種方式,小學生喜歡參與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之中。對于小學生來說,活動就好像游戲一般。因此,教師可以在閱讀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例如:在《開滿鮮花的小路》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文章中有一些重要的角色像鼴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貍太太以及郵遞員黃狗。教師可以讓小學生自由結(jié)組,自由分配角色,并選出一人擔任旁白,合作將文章中的內(nèi)容排練成小的情景劇,分角色演繹文章中的故事。小學生們需根據(jù)各自扮演的人物,鉆研人物的特點,也需熟記人物的臺詞。將文章中的故事以情景演繹的方式呈現(xiàn),小學生們能夠?qū)﹂喿x課堂有新的認知,喜歡閱讀課堂。同時,組織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情景演繹,小學生能夠在表演以及觀看表演的過程中,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更深的認知,有更獨到的見解。再如,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朗誦活動、征文活動等,通過舉辦類型豐富的實踐活動,從多個方面培養(yǎng)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同時,在各類實踐活動之中,小學生也能從中汲取養(yǎng)分,形成優(yōu)秀的品格。
五、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所謂部分影響整體,作為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注重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讓小學生能夠喜歡閱讀,熱愛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高姍姍,李曉麗.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策略[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9(12):156-159.
[2]鄧景國.簡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與建議[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0):95.
[3]王萬菊,紀晶翠.淺析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8(21):163-169.
作者簡介:郭成武,甘肅省金昌市,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qū)雙灣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