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黎源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嘉興 314036)
《管理學基礎》 是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加強《管理學基礎》 課程思政建設,對于樹立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價值觀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在《管理學基礎》 開展課程思政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和難點,大部分教師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課程思政建設效果不明顯。管理學作為一門典型的社會科學,課程內容存在許多可以挖掘的思政元素,例如:有關管理中對“人性”的假設、組織結構與組織效率、組織文化等等,都可以涉及到價值的判斷和文化比較。然而《管理學基礎》 在現實教學過程中還是照搬了西方管理學體系的基本內容,并沒有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中。
1.1 《管理學基礎》 課程涉及學生眾多。 《管理學基礎》 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不管是在普通高校還是在高職院校,經濟管理學院往往都是學生數量較多的分院。 《管理學基礎》 可能會涉及到的專業有物流管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連鎖經營管理、會計等專業。 《管理學基礎》課程不論是涉及的專業還是涉及的學生數量都是非常大的,為了更好地發揮課程思政的作用,從《管理學基礎》 這一類專業基礎課著手無疑是合理的。
1.2 《管理學基礎》 課程開設的時間點非常關鍵。《管理學基礎》 課程開設的時間一般是大一第一學期,也有在大一第二學期開設的。這個時間點非常特別,此時的受眾群體是剛剛從高中畢業的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向往,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又非常迷茫,不知道大學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而正在此時 《管理學基礎》 這一類課程進入了他們的學習生活,如果《管理學基礎》 課程如果能夠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在學生的心中播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種子”,對于大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會有極大的幫助。
1.3 《管理學基礎》 課程思政影響其他專業課課程思政效果。 《管理學基礎》 是專業基礎課,如果能夠為學生提供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那么學生在學習其他專業課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管理學基礎》 本身就沒有樹立明確的立場和價值觀,大學生在以后的專業課學習過程中就會更加的迷茫。
2.1 一線教師對于課程思政認識不足。一線教師往往認為專業課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了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由班主任和思政課程老師完成,甚至部分教師將課程思政與專業技能教育對立起來。正是由于這樣的觀念,一線教師往往不注重開展課程思政,僅僅把掌握專業技能作為教學的目標,忽視對學生的價值引領。康德說:“人是目的本身,不是工具。”作為高校教師,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把學生培養成具有某種技能的人體工具,我們更重要的使命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的意義,讓他們幸福的學習和生活。所以“立德樹人”才是高等教育正確的方向。
2.2 《管理學基礎》 課程思政缺乏教學資源載體。開展課程思政需要落實到教學資源上,目前《管理學基礎》 教學資源中并沒有突出課程思政的內容,也沒有落實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市面上《管理學基礎》 教材琳瑯滿目,版本成百上千,但是翻開其中的內容基本上大同小異,都是按照法約爾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來安排課程章節,當然其中一些教材有一些改變,但是總體上并沒有改變課程框架。 《管理學基礎》 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課程的絕大部分內容和價值判斷都是來自西方學者的觀點。我們當然應該學習西方優秀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但是我們自己難到就沒有優秀的管理思想和優秀的管理者嗎?肯定是有的,中國傳統文化充滿了智慧,對于我們管理個人和組織有極大的幫助。當今社會我們也有一大批優秀管理者,李嘉誠、馬云、任正非等等都是管理學教學最典型最鮮活的案例。但是目前很少有教材把中國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案例寫進其中。
2.3 課程思政的效果難以精確測量,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目前高校會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學生技能競賽、校企合作、創新創強、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招生就業等方面,因為這些方面會在短期內就能夠顯現成果,比如獲得某方面的榮譽或是漂亮的數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可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課程思政對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觀教育是長期耳濡目染、言傳身教的過程,不能在短期看到效果。因此導致高校從高層決策者到基礎教師都不重視課程思政的建設。
3.1 做好課程思政頂層制度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不僅僅是一線教師的事情,一線教師僅僅是具體工作的落實者,只有高層管理者在思想上重視,將課程思政納入學校的考核制度中,引領課程思政建設的方向,才能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快速發展。學校領導班子要建立課程思政考核體系,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師個人年度績效考核,并作為各類評獎評優的依據。在每一屆的職稱評審過程中,也要將課程思政建設的考核結果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考察依據。
3.2 加強一線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線教師作為課程思政的直接承擔者,他們的思政政治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對于開展課程思政至關重要。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教育的重要論述要認真學習。另一方面,要學會深挖《管理學基礎》 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融為一體,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3.3 豐富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改變目前教學資源單純服務于專業知識的現狀,在開發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開展課程思政的需要。在《管理學基礎》 課程思政教學資源的建設過程中,既要借鑒西方經典的管理學理論,更要吸收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財富,充分考慮我國目前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實,積極吸收最新的管理思想融入教學過程中。
3.4 積極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課程思政建設任務的要求。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數字經濟時代,高等教育也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引導大學生選擇正確的網絡信息,以形成正確價值觀。當今大學生人手一部手機,有極強的信息獲取能力,但是他們信息辨別能力卻不足,很容易被誤導。引導大學生選擇正確的信息以及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是課程思政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