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
【摘 要】 身體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體力量,因此需要重視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與提高。小學體育是強化學生體能的主要途徑,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文就人教版小學體育課堂開展了教學活動進行探究,以期提升小學體育實踐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學體育? 實踐教學? 課堂效果
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理念全面貫徹開來,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小學教師要全面考慮如何結合當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效落實小學體育實踐教學活動的問題。基于此,首先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現狀進行了闡述,重點就如何開展實踐教學進行了分析,以期為當前體育教學活動提供一些參考。
一、小學體育實踐教學現狀
雖然教師已經充分意識到小學體育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對教育改革的要求沒有深入地理解、教材沒有深入探究、教學目標沒有明確,同時教學方法的選擇也相對較為單一,本應極具吸引力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價值沒有得到有效地發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學體育課堂實踐教學功能的發揮,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沒有得到有效地提升。總之,教學效率與預期教學效果之間存在明顯差距,基于當前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現狀與不足,需要針對性地探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策略,提升小學體育實踐教學的效果,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小學體育實踐教學設計
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為實踐教學設計、具體環節的組織提供了改進的方向。基于這些現狀探究構建極具特色的體育課堂,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師需要考慮與解決的重點問題,以期促進小學體育實踐教學活動的全面展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明確教育目標,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教學目標是否科學有效,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否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旺盛的精力,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就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結合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來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體育項目與拓展活動,實現學生健康發展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小學三年級體育有關“單跳雙落”這一教學內容展開教學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結合教材與課堂標準深入地挖掘教學目標,然后設計教學方案。充分考慮三年級學生的發展需求與身心特點,對“單跳雙落”這一動作進行講解,然后制定一些極具趣味性活動的“單腳跳游戲”,將班級同學分成兩組,組織對抗性比賽,一方面可以對這一動作進行練習,另一方面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鍛煉了體能與身體協調能力,體現了“體育實踐教學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二)豐富實踐活動形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思想越來越活躍,執行力強,如果能夠充分地利用好學生這一特征,有利于促進小學體育實踐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可以基于小學生成長的不同階段,全面深入地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來設計不同形式的體育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促進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例如:在進行人教版有關跳躍課堂時,就可以結合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發展特點,設計“袋鼠游戲”,對跳躍的基本動作進行教學后,組織學生模仿單腳、雙腳跳躍,讓學生充分感知前腳落地的動作,熟練地進行單腳與雙腳轉變方法以及跳躍姿勢。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掌握程度,適當地增加難度或制定獎懲制度,來調動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鍛煉身體,形成規則意識等。
(三)創設體育課堂環境,構建融洽的體育師生關系
對于課堂教學活動來說,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課程教學的開展,學生參與課程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很多教師在總結課程教學經驗時提出,構建良好課堂環境對教學效果的重要性,因此在實踐課堂教學時,可以創設具有良好氛圍、融洽師生關系的環境,來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其中多媒體是新時代發展的產物,在現有體育設施的基礎上融入多媒體教學資源,來構建極具現代化特色的實踐教學環境。發揮多媒體技術本身具有的交互性特征,對教學內容進行實時控制,及時地與學生進行互動。結合學生的反饋來控制講課的進度,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地位。例如:在進行《跨越式跳高》教學時,采用多媒體技術對跳高的動作進行播放,可以通過慢動作、動作定格或者反復播放的不同形式,讓學生充分感知其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此外也可以展示錯誤動作,通過正確與錯誤動作的對比,讓學生引以為戒,更好地理解跳高動作技巧。由此可見,傳統的通過教師示范的方法,是無法進行動作的慢放與分解的,多媒體的運用讓學生更加細致地觀察與理解,幫助學生建立了清晰的表象,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
結語:
總之,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面推進與落實,要求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體育課堂要遵循“健康教學活動是第一位”的原則,要求基于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完善,幫助學生培養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為今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侯春榮.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1):85-86.
[2] 周寒寒.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教學管理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20(11):13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