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敏 劉興梅

【摘 要】目的:對肝氣郁結型郁證患者開展中醫結合情志調理辨證進行治療,觀察中醫結合情志調理辨證治療對此種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采取不計數的方式隨機選取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診斷為肝氣郁結型郁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計4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0例,前者患者實施常規的中醫藥物治療,后者則在前者的基礎上增加使用情志調理辨證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就兩組患者治療前中醫證候分數之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后中醫證候分數之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其次,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60.00%,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00%,相比之下,前者明顯低于后者,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對肝氣郁結型郁證患者開展中醫結合情志調理辨證進行治療,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十分明顯,不但可以減少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還可以改善患者的中醫證候分數,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中醫;情志調理辨證;肝氣郁結型郁證;臨床效果
在現代醫學理念中,精神創傷所產生的生理應激反應,而造成的情感障礙性精神疾病,在中醫學中均視為“郁證”的理念范疇之中[1]。此外中醫對郁證的認知與現代醫學中所描述的由于神經癥早期時心理沖突的癥狀表現,長時間的記錄逐漸出現轉變有相似的概念。目前[2]我國現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強,人們所面對的生活生產壓力也隨之增加,并且因觀念不同而產生的沖突也漸漸被激化,因為精神原因而造成其身心失衡,對人們的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水平均帶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為此,醫學界越來越重視對“郁證”的研究與探索[3]。同時現代醫學方式治療抑郁癥通常是使用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缺少行之有效的治療措施,并且這些藥物期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且對人體的毒副作用較大,長期服用還容易上癮,產生依賴性。基于此,本文通過對肝氣郁結型郁證患者開展中醫結合情志調理辨證進行治療,觀察中醫結合情志調理辨證治療對此種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采取不計數的方式隨機選取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診斷為肝氣郁結型郁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計4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0例。觀察組,男13例,女7例,年齡20歲~46歲,平均年齡(34.67±1.28)歲;觀察組,男9例,女11例,年齡23歲~50歲,平均年齡(38.21±2.49)歲。兩組患者在臨床資料上之比,不存在任何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中醫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使用情志調理辨證治療。兩組患者治療時長為4個療程,一個療程時間為10 d,療程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中醫藥物治療,本組患者采取常規中藥處方疏肝解郁湯加減進行治療,疏肝解郁湯加減處方中所構成的中藥材有以下:香附、柴胡以及合歡皮均為12g,陳皮、梔子、川芎、枳殼、芍藥以及茯神均為9g,甘草與郁金均為6g。服用中藥均統一由我院中藥制藥房進行煎制,配制?;颊呙刻旆謩e在早晚餐后半小時服用,一天兩次,一次服用一袋(一袋劑量為150mL),溫服。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使用情志調理辨證治療。護理人員與本組患者及時開展溝通與交流,掌握其性格特點和與興趣愛好,并根據其興趣愛好的不同參與到不同的社會活動之中,可以轉移其注意力,此外還應該結果其實際身體情況來規劃其參加社會活動的次數與頻率,具體內容如下。
1.2.2.1 醫護人員可以組成一支由主治醫生為主要負責人,并配置臨床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長為輔助,其中再加上其他的護士共同的醫護小組[4]。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定時、定期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自身需求、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以便可以更好的為其尋找與制定適宜其治療護理的方式。
1.2.2.2 以其興趣愛好為基礎,再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比如年齡大小、學歷清理、以往病史以及其個人家庭經濟能力等方面,為其制定針對性強的個人日常生活鍛煉方案,比如對于青年患者可以安排進行瑜伽、慢跑等有氧運動鍛煉計劃;對于老年患者可以安排其練習太極、書法等運動鍛煉計劃。
1.2.2.3 同時,音樂也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比如一些患者喜歡音樂,為此可以對其制定音樂治療方法,即告訴指導患者如果其心情郁悶、煩躁,可以聆聽一些節奏輕柔,舒緩的音樂來幫助其消緩消極心理情緒。
1.2.2.4 其次,護理人員還應該盡可能獲得患者家屬與朋友的支持與幫助,與其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患者肝郁癥結的原因基于進一步針對性的改善、優化醫護治療方案。此外,護理人員還應該對患者表示尊重和理解。同時,有少數患者由于其病情原因可能會出現自我否定的消極心理,為此護理人員應該幫助其增強或者重新樹立自信心,增強對自我的認同。
1.2.2.5 同時,醫護小組還應該對平時的研究觀察工作而構成完整的信息進行歸納總結,主要是因為治療肝郁疾病的難度系數相對較大,特別是對中醫調理環節來說,其治療周期較長,為此完善并詳細記錄對醫護人員工作研究需要有關鍵價值。
1.3 評判標準
統一收取并且注意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與中醫證候分數。
1.3.1 臨床治療有效率:主要分為治愈、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這四個層面。其中患者有關臨床癥狀表現完全消失并且其情緒正常、穩定,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與學習便視為治愈;對于其有關臨床癥狀表現明顯緩和,其情緒稍微有點波動情況,其生活、工作以及學習有時會被影響則視為顯效;對于患者有關臨床癥狀有改善好轉現象但是程度較輕,并且其工作、學習與生活會受到長時間的影響則視為有效。此外,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明顯好轉跡象甚至出現加重情況則視為無效。
1.3.2 中醫證候分數:主要是根據患者出現以下癥狀作出評定:情緒不定、胸悶氣燥精神不振等癥狀表現。使用半定量方法對中醫證候分數開展評判:如果患者其癥狀表現明確并且存在主訴癥狀表現,則視為6分;如果患者癥狀表現程度較輕、出現時間相對較久,且患者沒有主訴需求但是經過醫生詢問才告知,則視為4分;如果患者癥狀表現有時出現,有時消失,且程度明顯較輕,則視為2分。
1.4 檢驗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其中包括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分數以及治療有效率(分為痊愈、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四個方面,且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就兩組患者治療前中醫證候分數之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后中醫證候分數之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其次,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60.00%,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00%,相比之下,前者明顯低于后者,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目前,肝氣郁結郁癥是一種精神類疾病,并且此種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5]。此種疾病其主要出現原因主要是患者出現肝氣郁結、舒緩功能失調并且經脈氣機不順暢等情況導致,肝氣郁結郁癥患者其臨床癥狀往往表現為心緒不寧、食欲不振等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以及身心健康。在現代醫學理念中,精神創傷所產生的生理應激反應,而造成的情感障礙性精神疾病,在中醫學中均視為“郁證”的理念范疇之中[6]。
中醫對郁癥的認知是宜心身一元論為根本,著重關注患者生理和心理雙重統一[7]。為此,對此種疾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是使用藥物與心理兩者有機結合的治療方式[8]。同時,現代醫學方式治療抑郁癥通常是使用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缺少行之有效的治療措施,并且這些藥物期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且對人體的毒副作用較大,長期服用還容易上癮,產生依耐性。此外,中醫理論以為,肝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長時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而往往產生悲哀、憂愁等不良情緒,但是不良情緒卻得不到排解與疏緩而誘發產生,并且肝臟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十分大,并且中醫理論在對患者進行治理的時候更加追求指標以及治本的同時還對此種疾病的適用性較強。
近幾年來,也有不少研究是關于中醫中藥治理郁癥疾病的內容,但是均是缺少根本性的治理方式。此外有研究表明中醫情志調理對于治療郁癥疾病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臨床治療效果。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使用疏肝解郁湯加減治療,疏肝解郁湯加減處方中的梔子可以起到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治療效果,甘草可以起到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之痛、調和諸藥的治療效果,陳皮可以起到理氣順氣的治療效果,枳殼可以起到理氣寬胸、行氣消積的治療效果。此外,藥方中的香附可以起到疏肝解郁的功效,柴胡可以起到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的作用以及合歡皮可以起到鎮靜催眠的治療效果等等,由以上中藥材共同發揮其功效對臨床治療肝郁患者效果十分明顯。從本次研究所得結果可知:就兩組患者治療前中醫證候分數之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后中醫證候分數之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其次,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0.00%,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0%,相比之下,前者明顯低于后者,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總而言之,對肝氣郁結型郁證患者開展中醫結合情志調理辨證進行治療,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十分明顯,不但可以減少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還可以改善患者的中醫證候分數,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福勇,任吉香.中醫結合情志調理辨證治療肝氣郁結型郁證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440(19):44-45.
[2] 張志剛,劉春濤,陳程.自擬養血寧心湯加減聯合中醫心理情志調養對肝氣郁結型失眠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3):126-127.
[3] 詹向紅,趙紫薇,關徐濤,等.肝氣郁結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應激相關激素水平的變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6):1371-1374.
[4] 許英.中西醫結合治療肝氣郁結型腦卒中后抑郁癥的臨床觀察[J].醫藥界,2019,123(4):1.
[5] 王貴賢,常麥會,李慶麗,等.舒肝顆粒治療圍絕經期肝郁氣滯型抑郁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25(6):122-127.
[6] 李生菊,葛鑫宇,王璐潔,等.度洛西汀聯合解郁丸配合心理干預治療肝氣郁結型抑郁癥的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15(5):16-19,24.
[7] 曲淼,孫文軍,徐向青,等.益腎調氣法治療腎虛肝郁型抑郁癥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9,14(7):1710-1713,1718.
[8] 翟成瑾,曲淼,許芳,等.疏肝活血方治療肝郁血瘀型輕中度抑郁癥的效果觀察[J].北京中醫藥,2020,39(5):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