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網絡以其豐富的形式和快捷的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同樣,依托“互聯網+”進行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一種改革和創新,同樣也是一條必然之路。教學科目之所以要設置“信息技術”這一門課程,一是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對于計算機的興趣;二是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掌握信息技術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文章從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入手,對基于“互聯網+”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新模式等三部分展開討論。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研究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網絡技術的發展與運用,早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網絡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全面、更多元化的可能性,還能夠為各個行業的發展重新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所以信息技術的教學,已經成為培養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信息素養以及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一種必要手段,是十分有意義的。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不能只單純的對教材知識進行教授,更重要的是將教材知識進行拓展和轉化,將現代信息技術充分地滲透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來,從小就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意識,以此來幫助學生信息素養的養成。
一、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現狀
(一)對課程的教學教研活動重視程度不夠
一般情況下,學校會更加側重于數學、語文或者英語學科的教研活動,往往很容易忽視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專業教研。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需要信息技術的幫助,對于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更加重要,所以加大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教研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的運用水平,而且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適應我們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
(二)教師的專業素養不強
良好的師資隊伍是保障學生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基層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水平往往參差不齊,由于教師的專業素養不夠,導致學生在進行上課的時候會出現比較沉悶的課堂氣氛,這對于開展學生良好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師的授課能力有待提升
教師授課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般是教師在主控機進行演示,學生在學生機上觀看學習,這樣會造成老師不能時刻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狀態,而且因為小學生的自制力相對較差,還會出現課堂走神、竊竊私語等情況的發生,不利于學生對于新課的學習。
二、 對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的問題的分析改進策略
(一)重視教學教研的活動
在“互聯網+”的時代大背景下,如果想真正地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校方就應該加強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和教研活動,定期地為學校相關課程教師進行專業化的信息技術培訓,組織各種專業的研討會,聘請專家來校進行講座和指導,以此更好地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學校也要做好研討活動的后勤保障工作,切實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程對于學生綜合發展的重要性。
(二)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專業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否學習好信息技術課程,所以教師的專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教師也應該時刻關注信息技術領域的相關報道,并且多多參與各種新科學技術的培訓,逐步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只有教師專業了,學生學起來才不會有所偏差,才會學到更加有用而先進的知識。
(三)提升教師的授課能力
教師就算專業能力再強,沒有一個良好的教授能力,對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也是無濟于事,所以教師也要學會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將教材內容與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充分的進行融合后再教授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掌握基本信息技術知識的前提下,將真正的教學活動落到實處,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水平。
三、 基于“互聯網+”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新模式
(一)設計巧妙的授課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要巧妙地設計授課環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教學方法來營造一種神奇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天真爛漫、自制能力相對較弱,同時他們又愛玩游戲、愛聽故事,所以,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借助一些游戲或者有趣的動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一個欣賞者逐步轉變為一個參與者,將授課內容通過一些小視頻、小動畫播放出來,從中教會學生們這些教材知識。教師再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解答和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效和進步空間。
(二)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催生學生的探索欲望
針對其他的科目來說,信息技術課程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吸引力來進行課程的教學,在“互聯網+”的大時代背景下,學生甚至于希望更多地學習計算機的相關專業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特點,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活動中的特殊優勢,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就可以有效催生學生的探索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一旦產生迫切的求知欲望,那么這個時期的教學成效就會越來越明顯。教師的教學不一定要局限于教材,信息技術教師更應該會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在學生在運動會結束時,筆者就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制作了一個短視頻,視頻中有學生運動會的各種活動照片、游戲照片和比賽時候的照片。筆者再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們播放出來,通過這段小視頻的播放,創設了一種溫馨和諧并且激情澎湃的課堂氣氛。在進行視頻欣賞的同時,也能夠影響學生形成一種強烈的探索欲望,筆者順勢向學生們介紹了課程主題,讓學生們在這種氛圍中進行課程知識的學習,不僅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索欲,還開闊了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想象力。
(三)將資源進行融通整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信息技術應用的學科非常廣泛,在小學諸多的課程教學活動中,每一門課程都會涉及用信息技術的科技手段進行教學活動。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介入到小學階段的各種活動中,不僅只是將學生的學習教材進行簡單的轉移,而是將教材知識的內容通過教師對教學方式的有效設計而利用信息技術展現出來,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此外,信息技術學科既可以促進學生將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行有效的升華和提升,也可以將信息技術課程中所學會的計算機應用知識貫徹到新課知識的學習中去,使得信息技術學科中的每一門技術都能夠進行很好的交融,實現知識之間的互通,從而全面地推進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的養成。
例如,在教學“制作幻燈片”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就運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首先給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都照過相,照完了是不是都會將這些照片收集在一起呢?老師今天就把我們班同學的照片都搜集了一下,并且制作了一個電子相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學生們在筆者的引導下進行電子相冊的觀看,隨即筆者引出課題“幻燈片——插入圖片”。利用幻燈片也可以制作出一個精美的相冊。在幻燈片中把之前收集的照片一張一張的插入到每張幻燈片中去,再進行一些圖片的設置和修飾,再進行一些播放的設計后,把一個精美的相冊展現給學生們,這樣使學生感覺到非常的神奇。筆者通過給學生們進行問題創設把學生的注意完全吸引到課堂上,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進行“動畫FLASH的認識和制作動畫”課程時,筆者在課上就對學生們說:“因為在五年級的上半學期我們已經學過了幻燈片制作技巧,并且大家也已經掌握了幻燈片制作的技巧,通過制作幻燈片,我們可以將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記錄下來。可是圖片即使再精彩也不能展示出連續的場景和動態的過程,但是動畫flash不但可以,而且更加得美觀和神奇,那么這節課老師就交給大家動畫flash的制作逐幀動畫好不好?”因為學生已經體會到過幻燈片制作出來的神奇感受,所以筆者再進行動畫課程的講授時,就可以充分利用已經教授過的課程激發學生的興趣。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是融匯貫通的,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更好的實現知識之間的拓展和延伸,還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在一個求知探索的狀態下進行新課的學習,在學習完畢后制作的動畫作品,也更能夠讓學生產生滿足感和自信心。
(四)開展合作教學模式,改變陳舊教學模式
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活動時,應當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無限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并進行有效的解決。將學生的思維方式通過教師的引導充分的打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并且進行迅速的改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分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們通過個體之間的協作學習,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教師再對其進行指導和鼓勵,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肯定。
例如,在進行“用電腦畫畫”這邊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筆者就運用小組分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首先筆者將學生兩兩分為一組,并且給學生描述一張圖畫的樣子,讓學生通過對于這幅圖畫的理解進行創作。每兩個學生為一個小組,看哪個小組畫出來的最漂亮。筆者先給學生進行了簡單的演示,告知學生基本的繪畫步驟,學生們通過筆者的演示,已經基本了解了繪畫步驟,之后就由學生們進行分組創作。筆者在學生創作完成之后將學生們的作品分別展現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們自行選舉出來繪畫最好的那一幅作品。通過筆者的點評,學生們更加了解了繪畫的步驟。通過小組分組合作進行學習,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們在興趣高漲的基礎上進行新課知識的學習,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學生計算機應用知識的實踐能力,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就是培養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前提下能夠將計算機知識真正的進行活學活用,通過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和應用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第一代教育以書本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輔導和案例方式出現,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是真正以學生為核心。所以,身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于學生將來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教師更要時刻關注當前最先進的信息技術領域的新突破,以便更好地運用到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中,從而能真正的幫助學生提升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陳勝峰.互聯網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研究[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三)[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2.
[2]錢楠.試析基于“互聯網+”時代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新型課堂教學模式[J].科普童話,2020(18).
[3]劉卉.“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創新與變革[J].寧夏教育,2020(2).
作者簡介:
呂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銀川市興慶區唐徠小學新水橋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