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禮


摘要:目的:通過在社區中進行健康教育工作,觀察對社區傳染病預防控制的應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4月-2020年11月期間一共選擇2個社區進行觀察,被觀察人數為1000人,并將具體觀察的人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對照組,并分為常規組(n=500)和研究組(n=500),對常規組進行基礎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對研究組開展健康教育。對兩組被觀察人員的傷寒、痢疾、甲肝等疾病數值進行觀察分析。結果:對照組的被觀察人員健康程度明顯高于常規組觀察人員,兩組之間比較存在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長時間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不僅能夠增強社區居民健康知識水平,也能讓社區居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在提升健康教育程度的基礎上,預防社區傳染病,可以在社會中廣泛推廣。
關鍵詞:健康教育;社區居民;傳染病防控;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4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2--01
對于傳染病而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并且還有多種不同類型的疾病。大部分的傳染疾病,都是通過接觸、空氣、其他媒介傳染,所以為了保證人們生活生產安全,就要在社區中積極開展是傳染病預防工作,如在社區中組織并開展健康教育工作,通過大范圍宣和普及健康知識的方式,顯著提升人們傳染病預防能力。在2019年4月-2020年11月期間一共選擇2個社區進行觀察,被觀察人數為1000人,并將具體觀察的人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對照組,并分為常規組(n=500)和研究組(n=500),在調查之后發現獲取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9年4月-2020年11月期間一共選擇2個社區進行觀察,被觀察人數為1000人,并將具體觀察的人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對照組,并分為常規組(n=500)和研究組(n=500)。其中常規組男性300人,女性200人;研究組男性290人,女性210人,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差異,可比較(P﹥0.05)。
1.2方法
一是對常規組的社區居民進行基礎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二是對研究組社區居民在講解傳染病預防要點內容的基礎上,高效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例如:在社區中舉辦以健康防疫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聘請專家在社區中舉辦健康知識講座;舉辦具有針對性的傳染病預防主題活動;舉辦傳染病控制機制相關活動;開展個人衛生知識講座等多項活動。在此期間,積極宣傳產染病預防方法、出現疾病之后的控制機制,幫助社區居民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1.3觀察指標
本次主要將常規組和對照組的傷寒、痢疾、甲肝等傳染并發病率、個人衛生習慣作為主要的觀察指標。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的比較采用 t 值檢驗,計數的比較采用 X檢驗,P <0.05 代表存在顯著差異。
2結果
經過調查之后,能夠發現對照組的傳染病發病率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后,明顯低于常規組,對照組的傷寒、痢疾、甲肝整體發病率為0.036,常規組的傷寒、痢疾、甲肝整體發病率為0.032并且對照組的個人衛生習慣明顯要優于常規組(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和表2.
3討論
傳染病通常狀況下,都會通過人與人、人與動物接觸的方式進行傳播,主要就由細菌、病毒引起的。大部分的傳染病都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和危害性,一旦在社區中暴發,將會快速的傳播到人群中,甚至還會對社會穩定發展造成嚴重威脅。社區在實際控制傳染病期間,都是依靠有效的預防工作,這就要注重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工作,使社區居民明確傳染病防控要點。在社區中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期間,可以在人群最多的地區進行傳染病預防宣傳工作,在社區中人群層面具有較強的均衡性,如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以加入到社區健康教育活動中。
社區傳染病預防工作非常關鍵,在社區中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是保證社區居民健康的重要措施。高效落實健康教育工作,讓社區居民正確了解傳染病相關知識,緩解社區居民對傳染病,以及傳染病患者的恐懼心理;在社區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不斷強化社區居民的社會意識;組織開展健康教育活動,讓社區居民更加全面的了解傳染病預防方式,從而達到提升人們對預防傳染病這項工作的重視度。基于此,社區在落實管理工作時,一定要高效落實健康教育工作,為后續提升傳染病預病有效性奠定基礎。主要就是因為社區實際開展的傳染病預防工作,與人們正常生活安全具有直接關聯,在做好這項工作的基礎上,降低社區傳染并發生幾率,為社區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此外對于提升社區安全保障工作也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訴,社區傳染病防控中心,在做好基礎性疾病預防工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項資源,積極組織并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結合實際狀況,采取多種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在保證健康教育質量的基礎上,使社區居民精準掌握傳染病預防要點,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經過上述細致分析之后,可知對照組的被觀察人員健康程度明顯高于常規組觀察人員,兩組之間比較存在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長時間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不僅能夠增強社區居民健康知識水平,也能讓社區居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在提升健康教育程度的基礎上,預防社區傳染病,可以在社會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藍宇蘊,謝麗嫻.社區干預視閾下的傳染病防控[J].城市觀察,2021(02):146-156.
[2]秦怡,黃元英,何中臣,張檢,羅藍,唐貴忠.基于案例梳理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經驗、問題與對策[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01):11-16.
[3]史軍有.個體化健康教育在對社區居民進行傳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04):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