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云
摘要:如何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是當前班主任需要做好的一項課題研究工作,只有提高班級管理有效性才能引導小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班級生活中,也能在班級管理中讓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和生活觀念。新時期提出新的發展要求,班主任必須要運用全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生班級管理的質量,鼓勵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班級生活中。只有制定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案和實施計劃,班主任才能改變傳統的班集體管理狀態,利于小學生更好的參與到班級生活和課堂學習中。本文展開對新時期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探究。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策略
前言:新時期我國各行各業尋求多元發展模式,小學教育亦如此。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更新傳統教育管理模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使學生能夠獲得健康成長。要想達成這一教育目標,必須要采用良好有效的班級管理模式。教師可以應用符合新時期發展特色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方法,進一步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一、標注道德風尚,構筑融洽師生關系
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管理者,同時也是德育工作的組織者,所以在兩者結合的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思想意識的發展,也要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起到榜樣引領的作用,這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少,而且具有一定的模仿意識,班主任的行為容易影響學生。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語言,主動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切忌對學生任意辱罵,而要在民主、科學的管理模式下,讓自身的優秀行為成為指引小學生前進的動力。
師生關系是推動班級管理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班主任始終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層面,并著重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例如在主題班會活動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通過辯論、演講等形式,實現學生思想上的碰撞,衍生出更多全新的觀點。再者,班主任通過賞識教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例如在“每周之星”的評比活動中,表揚學習態度、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生,并給予他們精神、物質等方面的獎勵;對于遲到、擾亂紀律、衛生習慣差的學生,班主任與其進行面對面溝通,分析錯誤原因,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切忌一味批評和懲罰。從德育和班級管理的結合效果而言,班主任始終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小學生的成長和變化,當他們獲得一點兒進步的時候,也不要吝嗇表揚,要善于挖掘每位學生的優點,將其作為小學生奮斗和前進的不竭動力。
二、模范帶頭,培育良好班干部
在對小學生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效性,不僅要開展以上四個方面探索,同時也需要保障班級干部隊伍組建的合理性,培養小學生正確的生活觀念和學習意識。組建合理的班級干部能夠給班集體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也能通過發揮班級干部的表率作用,引導普通小學生參與到課程學習和班級建設中,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學習態度有利于各項課程教育工作的開展,這樣可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效率。
第一,班主任在進行班級干部選舉過程中必須堅持民主原則。在進行班級干部選擇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向全體班級學生進行班級干部選擇方案的講解,明確班級干部選舉的內容,流程以及需要關注的事項。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班級干部的選舉,現場進行唱票并在黑板上進行得票展示。這樣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意愿選擇班級干部,避免因為班主任自行決定而導致班級干部和普通學生之間關系不好的問題,以此有助于各項班級管理工作的落實和開展。同時,班主任也需要鼓勵班級干部做好表率作用,樹立積極向上、努力學習、幫助同學以及擁有高尚道德品質的形象,這樣利于其他學生更好的參與到班級建設中。
第二,班主任需要通過班會以及主題討論等方式培養小學生正確的生活觀念。基于小學生體現出的思維認知和課程基礎,班主任在對他們進行生活觀念和學習態度培養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民主討論或者是案例分析的方式進行,逐漸引導他們參與到班級討論中。例如組織班級學生開展小學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生活觀念的主題討論,通過主題討論的方式讓小學生對正確的生活觀念進行思考并表達自身的觀點。班主任可以圍繞學生們體現出的基礎和情感表達狀況進行針對性的引導,鼓勵他們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
三、加強師生互動溝通,尊重學生個性與自尊心
師生關系的平等性是保障二者溝通活動的合理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當前的溝通管理中,絕大多數班主任尚未摒棄高高在上的錯誤姿態,過于關注學生所犯的錯誤,不善于發現其閃光點,導致學生排斥或是抵觸班主任,不愿意與班主任進行交流溝通。
如,我班阿錦同學,熱衷于繪畫,經常在課堂上進行"創作"、筆者在知曉這個情況后,為了保護阿錦同學的興趣,沒有對其進行嚴厲批評,通過與其他同學的交流溝通,進一步了解其具體情況,隨后再采取針對性的溝通方式、基于保護學生個性,尊重學生,我單獨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對其內心的想法進行了解,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從心底認同班主任的說法,在不影響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上,發展自身特征。另外班主任在平等溝通中還需結合班級管理要求,針對學生年齡特征制定相應的管理計劃,同時為學生制定管理檔案,對其家庭環境、心理狀態、短板及特長進行了解。班主任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還可以充分借助線上平臺與書面活動組建學生檔案,通過檔案對學生的情感變化進行了解、分析并跟進有情況異常的學生,找到異常變化的原因,針對性地制定計劃,解決其困境。
四、加強關愛教育,給予學生恰當的鼓勵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如果班主任對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對小學生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當學生獲得老師的表揚時,學生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然后在課堂上努力學習。而且,如果學生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得到班主任的認可和表揚,他們也可以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適當表揚學生,并對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和支持,讓這些受到班主任表揚的學生做得更好,在課堂上也能及時帶動其他學生融入課堂,有效促進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
上課前,如果有同學沒有做好上課準備,班主任也不要急著批評同學,要找一些好的解決辦法。尤其是在課堂上,班主任應該對準備充分、上課坐端正的學生給予大力支持和表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激勵作用,讓學生積極表現自己,更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促進學生道德素養的提高。老師在表揚這些成績好的同學的同時,也可以給那些在課堂上開小差的同學起到帶頭作用,讓這些上課不專心的同學能夠專心學習。班主任通過這種賞識教育的方式不斷給予學生過多的表揚和鼓勵,從而促進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自信心,進一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讓他們在課堂上專心學習,有效促進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同時,也可以促進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有效融入德育理念,進一步提高德育教學的水平和能力。
結語: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應充分重視小學班級德育管理的方式,有效地將德育滲透到班級管理的各個方面,不斷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溝通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溝通在推行班級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在班級管理中實采用溝通藝術能顯著提升班級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宗政.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發展與創新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1):24.
[2]久西草.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優化[J].科普童話,2020(2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