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耀軍
摘? 要:高中物理作為理科學習中一門重要科目,在高考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所以,重視物理教學,努力提升物理教學有效性也就成了一項重要教學內(nèi)容。相比于初中物理知識,高中物理無論是知識的廣度還是知識的難度,都有了明顯的加強,也間接提升了物理知識的邏輯性和知識性,這顯然給思維體系尚不成熟的學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甚至使其逐步產(chǎn)生了厭煩心理。本文以高中物理學科為論述對象,針對如何增強高中物理教學趣味性提出幾點淺薄的意見,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趣味性;高效課堂
高中物理是一門集邏輯性、規(guī)律性以及實踐性為一體的學科,科學嚴謹?shù)闹R特性必然會帶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為了提升物理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就必須結合物理的學科特性以及學生的心理特征,努力探尋兩者之間的契合點,全面構建趣味化物理課堂,從而有效激活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其可以帶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去。
一、引入小組合作,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式,其完全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對于釋放學生的天性,解放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有著積極地影響。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進行合作交流,從而為學生搭建一個獨立自主的學習空間,強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徹底釋放學生的自主性。
例如,在教學牛頓第一定律慣性的概念時,為了增強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教師就可以設計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結合學生近期的考試成績以及課堂狀態(tài),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按照4-6人為一組,并且給每個小組配置一個有責任心的組長;
(二)由每個小組組長組織小組成員,自主準備或制作實驗道具,如身邊隨處可用的橡皮、用廢紙紙張揉成團的紙團等等;
(三)在課桌的一頭擺放一本書籍,小組成員依次從另一頭滾動紙團,觀察紙團的運動軌跡,并且對照課本的概念,深度理解慣性的概念定義。
……
將課堂的主動權、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自主交流以及自主探究,自主探索知識的奧秘,解放了學生的天性,提升了課堂的自主性,自然也就提升了教學有效性。
二、借助信息科技,打造新穎物理課堂
近幾年,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yè)地位日益凸顯,這也預示了教育已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信息化教學。所以,筆者認為,物理教師應當深度挖掘信息技術的教育優(yōu)勢,賦予枯燥、單一的物理知識點一定的趣味性,為其披上生動、形象的外衣,巧妙構建趣味化、科技化物理教學課堂。
例如,在教學“摩擦力”這一概念時,由于該概念過于抽象,單純依靠教師“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去進行教授,很難讓全體學生快速掌握。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建議,在課前,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索相應的圖片、視頻,并且將其制作成課件,并且在實際課堂上,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
如播放冬奧會花樣滑冰比賽的一些集錦,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運動員的運動軌跡,并且著重觀察其腳下留下的冰痕,從而更生動的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定義。
又如,在教學“機械波的形成與傳播”相關知識點時,教師還可以利用Flash動畫每位學生生動演示其形成與傳播過程,強化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發(fā)掘其科學優(yōu)勢,并且將其巧妙融入物理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構建學生理想化的課堂氛圍,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三、制造思維障礙,理論與實踐結合
物理本身就是以實踐操作為內(nèi)核的學科,課本上的知識點是科學家經(jīng)過千百次的實驗所得出來的科學結論,這也充分揭示了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筆者建議教師可以充分結合物理知識的生活化特性,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多拋出一些學生熟悉的物理問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隨后,再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實踐探究性活動,自主解答心中的疑惑,在增強課堂趣味性的同時,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一舉兩得。
例如,在教學《自由落體運動》相關內(nèi)容時,課本中提到:在不考慮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在同一位置,同時拋出鐵球和木球,兩球同時落地。但是,在沒有學習自由落體運動之前,更多的學生選擇相信鐵球先落地。基于學生這一想法,筆者在實際教學中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埃菲爾鐵塔實驗告訴我們說,自由落體運動與物體的質(zhì)量沒有關系,但是生活中我們從同一地點、同時拋出兩個質(zhì)量不同的物體,確實也是質(zhì)量較重的那個先落地,這是為什么呢?
將這一問題拋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通過自主討論、自主交流以及自主實踐,仔細研究產(chǎn)生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讓他們自主探索,因為空氣阻力的存在,質(zhì)量較重的物體所受阻力相對較小,所以比質(zhì)量較輕的物體先落地。
巧妙發(fā)掘物理知識的生活特性,給學生的思維制造一定的麻煩,有效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自然也就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探索欲望,這也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總之,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有著積極地影響。因此,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師,應當明確自身教學職責,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職能,以實際物理教學內(nèi)容為核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全面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提升整體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A]. 李青云.2021年“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 2021
[2]基于信息化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分析[A]. 魯凡.2021年“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 2021
[3]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點滴思考[A]. 章杰.2021年“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