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張豐
摘要:大數據技術是目前最受關注的社會發展技術之一,現階段大數據技術在會計課程中已得到了廣泛的重視與運用,世界上大數據在企業中是每個崗位都需要應用的技術,通過融入大數據,將核算和財務進程加快,與外部集成度較高。本著以數據就業為導向,構建與實施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崗位機制。如今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時代下,社會快速發展,以基于大數據思維為主題切入會計教學進行討論,探究大數據背景下傳統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關鍵詞:大數據;會計課程;教學設計
引言
大數據可記錄人們在日常生產活動中的各類痕跡,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的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融合這些數據并進行快速的數據流轉,可對多種數據的各類價值進行密切分析。在大數據時代,接入技術實現所有數據的收集變成現實,每個人都擺脫不了大數據的信息捕捉,用戶的一切行蹤都將被大數據所發現,傳統的會計課程教學無法滿足如此的個性多樣的需求,有的學生想要學習相關的會計考生知識,取得有含金量的會計證書,有一些學生則需要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從業,教師教學和學生就業等需求,本文就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設計與思考進行探討。
一、會計課程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會計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們對于會計理論理解以及對于賬戶的應用。在經過大批量的訓練以及實訓中,幫助學生形成固化思維,編寫分錄,登記賬戶的選擇作用,以及借貸方對不對的原則問題,這恰恰缺失了最為關鍵的數據識別訓練。融入大數據思維的新型會計課程,讓所有的數據收集、錄入形成數據庫,通過人工智能將數據進行處理,培養學生們理解每一筆經濟業務的數據,如何從原始的憑證一步步流轉到財務報表中。基于現有的《會計基礎》理論框架,讓學生們參與并且領悟會計財務報表以及側重管理預算專業的會計知識。
主要的教學方式是通過簡單的數據信息挖掘、計算,從而理解會計,通過教學案例,讓學生們從旁觀者的視角進行運用大數據的計算方法來獲得企業的盈虧,通過對于報告數據以及會計不能試的方法進行數據處理,鍛煉學生們從數據流程的角度來思考,從做憑證到報表的最終收益行為。通過對數據的挖掘來分析財務報表,融入相關思維,對一個報表數據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對比等。教學可以通過整理業務順序進行,形成一個完整的,基于制造業的教學案例,任課期間主要通過讓學生們學會識別、挖掘、分析原始數據與憑證數據信息。
二、完善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的具體策略
1.重視日常知識積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在高校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專業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進而讓學生掌握到大數據與會計課程的基本框架及設計要點,然后再針對各個單元模塊中的重難點,幫助學生進行大數據與會計課程知識的相互結合、積累,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通過實訓,進而驗證理論知識的正確性,進而幫助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假期通過進入社會用人單位從事會計實習工作,給學生提代多一些的實踐動手機會,充實學生的大數據與會計課程專業能力。在高校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大數據與會計課程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我國高校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大綱中也明確地指出了,“高校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應當在滿足日常大綱教學需求下,努力地掌握相應的現代化教育手段,從而通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提高大數據與會計課程的教學效率”。在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就可以將一些難以用文字表達的大數據與會計課程知識點,通過視頻、動畫或者是PPT圖片等相應的形式結合課程思政進行體現,這樣就可以將傳統教學中深奧晦澀的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知識點進行直觀、生動的展現,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應的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知識。同時,高校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來進行大數據與會計課程輔助教學,還可以將原本教學內容中的枯燥文字變成相應的具體形式,在班級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注重個性化發展
高校學校內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個性化與差異化,是高校院校的教學特色,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與見解,借助學生的個人靈感進行設計創造,充分地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過于抑制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創造更加自由的想象發展空間,在大數據與會計課程中融入現代化的元素,將營造跨時代化的視覺沖擊感。在高校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報名校內或校外的職業技能競賽,讓學生在競賽過程中了解到當前社會中用人單位對大數據與會計課程專業學生的用人取向及市場需求,同時學生在參與職業技能競賽的過程中還可以了解學生與他人之間的差距,進而在校內擁有正確的學習取向。同時教師還應當借助職業技能競賽,對學生開展系統性的競賽培訓工作,通過職業技能競賽中的具體比賽科目及比賽內容,讓學生對大數據與會計課程中的理論知識親自動手進行實踐,將專業知識融入到實際的生活中,提高學生對學好這門科目的信心。
三、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高校學校中的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下教學的需求,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更新教學思維,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確保高校大數據與會計課程教學具備高效化和質量化,更好地提升學生在大數據與會計課程學習中的興趣,從而為學生的大數據與會計課程知識運用能力和職業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出更多社會所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高亞瑞.大數據時代下關于MIS課程“混合教學”的思考與設計[J].知識經濟,2017
[2]裴玲.《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課程的教學思考與實踐[J].山東化工,2015:130-131.
作者簡介:張紅梅(1974.07),女,漢族,江蘇省連云港市人,;工作單位: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學士 ?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 :會計學、教育學
張豐(1993.10),男,漢族,江蘇連云港市人;工作單位:江蘇財會職業學院,學士 助講;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