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
【摘 要】本文論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內容的重要作用,提出教師要深入發掘英語文化知識教學價值,從整體預設、文本同解、時機把握、方法創新、思維構建等方面入手,創造更多英語文化滲透契機,引領學生從文化層面感知、理解、運用英語知識,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文化視角 高中英語 教學方法 多點啟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6-0118-02
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其既能客觀、真實地表現出人類的社會文化活動,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具備極強的文化教學價值。在高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很多教師不重視文化教學內容,只是簡單地把文化知識作為學生英語學科學習的背景材料,使學生課堂學習專注力局限在詞匯、語法等知識學習中,忽視了對英語文化內涵的深入學習。教師要改變這種淺層次的教學模式,采取更加多元、有效的文化知識教學方案,多點啟動學生英語文化學習思維,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整體預設,探尋文化滲透契機
從高中英語課堂文化滲透教學現狀來看,很多教師缺乏整體把握的教學意識,碎片化、割裂化、淺層化的教學問題較為突出。為此,教師應立足英語語言對文化的特殊依賴,圍繞每個課時教學的重難點內容,準確把握英語教學知識的特殊內涵和文化屬性,進行更加全面的整體教學預設,為英語文化教學滲透創造更多契機。教師堅持整體教學策略,探尋英語詞匯、語法等重點知識的文化教學切點,采取創設情境、交際演練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了解英語文化知識,對英語知識形成更深層次的體悟與理解,為學生準確建構和靈活運用英語知識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如學習牛津譯林高中英語模塊一的Unit 1 School life時,教師先對文本展開全方位梳理,這節課的知識點雖然較多,但有效預設是關鍵。高中生接觸外界的機會相對較少,獲取的信息也不夠全面,對外國學生的校園生活狀態了解不多。為此,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當學生思維認知被激活后,教師采用對比的形式,著重講述西方的教育以及美國的學校生活?!癓ets ask one student to tell us about the study life in China and another student about the school life in foreign countries. Lets see if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the same study habits and study consciousness.”學生在聆聽故事中很快進入思考狀態。學習活動結束后,教師利用最后的幾分鐘再次闡述產生中外校園生活差異的原因。在前后照應中,在整體性的預設中,學生對相關文化有了初步感知。
教師不能將英語知識教學視為孤立的符號進行系統講解,而是要全面把握其深層內涵和文化因素,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表象的同時,也能依托英語文化理解展開英語課堂的深度學習,提高學生感知語言文化差異性的敏感度。
二、文本同解,提高文化滲透水平
在英語文化滲透教學中,教師需要發揮其課堂教學主導地位,在文化認知素材、文化解讀指導、文化拓展應用等方面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支持,提高學生英語文化學習成效。教師推出文本同解學習活動,搭建英語文化學習交流平臺,用更高質量的師生交互、生生交互來進行教學設計,為學生英語文化學習注入全新活力,調度學生英語文化學習的思維積極性,讓學生碰撞出更多思維火花,建立對英語文化豐富的認知理解。教師以合作學習活動為抓手,整合、投放英語文化教學資源,啟發學生在合作閱讀、合作表達、合作探究等活動中完成文本同解學習任務,拓寬學生英語文化認知視野,讓每名學生都能更好地體悟這些英語文化知識。
如學習Unit 2 Growing pains時,教師與學生一起解讀教材中出現的插圖。學生很快完成了閱讀,對插圖內容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但學生沒有得到深刻啟迪,只是單純地學習知識。顯然知識學習不是教學的終極目標。為了讓學生在感知文本的同時理解文化差異,教師從插圖四中尋找教育契機,讓學生探討中國父母和外國父母對孩子玩電腦的看法以及做法。本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沒有多大興致,但聽說要討論這個話題,瞬間來了精神,積極主動地探討起來,課堂瞬間變得熱鬧非凡。在思維的多元交互中,學生逐漸感受到家庭教育的差異,使認知走向深刻。
教師設計文本同解學習活動時,要著重凸顯英語語言文化中的異質性,展現中西文化間的多種差異,引發學生英語文化學習的認知沖突,激活學生文本同解的探究興趣,提高英語文化滲透教學水平。
三、時機把握,建構文化滲透平臺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是個動態性很強的教學過程,學生在開放性的語言學習環境下,會形成多維度、個性化的學習認知體驗。教師需密切關注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學習表現,把握好英語文化滲透教學的時機,切合學生英語文化學習需求構建文化滲透教學平臺,提高英語文化滲透教學的啟發性、引導性,推動學生英語文化素養的提升。英語課堂的文化滲透應該是與語言知識同步進行,甚至是先行的,教師應深潛教材當中,根據課堂教學的英語知識特點和學生已有認知經驗,選擇恰當的時機滲透英語文化教學內容,落實培養學生英語文化意識和豐富學生英語文化知識的教學目標。
Unit 2 Growing pains這一單元的Reading B部分講述了父母外出,孩子獨自一人在家的故事。學習過程中,學生似乎有些疲憊,不愿意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探索。這時教師沒有強迫學生學習,而是提前終止了閱讀任務,給出討論話題:Have you ever been at home alone in your life?What do you do at this time?趣味化的話題讓學生瞬間來了精神,激活了他們的多元思維,學生踴躍發言?!癟here was a time when my parents were not at home, only my sister and I were at home. In order to surprise our parents, we had a cleaning. The house was cleaned clean, and my parents praised me and my sister for their ability.”在積極主動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活動被推向了高潮。學生對文本深探也有了源動力。教學實踐中,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可能一直持續,教師要及時把握引導契機,為學生提供探討話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感知文化差異,獲得成長的動力。
教師從淺層次的英語文化內容切入,按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逐步延展英語文化內容的教學深度,使其適應學生英語文化學習認知特點,提高英語文化滲透教學的啟發性、關聯性、適時性。
四、方法創新,創新文化滲透設置
高中英語文化教學需要切實調動學生英語文化學習的思維主動性,彰顯學生英語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誘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英語文化教學內容的認知理解和內化應用。教師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思維活力為導向,優化調整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創新英語文化滲透機制,調度和發揮學生英語文化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除了上述提到的文本同解教學方法,教師還可以從文化學習方法指導、文化學習活動投放、文化學習評價創新等角度切入,教會學生更多行之有效的英語文化學習技巧,增強學生的英語文化學習體驗,讓學生切實感受英語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
學習方法的創新不僅體現在文本閱讀中,還可以體現在單詞學習的文化滲透上。如學習bicycle這個單詞,學生識記和拼寫速度較快,很快就完成了單詞感知。但為了更好地拓展學生思維,實現知識的延伸,教師從交通工具的表述講起,與學生共同探討中外學生使用交通工具的差別?!癏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大部分學生都是父母接送。這時教師播放相關視頻資料,讓學生在觀看中認識外國孩子上學的途徑。到了高中階段,大部分外國孩子都是騎自行車上學,很少有父母送孩子去上學的。視頻觀看結束后,學生的討論欲求更加強烈,紛紛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文化是英語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巧妙設計,借助材料展示的形式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知,使其多重感官得到刺激,思維快速啟動。
教師要豐富英語文化滲透教學的載體選擇,借助更多生動有趣、形式新穎的課堂教學活動滲透英語文化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眼、口、手、腦等多種器官的協同參與,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文化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索文化知識。
五、思維構建,促進文化滲透內化
英語與漢語之間存在明顯的文化差異,這種文化差異不僅會影響學生語言知識的理解和建構效果,還會影響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使學生陷入思維定式當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英語文化學習思維構建,培養學生跨文化語言學習意識,促進學生英語文化學習內化。這要求教師加強英語文化滲透的延伸教學,不斷擴充英語文化學習活動的教學容量,把更多有利于學生認識、理解西方文化特點的教學素材展示給學生,配合口語表達、個性閱讀、創編寫作等學習活動,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和應用這些英語語言文化知識,提高學生英語文化素養的同時,還能降低學生英語知識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英語學科學習效率。
英語學習中,文化滲透只是一種手段,最關鍵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構建能力。當學生具備了強大的思考能力,能夠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時,學習目標才會逐漸達成,教學活動也才會成功。Unit 3 Looking good, felling good這單元涉及很多保持身體健康的秘訣。外國人是很注重運動的,但中國人的運動意識不夠強,他們只關注孩子的衣食方面,缺乏對孩子身體健康的指導。思想的差異從本質上來講是文化的差異。為了讓學生有更強烈的認知,教師展示運動相關素材,讓學生在自由閱讀中提升認知。當然,單純的材料閱讀不足以給學生帶來太大的改變。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展示相關思考問題,在問題解決中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師給出的問題都是漸進式的,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生成有積極幫助。閱讀材料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它相當于一次課外拓展訓練。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豐富的詞匯積累,掌握了常用句型,還對異國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英語學習內涵更加豐富。
教師投放多維度的英語文化教學素材時,應盡量采取趣味化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英語文化學習的樂趣所在,指導學生在主動思考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汲取有益的“養料”,提高學生英語學科學習能力。
高中英語教師積極適應新時期英語學科教學要求,開發整合了更多高質量的英語文化教學素材,多點啟動學生英語文化學習意識,能夠延展學生英語學習的思維廣度,開闊學生英語學習認知視野,促使學生真正學會英語、學好英語。追求深度教學的英語文化教學模式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師要具備整體化、項目化教學視角,做好英語文化教學的多元設計,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學習情感,塑造學生跨文化語言交際的高階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1(18).
[2]趙娜.基于教學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初探[J].新教育,2021(17).
[3]李春雨.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21(18).
【作者簡介】沈 燕(1989— ),女,江蘇常熟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一級教師,現就職于江蘇省常熟市中學,主要從事高中英語教學與研究。
(責編 李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