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貴鳳
【摘? ? 要】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不斷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共同努力、取長補短,豐富了語文的教學形式,完善了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將從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的實際出發,探討出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3-0183-02
Discussion on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Pukou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YU Guifeng
【Abstract】In the Chinese teaching class, teachers continuously guide students to study in group cooperation, which allows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learn from each other's strengths, enrich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improve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teaching.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reality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Chinese teaching and explore the methods for teachers to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Chinese classroom of primary schoo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標準對學生學習提出了明確的規定: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要嚴格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創造一個生動有趣、主動且充滿個性的課堂氛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要想有效地獲得知識,學習者必須具有主動的意識,不應該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要主動參與到獲取學習內容的過程中。為了能讓學生的內心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不斷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得到自然且充分的激發。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關系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同時,教學效率也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一、合作學習的現狀分析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已經發展成為當前教學的主流,這種教學新模式受到了教師的普遍運用。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具有更多優勢的有效教學方法,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但是教師在每堂課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因為使用的策略是不同的,所以所達到的教學效果也是不同的。有的教師在了解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時,出現了不正確的把握、不準確的認知、偏離了“合作學習”的問題,導致了課堂的教學現象只是表面熱鬧,教學效果缺乏實質內涵,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行為習慣時,一定要對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改進。
在教育方式改革的道路上,提高教學效果最明顯的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傳統的語文課堂中心一般都是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而現代教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明顯突出。讓學生掌握課堂的教學方向,學生在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時,可以采用小組的形式,不斷進行師生活動,實時互動,課堂的組織結構和交往形式得到有效改變,學生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語文教學的效果也得到有效提高。
二、目前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發展至今,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仍然會出現很多問題。第一,不合理的分組。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沒有深入了解學生,對學生的真實水平沒有得到一個全面的掌握,因此教師隨意地對學生進行合作分組,使小組之間的水平出現高高低低的狀況,學生在小組中的分工也不合理,導致學生在配合時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小組合作效果出現不盡人意的狀況。第二,教師沒有做好引導者應盡的責任。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完全放手,也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造成了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能得到明確的指點,會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道路上越跑越偏。另外,教師過于干預學生的自主學習,并且嚴格要求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必須按照教師的想法,嚴禁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只會跟隨教師的思維進行思考,從而使學習效率低下。此外,教師也忽略了完善評價體系的建設,只評價學生的結果,忽略了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嚴重阻礙了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研究策略
(一)合理進行小組分組
在課堂上,為了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樣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并且分配的任務也是適合小組成員的,從而使小組合作可以得到高效運用。教師還要注意各個小組之間的實際水平,讓每個小組得到平衡發揮,學生之間可以互補優勢,后進生可以主動大膽地向優等生學習,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同時,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也可以得到完美體現。因此,要想順利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
(二)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
教師合理分組后,還要對良好合作氛圍的營造引起高度重視。這種愉快輕松的氛圍,可以讓小組合作的趣味性得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得到充分的激發,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學生在這個相互幫助的學習氣氛中,學會了自主學習,更加輕松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從而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小公雞和小鴨子》時,完全可以合理地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同時可以把多媒體加入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觀看相關的教學課件,可以對小公雞和小鴨子的生活場景有更加直觀的了解,非常有利于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播放完課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小公雞和小鴨子有什么區別?小公雞和小鴨子喜歡的生活環境有什么區別?人們應該如何保護小公雞和小鴨子等等。學生在這個互動有效討論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能對語文內容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發表見解時達到了很好的錘煉,從而小組合作的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
(三)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教師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時,一定要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學生才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學習的熱情也會得到調動,同時也會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加強對文章內涵的理解,這樣可以讓小組合作的應用效果得到更好的提高。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動物王國開大會》時,教師就可以創造一個對話的情境,讓每個小組各個成員分別扮演森林中不同的動物角色,并且模仿動物的語氣和神情,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不同動物之間的互動交流模式。表演完成后,讓各個小組之間互相點評。同時還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重新構思一個森林王國中兩個動物之間的故事,讓學生創設一個隨意的交流情境,從而可以讓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四)創新教學評價體系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有利于學生更加快速的發展,教師應該高度重視教學評價。這就要求教師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對教學評價進行創新,并且對學生小組合作過程的評價引起重視,評價所運用的語言要親切,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放大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能自信地學習語文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采用互評自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更加大膽主動地提升自身的各項能力,從而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斷積累經驗,有利于學生今后人生事業的順利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的改革使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調研中更加注重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小組合作模式可以更加豐富多彩,在合理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同時,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培養,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效率。同時,這種全新的、效能高的小組合作學習授課模式,有利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得到充分體現。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語文基礎文化知識,有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關系的發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良好發展,為教育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劉文.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合作學習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新區,2017(11).
[2]于云娟,高月英.合作探究在小學語文繪本教學中的運用——以教學《花婆婆》為例[J].教育藝術,2020(11).
[3]鄭春蘭.基于小組合作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3).
[4]鄭麗麗.小學語文實施小組合作教學的教學指導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17).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