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大學語文課程融入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當前高職大學語文實施課程思政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高職大學語文實施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思政;路徑
從提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出發,在高職大學語文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具有極強的現實緊迫性。同時,這也是落實黨中央“立德樹人”育人要求的必然選擇。然而與此相反的是,由于種種原因,當前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并不樂觀,存在諸多問題。大力實施課程思政,促進高職學生成長成才,是當前切實提升新時代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職大學語文教師的責任之所在。因此,積極探索高職大學語文實施課程思政的有效策略,是當前必須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與其他課程相比,高職大學語文具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優勢。大學語文課程本身就蘊含著藏著極其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學生可以受到優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高職大學語文與思政課程具有文化共通性。在大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更能對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政治素質產生深刻的影響。具體來說,大學語文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對學生成長成才具有兩大方面的突出作用:
(一)拓寬思政教育渠道。當前,黨中央要求高職教育必須落實“樹德立人”的根本宗旨,也就是說大學語文改變以往的各自為政的理念,必須做到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要千方百計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與此相悖,長期以來,有種種原因,高職大學語文遠離思政教育,語文教師只管語文教學。在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大學語也需積極改革現有教育教學模式,積極探索高職大學語文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對策。
(二)增強高職學生的文化自信。近幾年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出現了各種現象和思潮,這其中難免存在很多不良傾向。由于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由于自身思想認識能力不足等種種原因,部分高職學生容易受到西方多元文化侵蝕。為了消除以上種種因素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的消極影響,加大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了必然。在高職大學語文課程中大力融入思政教育,對高職學生進行有效思想道德引領,提升他們的政治素養,讓高職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與輝煌,使之產生對偉大祖國的熱愛,抵御西方文化侵蝕。
二、當前高職大學語文實施課程思政存在的突出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到高職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影響到他們是否能成長成才,對其今后的職業發展和人生之路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然而,當前大學語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主要有:(一)很多語文教師尚未樹立強烈的課程思政意識。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在很多語文教師看來,語文課程只管語文教學的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教師的事情,與自己無關。這種思想傾向直接導致了高職大學語文教育教學嚴重脫離思政教育目標,使得高職大學語文和思政課程形成了“兩張皮”現象,大大阻礙了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不利于他們今后的發展。(二)部分語文教師具備了一定的課程思政意識,但又不清楚該怎么實施課程思政,要么在大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強行灌輸思政教育,要么缺乏有效課程思政策略,導致高職大學語文實施課程思政的效果不好。(三)部分語文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有待提高,體現在有的語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不夠高,有的缺乏有效的教育教學技巧,有的未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有的未能掌握良好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滯后,枯燥乏味,難以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自然也嚴重阻礙了大學語文這門課程充分發揮其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不利于高職學生思想正素質的提升。
三、高職大學語文實施課程思政的有效對策
(一)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課程思政,要求語文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牢固樹立課程思政意識。高職院校應通過培訓、會議等方式,引導全體語文教師樹立強烈的課程思政意識。要讓語文教師深刻認識到語文課程不僅要涵蓋語文教學內容,也要融入思政教育內容。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政教師的事情,也是語文教師肩負的責任之一。只有樹立強烈的課程思政意識,才能保證高職大學語文教育教學命中思政教育目標,使得高職大學語文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杜絕高職大學語文與思政課程出現“兩張皮”現象。大學語文課程必須追求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高職院校應要求所有語文教師必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語文教育教學的教育教學、教師自身成長等方方面面。想要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大學語文教學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要把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教育融入到大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去,極力拓寬高職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熏陶的空間。二是要通過教育宣傳、學習交流、教學比賽、學術研討等方式,引導廣大語文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他們積極互動地去探索大學語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積極推動大學語文實施課程思政邁上新臺階。
(二)積極提升語文教師的思政教育教學能力。要通過培訓、監督考核等方式,讓語文教師掌握較好的思政教育教學技能,把握思政教育規律,要讓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清楚該怎么實施課程思政,掌握實施課程思政的有效策略,提高大學語文的思政教育實效性。語文教師應以《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大力培養高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鼓勵他們創新,擴大他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的閱讀量,大力倡導使用普通話,注意在語文教學中融入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提升學校率,在這一系列教育教學過程中,都要有意識地滲透對思想品德的引導,大力提升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優選教育內容,要選擇那些能夠更要契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語文教學點,教學管理要以落實思想教育目標為導向,密切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重視他們情感變化,選擇適當契機滲透思政教育。
(三)語文教師與思政教師要加強溝通交流,有意識、有計劃地提升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比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與思政教師的更加密切教學交流、互相聽課、彼此評課、以及集體備課等方式,讓語文教師逐步掌握更好的思政教育方法。通過與思政教師的相互交流,語文教師可以學習到把握思政教育切入點的技巧和方法,通過提升思想理論水平,語文教師可以更加有效地實施課程思政,由此便可提升高職大學語文開展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效果。
(四)打造一支具備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養的高素質的大學語文教師隊伍。當前,由于多種原因,不少大學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尚有待提升。特別是在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大環境下,部分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這其中既涉及到多方面能力與素質。這包括語文專業素養提高、教學技巧優化、思政教育素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與掌握先進信息技掌握等方面。
參考文獻
[1]何曉麗.高職大學語文實施課程思政教育的探析[J].知識庫.2021,(06): 87-88.
[2]韓艷玲.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優勢、困境及對策[J].濰坊學院學報.2021,21(01):90-91.
[3]謝悅辰.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改革路徑思考與實踐[J].品位經典.2021.(01).77-78.
[4]楊琴.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J].科技資訊.2021.19(03):67-68.
本文系2020年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程思政專項《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職大學語文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2094S)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蘇和麗,女,1982生,四川隆昌人,重慶旅游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