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摘要】由于當前初中學生的閱讀量小,對于文本的理解能力差,很難感知作者的真實情感,無法抓住文章的中心內容,導致學生閱讀的分數并不理想。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并且教給學生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和規律,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解讀文本內容,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讓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越來越強,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本文探究了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文本教學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理解 教學方法
【正文】
閱讀理解文本既考察學生的閱讀速度,也考察學生日常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的積累量。閱讀理解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在初中語文開始中閱讀理解所占的分值比較大,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語文成績,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對閱讀理解文本教學提起重視,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讓學生能夠對文本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要讓學生感受到壓力,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閱讀理解的訓練,讓學生掌握更加科學有效的答題方法,注重閱讀理解文本教學的實效性。
一、重視歸納閱讀題目的規律
在閱讀題目中是有一定的答題規律可循的,教師一定要重視歸納閱讀題目的規律,幫助學生找到更加有效的解題方法。如在面對“概括段落內容”、“概括文章內容”這類閱讀題目時,教師一定要告訴學生如何概括,怎樣概括才能更好的得分,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抓住段落、文章的關鍵詞或者關鍵句子,告訴學生什么是得分點,這樣學生在面對此類題目時會更加得心應手。學生在閱讀理解時會面對各式各樣的閱讀題目,教師一定要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理解訓練時對這些題目做好歸納和總結,告訴學生怎樣解題更加有效,怎樣解題更容易得分,很多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框架式的教學,便于學生記憶,學生在面對題目時只要清楚題目的類型就能很好的解答,是的閱讀理解文本教學的效果更佳。
二、重視對閱讀理解文章標題的解讀
很多閱讀理解文章的標題都是能夠概括文章的中心內容的,文章一般都是圍繞著標題展開,讓學生解讀標題能夠讓學生對文章的中心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知,有助于學生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更加順利。有些文章的標題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寫人物的,如教材中的《孔乙己》、《鄧稼先》等,看到這類文章學生已經能夠明確這是一篇描寫人物的閱讀理解題目,所以在閱讀中就要更好的感知人物性格,善于從細節中、從作者的角度去看作者描寫的是怎樣一個人,這樣就能夠更好的理解文章,閱讀速度也會更快。
而有些閱讀文章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標題中的關鍵字、詞,如教材中的《再塑生命的人》教師在教學中就要讓學生抓住“再塑”這個關鍵詞,為什么是再塑呢?具體有什么含義,學生帶著對關鍵詞的疑問進行閱讀,閱讀效果會更好。而在閱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要讓學生抓住“從...到...”這樣的關鍵字,這說明作者在寫作時是有順利的,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對標題進行解讀,學生的閱讀效率會更高,同時也能通過標題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加強了學生對文本的感知能力。
三、重視讓學生反復琢磨文本內容
教師在閱讀理解文本教學時,要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自己理解、自己琢磨,這樣學生才能在其中收獲更多的閱讀技巧,不再畏懼閱讀理解題目。教師在閱讀理解文本教學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將學生的思路、想法引向正確的方向,多次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強的對于文本的感知能力,在閱讀時就會產生很多下意識的想法,這也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帶領學生反復朗讀、品讀非常有代表意義的文章或者段落,讓學生理解文藝。在教材中很多文章的意義深刻,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每一篇教材范文都當做一篇閱讀理解,讓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讀文章的中心含義。朗讀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通過讓學生進行變換語速、對話這樣的朗讀形式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重視對文章內標點符號、副詞和虛詞的分析理解
在閱讀理解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詞語很可能成為文章中的關鍵點,也是一些閱讀理解出題人所喜愛的。很多文章中的副詞、虛詞等都會被人們細細品讀,這些文章中的細節有時反而成為文章的畫龍點睛之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魯迅先生所寫的《藤野先生》教學時,文章中有一句話寫道:東京也無非是這樣,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也”字這個細節進行細細的探討,學生就會發現有這個字和沒有這個字的句子感情的強烈程度上有很大差異,魯迅先生用的這個也字,更能體現出作者失望的情感,表達出來的情感更加的強烈。而在進行八年級上冊第十七課《昆明的雨》教學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告訴學生,通過標點符號的意思可以揣摩句子的內涵。例如“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鮮,香,很好吃。”這一句中,為什么要用逗號而不用頓號呢?實際上是因為作者想讓讀者的感官和想象在牛肝菌的顏色、質地、味道、氣味等特點上停留時間更久,更加突出其味美。所以需要學生去仔細閱讀課文,然后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情感,真正體會到文章中一些語句的深層含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程改革中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探尋更加有效的閱讀理解本文教學策略,讓學生掌握更多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興趣,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標題、關鍵字、關鍵詞等來理解文章的中心內容,感知作者的內心想法,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理解的魅力,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成績。
【參考文獻】
任曉冰.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策略探究與實踐[D]. 華東師范大學.
閉勇.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策略[J]. 傳奇故事:百家講堂, 2021(2):1.
吳國干. 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摭探[J]. 成才之路, 2021(11):2.
伍慕蓉.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策略探究與實踐[J].? 2021(2020-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