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航海類學生的教育實際出發,以航運史與“四史”教育的有機結合,讓藍色與紅色教育路徑充分共通。通過分析為誰而培養航海人,培養怎樣的航海人,如何培養航海人明確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的有效路徑,并根據實際工作案例得到工作啟示。
關鍵詞:航海類;“四史”教育;實踐
引言
用好紅色教育資源,講好中國故事。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黨中央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各地高校更是以最昂揚的姿態結合“四史”學習,教育新時代青年應賡續紅色血脈。航海類院校學生從步入校園的那一刻起,就喚醒了藍色基因,學習紅色歷史過程中也更具專業特色。回顧中國的航運事業篳路藍縷,從晚清的閉關鎖國、海權淪喪,到新中國航運事業的蓬勃發展,航運業的發展見證了我們黨和國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奮斗史。
1堅定航運初心,是航運強國的根本基礎
1.1航運歷史與祖國發展息息相關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一位出任外洋輪船長陳干青,堅守中華民族不朽氣節;到毅然起義投身新中國建設的方枕流,彰顯航海人反抗壓迫的不屈精神;敢為人先開啟改革開放中美航線的貝漢廷,凸顯開拓進取的航海擔當;再到新時代背景下的“一帶一路”倡議,肩負謀大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理想。一代一代的航海人在不同時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訴說著愛國情懷,中國的航運發展史,體現著中國發展的風雨歷程。
1.2航運事業與祖國命運呼吸與共
當前,我國正處在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建設海運強國是實施交通強國戰略的排頭兵,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組成和標志。我們要心懷“海洋強國”、“航運強國”的偉大夢想,秉承老一輩航海家的紅色血脈和藍色基因,弘揚航海人的堅定信念,傳承航海人的優良傳統,堅守航海人的初心使命,努力推動祖國航運事業航穩致遠、一路向前。
2將“四史”學習融入航運專業教育是必然要求
2.1為誰培養航海人
如今“90”“00”后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都生活在物質豐富的現代化社會之中,在受到信息大爆炸的現實情況下,對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沖擊。如何能夠讓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歷史傳統和精神得以繼承和延續,如何能夠讓黨的教育能夠在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成為主要課題。我們通過“四史”教育引導始終都要秉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原則,努力實現航海人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2培養怎樣的航海人
“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由此可見航運強國對我國未來發展進步的深刻影響。作為航海類高校,需要立足“兩個一百年”交匯的歷史期,把握機遇期,培養擁有國際視野和擁有歷史觀的紅色航海人。而航海人作為航運強國建設中的智慧貢獻者和支撐者,不能成為建設過程中的旁觀者,而應主動成為參與者。造就航運界的精英、成為強國建設的棟梁,矢志不渝為海運強國、海洋強國而服務。
2.3怎樣培養航海人
學史方知來時路,學史可知前行路,學史能明真理正義,學史方知無論前路漫漫,也始終能堅定信心與目標。對理想信念的培養需要將歷史與實踐有效結合,航海人擁有敢于拼搏,同舟共濟,艱苦卓絕的“藍色”基因。結合“四史”教育再將紅色血液注入,更能讓航海人把定航向,不忘初心,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3“四史”教育與航海類學生教育實踐結合案例
3.1三分鐘隊列前黨史演講
引導航海類學生學習“四史”在日常,借力航海類半軍事管理實際提供“每日演講”展示窗口。為將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深入日常管理,結合半軍事管理特色,依托學生黨支部工作開展三分鐘隊前演講的教育活動,努力實現基層黨組織黨政管理一體化建設。
隊前演講緊密圍繞專題學習內容及計劃,啟動“一日一生一演講”的模式,有條理、系統性地完成學習內容。子啊執行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學習準備充分,內容準備詳實,演講政治方向準確,理解層次有高度;學生演講前指導教師提供理論指導,書籍資料支撐,嚴控歷史真實性與準確性要求,避免歷史虛無主義。
3.2“藍色“、”紅色”主線實踐教育
以“立足校園,服務社會”為理念,從“紅色”、“藍色”兩條工作主線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教育有效結合,使航海類學生真正意識到要應國家之需而謀劃未來職業,做有眼界,有目標的航運新人。
在“藍色”主線教育活動中,與全國、交通部優秀黨員獲得者座談,參觀“海巡01”、“雪龍”號。“紅色”主線教育活動中,一同瞻仰中共一大會址;緬懷四行倉庫“八百壯士”;重游南湖紅船,尋訪建黨百年初心;走進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奠大屠殺死難者。在走訪老一輩航海人、老黨員過程中,共同追憶往昔,回顧入黨初心,分享黨員故事。通過多種類型的實踐教育活動,在“四史”學習中真正讓學生“走出去”,加深了對“四史”學習的實效。
4經驗與啟示
1)在日常黨日活動中,充分利用學習黨領導人民一步步前進的歷史經驗積極調動黨員及群眾跟緊支部的各項活動。使支部成員有初代中國共產黨人主動擔當挽救民族危亡重任一樣的情懷;在如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中,敢于承擔責任使命,黨支部內的成員能夠用于擔當重任;激發黨員敢于嘗試探索,敢于試錯的精神結合實際開展合適的活動,以起到最合適的教育效果。
2)緊密將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相結合,把被動學習枯燥的書本內容,變為學生直觀主動地進行沉浸式學習。通過實踐性教育能夠更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且記憶性更加強。
3)通過開展三分鐘演講活動,每天調動學生通過學習而講述“四史”故事,通過讀書落實學習細化和準確性,通過宣講將“四史”故事傳播出去。在以點帶面的機制下,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許立榮.堅守航海人初心共筑航運強國夢[N].學習時報,2019-07-26(001).
[2]李江櫟.“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考[J].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24(04):70-73.
[3]陳旭.深刻領悟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N].兵團日報(漢),2021-05-10(006).
作者簡介:劉帥臣,1993.02,男,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