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工作的高效推進,分層教學法目前已經被普遍應用到了初中階段的英語課程中。相較于常規教學方法而言,分層教學策略的應用可以幫助教育者更加精準的掌握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對應的學習目標,選擇恰當的學習方法。為此,本篇文章針對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展開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英語;英語閱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全方位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整合現有教學資源,進一步強化初中英語閱讀課程的教學效果。在這一前提下,教育者也能夠更加精準的掌握班級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以此為著力點來保證分層的合理性。使得處于各層次的學生均能夠獲取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學習目標,讓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得以有效提高。此外,在分層教學法的支持下,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并且在完成英語閱讀任務的過程中產生更大的滿足感,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
二、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化分層
在正式實施分層教學策略之前,教育者需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化分層。教育者要始終明確的是,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由于受到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班級學生之間勢必會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這將會直接體現在學生的學習狀態與考試成績上。為此,教育者則應當遵循合理性原則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根據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來展開綜合考量,在此基礎之上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小組。其中,A組學生的綜合能力較強,并且具備十分優秀的理解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B組學生的能力中等,雖然對于英語閱讀課程有著比較強烈的學習欲望。但由于學習質量相對較差,因此需要得到教育者的重點關注,通過正確的方法來將他們的學習潛力激發出來;C組學生的學習基礎最為薄弱,大多以班級中的學困生為主。這部分學生不僅自主學習意識較差,而且在接觸英語閱讀課程時也表現出了消極的態度,將自己陷入惡性循環的狀態中無法自拔。當完成層次劃分任務之后,教育者需要對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態予以實時跟蹤,并根據他們的實際表現來靈活調整分層,爭取讓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取得更加明顯的進步。
三、實施學習目標分層
相比較來看,初中階段英語課程中的閱讀教學整體難度較高,對于班級中的C組學生而言,很難憑借自己的能力來獨立完成閱讀任務,因此他們會對英語閱讀課程產生一定的畏難心理。針對這一現象,教育者則要針對學目標來時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來布置難度不一的閱讀任務。例如在教授“Get some exercise”這一課程時,教育者則可以根據課文中的教學難點來為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C層學生只需要掌握文本中的基礎詞匯和短語即可,其中包括exercise、should、wake、minute、reach、low等;B層學生則需要額外掌握一些固定句型的使用方式,其中包括Exercise helps make you body healthy and strong.Riding a bike is exercise.同時還需要精準區分單詞few與bend之間所存在的區別;A層學生主要在掌握以上所有知識點的基礎之上,對全文內容進行自主閱讀和翻譯,并且在教育者的引導下嘗試自主編創對話內容。由于不同層次中的學生均獲得了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因此他們將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獲得進步的空間,保證英語閱讀課程的教學效果。
四、實施教學方法分層
在運用分層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育者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表現,盡可能為每一位學生都制定出個性化的學習方案,以此來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從這一角度加以分析,教育者則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分層,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來靈活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和授課模式。在這一環節中,教育者可以搭配多媒體教學手段來進行輔助教學,將不同的教學模塊以視頻的方式上傳至學習平臺中。當學生完成了當前難度的學習任務之后,即可對難度更高的教學任務發起挑戰。例如在教授“ My country and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相關課程時,教育者則可以按照上文中所提及的步驟,為學生提前設計出不同難度的教學視頻。其中,第一個階段的教學視頻主題為“lead-in”,視頻中主要展示的是劉翔與姚明的照片,讓學生可以結合課文內容來初步掌握人物之間的介紹對話;第二個階段的教學視頻主題為“Presentation”,視頻的內容會向學生展示第二幅圖片,并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入手介紹,讓學生進一步掌握詢問與回答的方法;第三個階段的教學視頻主題為“Discussion”,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說一說自己對其他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國家文化有著怎樣的理解。教育者可以將上述視頻以課件的方式上傳至自主學習平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來展開層次化學習。
五、實施課后反思分層
相比較來看,初中階段英語課程的整體難度較高,為了能夠保證分層教學策略的實施效果,教育者則必須要重視課后的反思工作,判斷一下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是否存在一些尚未被發現,或沒有被及時解決的問題。例如在教授“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s.”的相關課程時,在完成了基本的教學任務之后,教育者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對應的思考問題,以此來判斷學生對于此堂課程中所學的知識掌握狀況,并對后續教學方案的制定積累寶貴的參考意見。隨后,教育者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并保證各個小組之間的實力相當。針對在提問環節中所總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通過實施幫扶計劃,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夠參與到交流過程中,以此來幫助學生消除負面情緒,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惠瓊.淺談分層教學法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1(4):145-146.
[2]周子英.新課標實施背景下初中英語聽力分層次教學策略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1):39-42.
[3]張伯紅.課堂復式分層教學化解學生兩極分化現象——以英語學科為例[J].當代教育科學,2015(14):25-26.
作者簡介:劉君,1989.12.08,女 ,漢,籍貫:四川,中學二級,研究方向:初中英語,單位:萬源市羅文鎮花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