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思峒
(吉林建筑科技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4 )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品茶也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范疇,是一種高雅的消費行為。隨著茶文化的推廣,市場上對茶藝等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所以有些高校開設了此專業課程,為社會輸送茶藝方面的人才。
教師是開展教學工作的主導,茶藝專業教師能力水平的高低對于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開展教學管理工作,首先應當重視茶藝專業教師的能力水平以及思想作風,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的能力水平,在提升教師的能力時,不僅包括茶藝方面的知識能力(例如茶文化傳統知識、品茶能力、泡茶能力等),同時還包括茶藝方面的教學能力(例如如何在網站上下載茶藝教學視頻,根據教學需要制作視頻的能力)。加強教師思想作風建設,為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在這一環節,高等院校需要通過各種途徑與手段,不斷促進教師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引導教師隊伍形成愛崗敬業、樂于進步的良好風氣。同時學校也應當明確自身的責任與任務,將讀書育人,培養高質量人才作為追求目標與指導思想,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努力為學生發展保駕護航。
干部隊伍在開展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開展教學管理工作要讓干部隊伍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斷提升對自己的要求,努力學習,追求進步,為學校樹立熱愛工作、熱愛學校的榜樣,在全校引導形成一股熱愛學校、努力工作的良好風氣。
完善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是保障人才培養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對于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良好的教學質量需要科學的管理體制來保駕護航。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使教學工作在各個環節都能得到認真落實,同時可以全方位的檢測學生的學習狀況,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提供更為全面且具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課程,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現如今,高等教育體系在持續地創新與完善,但在教學管理方面卻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得不到改善,首先是目前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尚不能夠依靠人性化管理,工作的開展與推行依舊大多還是要依靠制度的強制性來完成。此外相關教學方案以及課程體系的設計不符合學生真實情況,無法推動學生能力的發展,使學生不能掌握社會需要的能力,從而影響學生融入社會的速度與效率。例如有些高校開設此專業后,沒有聯系到相應的實踐教學基地,所以只能增加理論知識的教學,學生無法去實地體驗茶藝文化、茶葉制作工藝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提升困難。其次,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其他一些問題,例如在教學理念方面,高校普遍存在過分看重課本理論而忽視實際運用的問題,無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很多知識與數據過于陳舊,不能得到及時更新。在教學模式方面,教學模式存在大水漫灌的弊端,無法做到因材施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未來發展,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在教學質量考核方式上,很多高校的考核制度都不夠完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與制度漏洞,并且考核方式單一,不知變通,無法真實地體現教學質量。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導致出現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長久得不到提升發展的怪圈。
在高校開展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培養可能偏向片面化,學生的發展存在短板,無法滿足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所以,高校應當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不斷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水平,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保駕護航。
高校培養學生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走出校門時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引導學生做一個有利于社會發展與國家進步的人。因此在高校開展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提升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這不僅是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提出要求,同時也是高校自身發展的前提與基礎。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高校教學管理的形勢卻不容樂觀,部分高校在教學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出現了許多不符合標準,違背原則的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愈發的繁榮,各大高校之間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在這種背景下,一些院校為獲取競爭優勢,采取了一些違背管理理念和原則的做法,使得教學管理存在極大的問題與隱患,并逐漸在實際工作中顯現出來。例如在現代的高校教育體系中,各大高校普遍存在資金不足的情況,科研經費十分緊張,因此相關管理人員經常采用按比例劃分的方式分配學生并通過該方式分配經費。這種方式帶來的后果就是院校專業的設置越發混亂,人才培養計劃制定時受到多處制約,難以發揮其有效作用。此外,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學年制教學模式不能夠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需要進行改革與調整。
高校在規劃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制定教學管理目標時應當充分考慮學校自身的發展狀況、師資力量以及競爭優勢,要使發展目標與學校的發展方向以及定位相匹配,從而提高教學管理水平與質量。例如,在制定教學管理目標時不僅需要結合學校自身的發展方向與定位,還需要對社會人才需求情況進行科學、嚴謹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制定符合學校發展和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和管理目標,例如在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設計上,要深入茶葉制作工藝或茶社人才的需求情況,制定本校茶藝教學內容。此外還應當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推動學生自主創業就業,培養更多實踐型、全面型人才以滿足社會的人才需要,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與質量。
學生是學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圍繞學生展開,因此在高校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時應當時刻為學生著想,切實體現高校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教育任務以及教學管理的目的,體現教學管理的價值和意義。例如,在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時,應當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鮮明的體現出來,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不斷為學生提供便利,像延遲畢業時間或提前畢業,不斷依據學生的需要加強教學方式的彈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成功途徑,讓學生能更好地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成長道路,使學生自身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幫助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實現新的成長,讓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具備人性化的特點,最終為社會推送的人才質量也得以保證。此外,應當按照學校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需求,合理的設置課程體系并對專業設置進行合理劃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真正體現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設定合理的管理標準對于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有助于推動教學工作質量的提升。因此應當不斷改革創新教學管理制度,例如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應當對學校人才培養以及社會實踐等各個方面展開細致的監測,例如在開展學生教育工作時,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思想狀況、就業情況等應當建立專門的記錄表,便于學校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率。
由于近些年高校的不斷擴招使得學校教師數量和質量未能隨著學生數量的增長同步進行,而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體與核心,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資源,過大的教學壓力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也不利于教師的身心健康,同時教師在教學任務中耗費的精力與時間過多,阻礙了教師進行科學研究,不利于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此外由于高校教師數量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學生數量,高校為緩解教師缺乏的問題通常會降低招聘條件,招聘一些缺乏教學經驗、專業能力不對口的教師,該類教師不能制定全面先進的人才培養計劃,將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師教學管理方面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教學質量。首先需要對高校教師招聘制定相應的招聘條件與標準,不能只看數量不看質量也不能為了滿足需求任意降低招聘標準。其次對于招聘進學校的教師,學校應當根據專業需要事先開展崗位培訓工作,培訓成績合格的教師才能上崗展開教學工作。最后要著重關注教師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因為教師的思想道德觀念以及文化素質往往會對學生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體制不斷在創新與改革,因此高校需要不斷創新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以及政策的調整,以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以及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為目標開展教學管理工作,不斷克服各種問題與阻礙,努力提升學生的能力與水平,不斷為社會、為國家輸送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