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小學科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促使學生在活動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及創新能力,最終落實科學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诖耍鳛橐幻W科學教師,必須圍繞“小學科學的核心素養”的要求,從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下解放出來,和學生一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開展實驗探究等,最終促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到探究樂趣,培養和發展自身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夠多元化,教師也不注重學生在科學課堂教學中的地位,這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最終將會降低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想提高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就需要教師在提高學生科學成績的同時,將精力和時間放在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上,這是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最有效途徑。
1小學科學探究活動優化設計原則
1.1安全性
在設計科學探究活動時,應以安全作為基礎和前提。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探究活動時,應全面加強活動指導,使得學生能夠規范操作。同時,還應做好相關的安全教育工作,使得學生意識到如果操作不當會帶來哪些危害。另外,在整個探究活動中,教師還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整個活動的實施營造安全的環境,切實保障探究活動的安全性。
1.2科學性
科學性原則主要是指教師在設計探究活動時,應依據相關的理論和方法作為指導,結合具體的探究主題選擇科學的探究材料,圍繞具體的探究內容靈活選擇針對性的探究方式,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科學設計整個探究過程,最終保障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
1.3開放性
科學探究活動始終處于一個動態的變化中,必須要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對其進行修正和完善。因此,教師在設計探究活動時,應緊緊遵循開放性的原則,必須要具備開放性的心態,給學生創設一個更加輕松、民主和自由的環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時間,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開展活動探究。
2提高小學科學課探究活動的有效策略
2.1通過開展科學實驗活動,提高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科學實驗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確保提高學生對基礎科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再提高實驗教學法在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普及程度,幫助學生鞏固科學知識。在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引進實驗教學法,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要想使實驗教學法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就需要小學科學教師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要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在科學實驗的操作過程中,教師應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要將精力和時間放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上,并鼓勵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其次,在開展小學科學自主探究活動前,教師應將實驗用具準備好,還要注重提高學生對觀察、記錄、總結等方式的掌握程度,進而為學生科學實驗成功率的提升提供助力。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驗情況進行總結,并指出學生在科學實驗中的錯誤,為學生科學實驗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根基。
2.2立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由于結論性知識是小學科學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往往過于重視學生對結論性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在小學階段,由于年齡和能力的限制,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理解以及掌握結論性知識內容?;诖耍處熢谶x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提高自身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掌握程度,然后立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所選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是完全不同的個體,因此他們的學習能力、探究意識也有差異,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更快、更好地吸收科學知識,教師就需要提高科學自主探究活動的層次性和遞進性,為學生的不斷進步提供支持。另外,教師還需致力于引導學生不斷發散、整合思維,為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提升提供保障。
2.3創設優良的科學探究氛圍,培養科學思維
在組織科學探究活動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心理傾向非常關鍵。這就需營造寬松自在的科學探究氛圍,讓學生放松下來,以便讓學生進入活躍的思維狀態,讓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概念。試想一下,如果小學生的精神過于緊繃,教師也非常嚴肅,教師問一句,學生才答一句,雙方的信息互動很少,就必然會影響小學生的學習狀態,難以順利組織科學探究活動。但是,反過來講,如果小學生的整體狀態是輕松自在的,那么他們也就能順利展現自身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而且還有可能分享自己的生活智慧,與其他同學一起去探究科學問題。這樣一來,小學生就會自覺進入科學思維狀態,主動配合老師,有利于順利展開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順利生成科學概念。為此,小學科學教師便要解放師生關系,創設優質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順利實現有效學習,從而切實優化學生的學習狀態。
2.4組織多主體評價活動
在科學課上,教師要組織學生自評、互評活動,據此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使其自覺調整學習行為、學習習慣,由此引導學生客觀判斷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方式。如此,才能逐步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水平,進一步開發學生的認知潛能。就如在《動物有哪些相似點》一課課堂評價中,我就讓本班學生自主點評個人學習行為。為此,我就設計了幾個反思性問題,如:你是通過什么方法去總結動物的相似性特點呢?你是否主動與同伴共享了科學材料?你是不是愿意分享自己對動物共同特征的看法?你在課堂上主動發言了幾次?是否提出了個性化的科學結論?等等。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回顧科學探究過程,而學生也能根據自己的觀察行為、合作交流行為、建構行為等多方面去點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
結語
總之,在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關鍵就是提高學校和教師對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視程度,并且需要小學科學教師將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作為自身的分內職責。同時,教師還應致力于科學教學內容的多元化,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感受科學教學的魅力,進而提升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姚紅娟.小學科學教學中探究活動優化設計分析[J].考試周刊,2021(39):15-16.
[2]張麗娜.小學科學探究性教學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0,5(33):3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