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貴州師范大學輔導員宣講團和優秀學生宣講團以輔導員和優秀學生為骨干力量,圍繞黨和國家時事政策,緊密結合學生成長發展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采取面對面宣講與新媒體線上宣講相結合的方式,切實提高輔導員理論宣講水平,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細化水平,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學習相結合,培養又紅又專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輔導員宣講團;朋輩理論宣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朋輩理論宣講是對高校思政課堂、課堂思政之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有力補充,在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政治素養等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如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思想理論的涵養,并進一步指導其自身的理論實踐。如何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和“課堂”下的實踐相結合,如何利用好“課堂”之外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一、“朋輩理論宣講”的精準思政教育模式的意義
(一)有助于黨的思想政策方略的精準傳達。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學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實施陣地,更要與時俱進,積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朋輩理論宣講”正是這樣的平臺,宣講老師和學生在專家的指導下,率先研學黨的最新理論政策,結合省情校情,以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精準傳達。
(二)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朋輩理論宣講”是以高校輔導員和優秀學生為主體,向學生黨支部、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普通同學層層宣講的方式來宣傳和傳播黨的路線政策方略的宣講方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期間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樹人目標實現和發展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保障。基于“朋輩理論宣講”的精準思政教育模式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精準思政是對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新要求的積極回應。所謂精準思政,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基礎上,以推動現實的生命個體成長為目標,以具體問題為著力點,系統性、針對性地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
(三)有助于提高輔導員和學生參與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朋輩理論宣講將輔導員和學生的角色從坐在臺下的受眾轉變為站在臺上的宣講者。“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宣講者要在理論宣講中收獲良好效果,就必須拓展學習路徑,深挖宣講內容,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朋輩理論宣講有助于提高輔導員和學生參與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輔導員和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階段是自我教育,最終形態是自我認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歸根到底取決于自我認知結果和自我教育效果。
貴州師范大學輔導員宣講團和優秀學生宣講團自2017年成立以來,在校黨委和學工部的指導下,在輔導員和本科生中選撥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理論知識扎實、善于表達的骨干力量,在每年的入學典禮、軍訓期間、畢業典禮等學生重要時間節點,圍繞黨和國家時事政策,緊密結合學生成長發展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引領全校學生關注時事熱點、關心國家大事。
(一)精準把握宣講目的,立德樹人。
思想政治工作規律要求堅持真理性和價值性的統一,即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要求堅持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統一,即培育家國情懷。“朋輩宣講”實際上就是要發揮輔導員和優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價值觀的輸出,推動高校“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一是學校聘請專家為宣講團成員定期培訓,提高宣講團成員的政治素養;二是宣講稿確定定稿前,由專家進行把關,發揮政治導向。因此,“朋輩宣講”起的是“自我教育”和“講學互促”的作用,既培養了一批政治素質過硬、理論基礎扎實的“宣講人”,也可以通過宣講進一步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引導青年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二)精準把握時間節點,緊跟時事。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充分貫徹,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彰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緊扣社會熱點和國家形勢,在實踐中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想精髓,在學習領悟中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在理論宣講中緊跟時代步伐。
(三)精準把握宣講內容,專家把關。
宣講本身就是一次針對輔導員和優秀學生的理論再提升。宣講任務確定后,宣講團成員需要就時事熱點進行深入研討,查找相關資料;需要在專家的指導下,對時事熱點進行梳理總結,厘清宣講內容之間的關系;需要數次打磨宣講題目和內容,確保宣講的理論深度和廣度。這樣的集體備課打磨內容,既激勵宣講者要真正弄懂弄通所講內容,對宣講者本身就是一次理論教育的洗禮,又鼓勵宣講者將思想政治教育與本專業相結合,從本專業的角度思考和解答本專業學生的思想困惑。
(四)精準把握受眾群體,緊貼學生。
毛澤東指出:“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否則就等于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這就要求宣講者備課要考慮到受眾感受、知識水平、認識層次,將“高大上”理論與“接地氣”的事例結合、將“國事”與“家事”互相聯系、將“書面語言”與“貼心叮嚀”相結合,用學生喜歡的語言表達出來。2021年,貴州師范大學優秀輔導員宣講團、龍文學子宣講團黨史宣講活動采取傳統面對面宣講與新媒體宣講相結合,以研學+宣講,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最終形成一系列短小精悍的宣講視頻,由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收到了良好反響,成為師大學子熱議的話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常做常新的工作,“朋輩理論宣講”是貴州師范大學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是精準思政教育模式下的實踐,對于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黨的最新理論政策,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堅定理想信念,起到了“播種機”的作用。
參考文獻:
李輝.精準思政:必要與可行[J]. 思想教育研究, 2020(6): 7-10.
任懷藝.朋輩浸潤宣講:高校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感和實效性的模式創新[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8(9): 3-18.
李輝.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個規律”的內在邏輯[J].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 2017(5):13-19.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貴州師范大學學生工作科研基金項目“以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動高校精準思政教育模式 ——以“朋輩宣講”為例”(項目編號:2020(01))成果。
作者簡介:張晶晶,1982年6月28日,女,漢族,山西汾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單位:貴州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