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同翠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突破,高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在政府及相關企業的強力支持下,我國農業生產已經逐漸走向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的道路。而在農業生產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還具有很多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應用與設備的維修問題對于農業生產效率具有重要影響,針對該課題的研究對于農業生產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初步分析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應用中設備維修的技術與現狀的基礎上,對其維修問題展開了深度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自動化應用;設備維修技術;探討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不僅直接影響國民的生活質量,同時對于國家綜合實力及經濟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義。一直以來,農業的生產都容易受到自然及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在過去很多農民都抱有看天吃飯的思想。但是隨著現代化技術的應用,農業生產逐漸實現了機械化與自動化發展,如此提高了農業生產效果的可控性,實現了農業生產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而隨著機械設備的廣泛應用,其維修問題也受到了農業領域及科技領域的重視,關于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應用與設備維修這一課題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1.1 重視日常維護與保養
農業生產結構因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而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將農業生產帶入到了新的時期,有效地刺激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對于農業生產而言,機械自動化技術具備省時省力、效率高、效益佳等優勢,有效地減弱了天氣、自然環境等因素對農業產量的影響,真正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發展,使我國由農業大國轉變為農業強國。而隨著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機械設備會逐漸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逐步推進,這也為現代農業的進一步轉型帶來了良好的契機。而在享受現代化技術所帶來便利的同時,若想進一步推進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不僅要加強對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研究,同時還要重視對農業機械的維護工作,為了延長農業機械的使用壽命,在使用農業機械時,應重視對其的日常保養與維護,將可能存在的使用風險扼殺于搖籃中。
1.2 斷電維修
在進行農業機械檢修時,很多安全事故往往都是因為檢修人員的疏忽而導致的,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因電源未斷開而引發的安全事故。農業機械的檢修必須是在機械斷開電源的前提下進行的,斷電維修是機械檢修的最重要原則之一。但是在實際維修工作中,很多維修人員因缺乏安全意識,對于較小的機械故障,常常在未切斷電源時就直接進行處理,這導致維修技術人員將會面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2.1 農業機械的主觀診斷方法
從主觀角度對農業機械故障進行診斷,實際上就是采取聽、看、嗅、觸、問這些常規的診斷方式,不過這種診斷方式往往和診斷人的經驗水平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由于經驗水平的參差,診斷出的結果也會存在差異。具體而言,農業機械主觀診斷方法包括兩個方面。首先,視覺檢查。顧名思義,視覺檢查就是對農業機械的異常狀態直接觀察,通過監測農業機械發動機、油、水等各個部位來判斷農業機械的狀態,為了使視覺檢查的準確率更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檢修人員可以通過放大鏡對零部件的磨損情況進行細致觀察,以確保農業機械故障維修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其次,聽覺測試。所謂聽覺測試指的就是利用農業機械所發出的噪聲對故障部位進行判斷,為了使故障判斷的準確性,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診斷人員需在診斷過程中充分重視噪聲和速度、溫度、載荷、深度等之間的關系,這樣判斷出的故障部位才能夠更加精準,后續維修工作的進行也會更加順利。
2.2 農業機械的客觀診斷方法
從客觀角度對農業機械故障進行診斷,就是在診斷過程中充分發揮儀器設備的功能,建筑儀器設備,將農業機械的故障情況呈現出來,在長期的實踐應用中發現,這種診斷方法可以分為不同的形式,例如勞動監察和計量檢驗、物理檢驗和儀器測試等。當利用農業和測量工具進行檢驗時,操作人員通常利用通用的設備儀器對當前的農業機械部件尺寸,形狀和位置公差進行測量,然后再利用比較技術標準設定好允許值,對零部件是否滿足繼續使用的要求作出判斷。接下來采用物理的實驗方法,將電光聲磁熱等物理量的優勢發揮出來,全面檢測農業機械零部件的技術狀態,最后采用各種各樣的儀器對故障設備進行分析,并判斷故障產生的原因,結合具體情況做出與之匹配的維修方案。
3.1 安全問題
機械維修中最為重視的問題之一就是安全問題,一旦在農業機械維修期間,維修人員不遵守安全規定進行操作,不僅自身的人身安全會受到影響,而且還會致使設備損壞,為此維修人員必須將安全問題擺在首要位置,保證農業機械維修的順利進行。例如在對農業機修進行維修期間,必須率先將機械設備的電力和動力切斷,使機械設備保持在安全穩定的狀態下,才可以進行維修,這樣能夠避免火災或其他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除此以外,再針對農業機械電路故障進行檢修過程中,為了防止觸電事故的產生,需切斷電路,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檢修。
3.2 保持客觀實際
目前針對大型農業機械,我國通常由國營農場農機站來負責統一管理,機械故障的維修主要是以定期維修和事后維修兩種方式為主,結合農業機械的運行周期,對檢修時間進行確認,保證農業機械的運行狀態始終處于正常。近些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速度十分迅猛,無論是在方法上還是在手段上,都產生了一定的變化,例如過去會采用水力測試的方法,對拖拉機的功率進行測試,而目前在測試過程中則更廣泛地應用便攜式電子測工儀。先進儀器設備的使用使故障診斷效率顯著提升,更是為后續機械設備的維修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農業機械的安全穩定運行離不開機械保養和機械維修,相關操作人員必須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在維修與保養方法上進行深入研究和創新發展,進而不斷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