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登月 張允


摘要:本文以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為理論視角,對4名翻譯碩士生的具體動機類型進行了考察與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四名受試在二語動機自我系統方面有共性,同樣也存在差異,并針對研究結果提出了相關教學建議。本研究能為翻譯碩士生的教與學提供啟示。
關鍵詞:個案研究;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學習動機;翻譯碩士
中圖分類號:G641;B844 ? 文獻標識碼:A
翻譯碩士(以下簡稱MTI)專業自設立以來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少學者圍繞課程設置、培養模式、翻譯能力、項目管理教學、實習基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指出了MTI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也提出了一些針對性解決方案。然而,為了更好地提高MTI人才培養質量,除了上述研究外,還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專門探討,畢竟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習動機,因為動機不僅是外語學習的源動力,也是外語學習過程中一種持續的驅動力[1]。鑒于此,本文將通過個案研究,對MTI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研究,分析其在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理論下的具體動機類型,并探討提高或維持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途徑。
一、多涅的“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理論
最近幾十年來,二語動機研究主要集中于 “融合型” 和 “工具型” 兩大語言學習傾向或動機類型[2],但傳統的研究范式在新形勢下表現出越來越大的局限性,不能解決動機研究遇到的新問題。新研究模式的出現也正是對傳統研究模式挑戰的結果,其顯著特征在于充分利用和借鑒人格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中的 “自我” 概念,并結合二語研究的最新理論方法,形成新的動機研究框架。
Dornyei的二語動機自我系統[3]以人格心理學家 Higgins( 1998) 的“自我不一致”和理論[4]為基礎,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理想二語自我 (ideal L2 self),指與二語相關的理想自我部分。這一自我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縮小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差距。這一方面包含了傳統分類的融合性動機和內化的工具型動機。應該二語自我 (ought--to L2 self),指人們認為自己為了實現他人期望或避免負面結果而應該具有的那些特征。這一方面更多地與外在的預防性工具型動機相對應。二語學習經歷 (L2 learning experience),指與具體學習情境相聯系的動機,如教師、課程、同齡群體以及以往成功的經驗等。
二、研究設計
(一) 研究問題
本研究擬回答如下問題:(1)在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理論下,MTI學生的學習動機包括哪些?(2)如何提高或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二)受試
質的研究的目的是就某一個研究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探討,因此樣本一般比較小,采取的是“目的性抽樣”的原則,即抽取那些能夠為本研究問題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或事[5]。本研究根據有無工作經驗和是否跨考將2020級新生分為了四類。為了個案具有代表性,每類隨機抽樣一名學生。最終選取了天津商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名2020級MTI新生東琴、西麗、南佳和北晨作為本次研究個案。研究對象的基本信息詳見表1:
(三)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半結構型訪談的形式對4名研究對象分別進行了3次深度訪談,在訪談開始之前,研究者會深度學習二語動機理論相關內容,以便于能夠列出恰當和有意義的訪談問題。在半結構型訪談中,研究者對訪談的結構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同時也允許受訪者積極參與。[6]
(四)數據收集和分析
數據收集共歷時3個月,訪談時長共計458分鐘。具體數據收集步驟如下:
1.每次訪談后,將訪談錄音轉文本,并一一進行人工校對。
2.每位研究對象的訪談錄音文件和文本會分別歸類于一個文件夾中。
3.每次整理完訪談文件后,對訪談文本進行仔細閱讀,查看是否有遺漏信息未捕捉,以便于下次訪談繼續深入追問。
4.在進行所有訪談后,對這些文本進行解碼,搜尋和動機有關的信息,比如“興趣”、“父母的鼓勵”、“來自同學的壓力”、“未來工作”等等。
本研究以多涅的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理論為視角,對四名研究對象進行學習動機變化跟蹤研究。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包含三個方面的研究:理想二語自我、應該二語自我以及二語學習體驗。按照“興趣”、“父母的鼓勵”、“來自同學的壓力”、“未來工作”等等對訪談文件進行解碼并反復閱讀。接著對重新分類整理后的文檔中的這三個方面進行識別歸類,最后開始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結果與分析
通過分析四位受試的語料,本文研究結果如下。
從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的三個層面看,四位MTI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下表2:
四、結語與啟示
本研究是對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和動機關系的個案研究,分析了4名MTI學生在該理論視角下的具體動機類型。本研究現階段僅探討了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理論視角下MTI學生的學習動機具體包括哪些。今后,將在本研究的基礎上,針對MTI學生的學習動機變化以及影響因素展開更多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MTI學生學習動機的變化軌跡、影響因素以及兩者之間的聯系。
現針對本研究結果,提出如下幾條途徑以幫助提高或維持翻譯碩士生學習動機。
內在興趣是激發學習積極性的首要因素。[7]所以對MTI學習者而言首先要培養對翻譯學習的興趣,建立融合型動機;在日常學習中要對自己的專業素養進行相應的拔高訓練,構建促進型工具動機;為了滿足某種期望或者防止負面結果的出現,要投入精力學習翻譯知識,建立預防型工具動機; 選擇良好的學習環境,帶動自己的學習,建立學習情境動機。總而言之,只有形成比較全面的二語動機自我系統,才有可能充分發揮學習者對翻譯學習的積極影響,幫助學習者更好地學習翻譯相關知識。
對MTI教學者而言,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豐富教學手段,提升個人講課魅力,選取有效、有趣的教學素材,激發學生的翻譯學習興趣并使之向長久性的學習動機轉化。教師應當把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翻譯素養兩者同時結合起來作為教學目標,布置一些針對性強的課后作業,培養學生的促進型工具動機。同樣地,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以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形式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為學生構建學習情境動機。另外,四位受試均反映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得到及時的教學反饋。學生如果一直沒有得到老師指導性的反饋,久而久之,其學習動機會慢慢下降。事實上,老師的教學信息反饋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D?rnyei,2005)。因此,MTI教學者應積極給予學生相應的反饋,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情境動機,進一步轉化為學習動力,促進其努力學習。
參考文獻:
[1]葛娜娜,金立鑫.二語動機自我系統與英語學習成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外語學刊,2016 (05):122-126.
[2]Gardner,R.,Lambert,W.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Rowley:Newbury House,1972.
[3]D?rnyei,Z.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Mahwah,NJ:Erlbaum,2005.
[4]Higgins,E.T.Promotion and Prevention:Regulatory Focus as a Motivational Principle[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88.
[5]Patton,M.Q.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 [M]. Newburyport Park:Sage,1990.
[6]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2000.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7]高一虹,程英,趙媛,周燕.英語學習動機類型與動機強度的關系——對大學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語研究,2003 (01):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