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楠
摘? 要:在體育運動學校中強化武術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能夠為國家培養出符合競技武術要求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還?能夠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優化體能訓練是提高武術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體育運動學校強化青少年體育訓練,一方面能夠提升武術教學質量,還能夠強化武術教學水平。但當前體能訓練在武術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將基于武術教學實踐,對體能訓練在武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其對策展開詳細研究。
關鍵詞:體能訓練;武術教學;對策研究
引言
體能訓練,顧名思義是指能夠激發學生體能的一系列訓練過程。學生體能又包括學生的力量與速度、肢體協調能力、柔韌性與靈敏度、耐力與抗壓性等各方面能力。學生具備較強的體能是之后任何體育活動展開的關鍵基礎。尤其是在武術學習過程中,教師注重培養青少年的體能訓練,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夠強化武術教學效果。體能訓練中的力量,速度與耐力訓練,是提高武術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所在。因此本文將從基于強化學生力量,耐力,速度,體能訓練出發,探討體能訓練在武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體能訓練在武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首先,體能訓練是展開武術教學的重要基礎。專家根據人體發展特點以及結構特點,將人的體能分為健康體能與競技體能兩個方面。健康體能是維持人們基礎生理活動的關鍵。因此,在武術教學過程中,確保學生具有健全的健康體能能夠為之后競技體能的提升乃至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只有當學生具備健康體能水平,教師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競技體能,從而循序漸進提高學生身體速度,力量,耐力等過程的同時,強化武術教學有效性。其次,強化體能訓練也是培養武術運動員的關鍵所在。只有當學生在體能訓練中具備較強的柔韌性、協調性,才能夠在之后復雜多變的武術訓練中展現其爆發力。
二、體能訓練在武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強化力量訓練,奠定武術教學基礎
由于體能訓練范圍涉及面過廣,武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首先明確體能訓練的核心內容及意義所在,才能夠在之后的武術教學過程中達成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在眾多體能訓練內容中強化力量訓練,能夠為之后的武術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在以往的武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一般只習慣于強調學生武術動作的規范性,而忽視了武術力量的要求。這就使得學生最后所呈現出的武術表演,無異于綿軟無力的廣播體操。此時武術教師在體能訓練中,強化學生的力量訓練,能夠為學生在武術演練過程中呈現出力量感與美感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教師在展開弓步沖拳武術動作教學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先進行相關力量訓練。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青蛙跳練習,在學生進行蹲跳的過程中加強對腿部力量的鍛煉。其次,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拳擊訓練。讓學生在打拳的過程中展現出非凡的持久力與爆發力,從而為之后的弓步沖拳奠定基礎。
(二)展開耐力訓練,提高武術教學效果
展開耐力訓練同樣也是提高武術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無論是武術教學,還是其他體育運動,耐力素質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武術教學中學生具備較強的耐力,能夠為之后難度較大的武術動作訓練提供基石。通過體能訓練增強學生耐力,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肌肉水平,另一方面還能夠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訓練學生耐力的過程,同樣也是鍛煉學生意志力的過程。學生在青少年階段,就培養起較強的意志力,能夠對其終身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教師在展開耐力訓練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身體客觀情況,切不可揠苗助長。教師只有因材施教,展開耐力訓練,才能夠在之后的武術教學過程中發揮出體能訓練的優勢。
例如教師在培養學生扎馬步的武術基本功時,就可以事先對學生展開耐力訓練。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推車游戲鍛煉自身耐力水平。小推車游戲的有效展開,需要教師首先將學生進行兩兩分組。然后再引導一名學生以俯臥撐姿勢支撐在地,另一名學生則抬起學生雙腳,模擬小推車行駛。最后教師在引導學生模擬小推車的前進過程以俯臥撐形式向前行進。通過這一游戲,學生手臂耐力得到有效鍛煉,其腹部與腿部力量也得到有效增強。學生手臂,腹部與腿部具有較強的耐力,能夠為之后扎馬步基本功的練習提供有效助力。
(三)增強速度訓練,達成武術教學目標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武術的精髓正在于快速靈敏。教師要想達成武術教學目標,還需要不斷增強學生速度訓練。為提高速度訓練的價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反應快以外,還要強調學生動作的標準性。只有當學生達成既準又快的體能訓練目標,才能夠為之后的各種武術學習提供幫助。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模擬起跑的形式,鍛煉其速度水平。還可以通過跳繩的方式,鍛煉其反應能力。當學生具備較強的反應力與較高的速度水平后,才能夠見招拆招,成為全面發展的武術人才。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體能訓練在武術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在加強學生體能訓練時,可以從加強學生速度,耐力,力量等三方面能力出發,循序漸進提升學生總體體能水平。在武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還要著眼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不斷鍛煉的過程中,逐漸成長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武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遠鋒,郭彩云.武術課程思政實施路徑研究[J].武術研究,2021,6(09):87-89.
[2]孫楠楠.武術教學與武術訓練關系論略——評《高校武術教學的多維度思考研究》[J].林產工業,2021,58(09):140.
[3]張碩.淺析“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為促進運動員競技能力發展的體能訓練思路[J].武術研究,2021,6(10):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