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濤
【摘? 要】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是初中英語整體教學框架的基礎。為了有效提升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質量,我們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努力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大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課;學科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3-0167-02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ubject Core Literacy
(Nanguan School, Shandan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O Zhentao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is the basis of the overall teaching framework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e are guided by the core literacy of English subjects and strive to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cultural character", "thinking qua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lass; Subject core literacy
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應在緊貼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主線下,更好地突出英語學科的實用價值,從而促進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領域中有效地獲得完備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我們在具體的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完善過程中,有效挖掘課文內容,積極拓展課文知識點,利用“朗讀教學”“背景知識教學”“閱讀理解訓練”“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切實發展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以下筆者結合八年級英語朗讀課教學具體情況,進行詳細介紹。
一、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在關系研究
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本質,是對學生進行英語實用能力的培養。通過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有序開展,教師應有效把握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大英語核心素養的本質,幫助學生構建起益于終身發展,便于實際應用的英語關鍵能力。
具體來講,對于初中英語閱讀課“語言能力”素養的培養價值而言,教師應通過有效引導,幫助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有效發展“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英語能力,使學生能夠基于對課文內容的閱讀,準確掌握課文中的信息,并且能夠利用自身對課文知識的遷移,發展出在真實語境下的實用英語語言能力。而對于“文化品格”素養的培養價值而言,英語閱讀課的教學過程,應有效培養學生對于不同語言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理解與認同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在國際化視角下的文化交流溝通能力。就“思維品質”的素養培養而言,教師應在不斷創新閱讀課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語境分析能力,使學生利用對閱讀素材的分析,有效分析和把握其中的語言規律,把握英語內在的語言邏輯性。就“學習能力”素養的培養而言,則應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態度的基礎上,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以閱讀能力帶動學生口語能力、寫作能力等關鍵英語能力的生成。由此可見,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存在著緊密的內在關系。
二、基于英語朗讀教學,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素養
通常而言,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靜默閱讀能力,對于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發展價值有限。而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有效利用英語朗讀教學,能幫助學生整體性地發展語言能力素養。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下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基于課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分別開展英語朗讀訓練,通過對新課的朗讀環節,在認識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更好地訓練了學生的英語發音能力,使學生能夠自信地將英語講出來,從而切實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素養。
三、通過背景知識教學,發展學生文化品格素養
文化品格素養,對于學生整體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關鍵性的價值,能夠幫助學生在對中西方文化進行理解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對相應文化的文化認同,并能夠從中西方先進的文化中汲取文化品質,從而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背景知識教學的形式,幫助學生在認識英語國家人民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更好地產生文化理解,并在文化理解的基礎上形成文化認同,從而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品格素養。例如,在初中英語背景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視頻編輯軟件,為學生整理和編輯了一部以“Festivals in western countries.”為主題的教學視頻短片。在這部教學視頻短片的編輯與制作中,在為學生介紹了“Christmas”“Thanksgiving”“Halloween”等西方國家節日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節日的風俗,展開更為深入的介紹,并基于視頻教學的過程,為學生展現了西方國家在以上節日中的真實節日畫面,還根據不同西方國家的節日特點,進行了相應的解釋。在學生觀看完本次視頻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將中國傳統的節日與風俗,與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與風俗進行對比,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了中西方國家節日文化的差異。通過這樣的文化品格教育,有效幫助學生了解了西方國家節日習俗,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了文化品格素養。
四、利用閱讀理解訓練,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素養
思維品質素養,要求學生能夠在對應的情境環境中,通過英語思維的發展組織相應的語言,正確批判各種思維觀點,準確辨析語言及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的發展。具體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教師應基于閱讀理解訓練,為學生設置相應的閱讀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促進思維、提升能力,從而在引導學生有效實現思維品質素養提升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獲得更富有樂趣的學習體驗。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下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的教學過程中,基于課文內容,教師為學生設置了專項的閱讀理解訓練,通過“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before the heavy rain started?”的拓展閱讀問題引導,組織學生在課文中尋找問題答案,從而促使學生思考的同時,有效發展了其思維品質素養。
五、運用自主合作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素養
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框架內,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學習能力素養需要學生在更加主動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有效選擇學習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技巧,從而帶動自身英語整體能力的發展。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養成,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與質量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自主合作學習,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素養。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Unit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的教學中,教師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構架,引導各小組學生利用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對課文中“問路”的主題開展了有效的自主學習。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以一名“參與者”的身份走到各小組的課桌前,利用引導性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如教師提出問題:“Where is the bank?”學生則根據教材中的地圖回答:“Turning right is the bank.”在學生具有一定的小組合作學習基礎后,教師可以組織各小組的學生,利用組間交流的方式,相互交流本組的學習體會,并結合課文中的問答與對話,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課文知識的掌握,有效體現了學生在主體學習過程中的地位,更好地獲取到了學習成果。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離不開學科核心素養的塑造,廣大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應站在發展學生英語實用能力的基礎上,利用有效的教學模式優化與創新教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同時,在具體的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基于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不斷創新和完善課程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更貼近真實英語語言環境的學習背景下,有效發展和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亞麗.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學周刊,2019(03).
[2]吳安華.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J].英語教師,2018(03).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