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本文針對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存在的工作模式單一,頂崗實習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工作不夠精細,易忽視學生的心理困惑;工作制度不完善,家、校、企三方聯動不足;頂崗實習的準備工作不夠扎實等問題進行有效分析,提出從建立健全頂崗實習組織保障機制,優化頂崗實習制度,探索多方互動的頂崗實習學生的管理模式,科學構建頂崗實習評價保障機制,對學生進行適應教育等方面構建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管理互動協調機制。
【關鍵詞】高職院校 頂崗實習 日常管理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3-0168-02
“工學結合”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教學實踐是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之一。高職院校要求頂崗實習平均在6個月左右,個別院校和專業的頂崗實習時間長達1年。頂崗實習是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因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不在校內,多處于分散狀態,因此對頂崗實習學生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頂崗實習學生日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模式單一,頂崗實習的日常管理不到位
高職院校學生的頂崗實習,受制于經濟發展和校企合作程度的影響,每個企業接收的實習學生人數不多,因此,學生多處于分散狀態,學校無法派出足夠多的教師進駐企業對學生進行監管,另外,學校的班主任、輔導員習慣于校內的管理模式,同時還要承擔校內的教學任務,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對學生的實習進行全面的監控管理,這就導致對頂崗實習學生的日常管理監控不到位。
(二)工作不夠精細,易忽視學生的心理困惑
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一方面要服從企業的管理,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融入企業文化,另一方面還要服從學校的管理;一方面是職業人,另一方面又是學生,學生要同時接受學校和企業雙方的管理。學校是以教育為主,企業則有其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規范的工作流程,而這些制度和流程往往會和頂崗實習學生的直接利益掛鉤,部分學生難以接受企業的嚴格考核,導致部分學生的角色轉換困難,對部分人際交往能力弱和適應較慢的學生有一定的影響。
(三)工作制度不完善,家、校、企三方聯動不足
頂崗實習時間較長,學校與家長的有效溝通不足,家長不了解學生在企業的具體學習情況,不了解學校在整個過程中的參與情況,容易誤解學生已經就業,已不在學校學習,導致家長不支持學校的頂崗實習,這種負面情緒很容易傳導給學生,使學校的日常管理產生一定的阻力。同時學校和企業的聯動也不夠緊密,企業對學校的實踐教學方案、計劃和考核的參與不足,在接收學生實習實踐的時候也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往往根據企業的實際來安排學生的工作崗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崗不匹配、工作強度不同的現象。同時,企業在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的過程中也缺乏及時反饋,不能將學生實踐的表現全方位地向學校和家長反饋,信息溝通不暢,也影響了學生實習的效果。
(四)頂崗實習的準備工作不夠扎實
高職教育的特色是實踐教育,但頂崗實習與社會上的職業對接不夠理想,教材建設不能有效和企業對接,教學內容仍然和企業有一定的脫節,學生接受的教育教學內容不能很好地與企業實踐內容對接,教學的工作流程、工作規范缺乏系統科學的指導和行業的支持,未能及時將新工藝、新規范充實到教材內容,學生掌握的技能不能和企業有效打通,企業接納的頂崗實習學生的人數和崗位也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可能進入與自己專業不太匹配的崗位實習。由于實習準備不充分,導致實習低于學生的心理預期,影響實習的效果。
二、構建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管理互動協調機制
高職院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尤其是培養立足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并結合自身優勢培養專業化的技術人才。而頂崗實習作為職業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中之重,其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掌握先進技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一)建立健全頂崗實習組織保障機制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搞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遵從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機制,應構建基于產教融合模式的頂崗實習管理體系,明確頂崗實習各過程的任務,規范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提升頂崗實習效果。由學校統一牽頭,進一步拓寬企業合作種類和規模,深入了解企業發展動向和人才需求信息,優化課程設置加強校企對接。以新發展理念,推進“三教”改革,聘請企業、行業專業人才到校內指導實踐教學,聘請有經驗和責任心的企業工作人員擔任頂崗實習校外指導教師,打造專兼職結合的頂崗實習管理團隊,做好校內教材建設規劃,與企業接軌、與社會對接,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和實訓內容,將新工藝、新規范、新理念引入教材,以校企合作為突破點,加強教學過程實踐性和職業性,著重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組織上優化教學內容,解決頂崗實習學生專業和實習崗位匹配、技能達到或者基本達到實習單位要求,讓學生快速適應企業的工作模式,提高學生的獲得感。
(二)優化頂崗實習制度
高職院校以培養適應社會生產需要的一線人才為主要目標,在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學生、學校和實踐教學單位(企業)三個利益相關方。必須從制度保障上把學生、學校和實踐教學單位(企業)三方的義務和責任予以明確,以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從而使頂崗實習管理健康有序開展。學校應牽頭認真解讀國家法律法規并明確企業、學生和學校的管理職責。學院要求各專業要完善包括實習工作計劃/方案(含實施性計劃表)、崗前培訓、安全教育、教學大綱、指導手冊、實施方案、指導工作記錄等在內的各環節各項教學材料,做好實習安全教育和崗前培訓,做好實習前的動員。根據不同情況,各院系在學生實習前組織召開實習動員大會,公布實習計劃和實習要求,提醒學生注意人身安全、工作安全、財產安全,并告知學生家長,分配學生實習指導教師,組織學生簽訂學生實習安全協議和校企生三方協議,明確各自責任、權利和義務。用制度化的形式確保家、校、企聯動,從制度上保障學生利益,確保實習時效,特別要加強前期教育,通過主題班會、專題教育等形式讓學生對頂崗實習工作有全面的了解,避免抵觸、畏難情緒的出現。
(三)探索多方互動的頂崗實習學生的管理模式
實習指導教師、輔導員一定要做好學生頂崗實習教育的前置化,盡可能讓學生盡早了解實習的基本要求和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務,并對實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困難有基本的了解。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一定要加強和學生的有效溝通和交流。一是要記錄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工作情況,了解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水平,鼓勵學生認真學習,不斷提升技能水平。二是繼續加強日常管理,通過網絡、實地走訪等形式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狀態,特別是關鍵時間節點上如傳統節假日學生的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日常管理。三是要做好和企業、學生家長的溝通,及時反饋學生的問題和狀態,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四是要積極引導并堅持持續開展就業指導,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就業觀,為高質量就業做好前期準備。
(四)科學構建頂崗實習評價保障機制
對頂崗實習的教學效果、教師能力、管理過程等多方面進行周期性的考核,并根據考核評估結論對實習內容和方式予以有效的調整與完善,用有效的評價激勵參與頂崗實習管理各方積極投入精力參與日常管理,以保證頂崗實習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首先,考核學生就業質量,包括學生專業是否對口,學生的薪酬以及學生就業單位的規模等;其次,加大調研力度,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從業態度和勞動紀律進行有效監控,利用大數據實踐教學平臺,多渠道反饋學生的各種表現,盡可能地展現學生實習中的自畫像;再次,對企業導師和校內指導教師的工作進行考核反饋,教師的指導工作是否到位,是否完成頂崗實習的教學要求,是否督促學生完成應有的實踐內容,日常管理工作是否有針對性,都要納入考核;最后,要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對一些學生的異常表現要及時反饋,并及時溝通和調整,開展針對性的管理。
(五)對學生進行適應教育
高職院校要加強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引導學生合理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首先,要教育引導學生在思想觀念上適應社會發展趨勢。高職培養的是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學生要正確預期工作類型和工作環境,做好在生產一線工作的心理準備。比如,可以召開頂崗實習交流會,通過朋輩互動的方式,邀請高一屆學長介紹本專業的實習環境。其次,要充分認識頂崗實習和就業的關系,實習不等同于就業,但是實習是高質量就業的有效手段,一定不能急功近利,要做好從學生的身份到就業者的有序過渡。比如,可以召開校友見面會,邀請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校友講述自己的職業生涯,通過學習榜樣來認識頂崗實習的意義。最后,輔導員在日常生活中應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在競爭的環境中開展合作,如何在團隊中展現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的適應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競爭能力,以適應行業和崗位的需求。
總之,頂崗實習關系到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的重大問題,需要企業、社會、學校和家長多方的共同推進,特別是實習指導老師、輔導員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更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在實踐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創新和優化頂崗實習學生管理的方式方法,為高質量的頂崗實習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張黎.高等職業院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2]穆軍.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研究[J].廣西教育,2020(9).
[3]柴龍珍,周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難點透析及策略: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1).
[4]高圣涵,周振剛.高職院校學生實習期日常管理存在的問題研究:以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黑龍江科學,2021(1).
注:2018年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2018SZ052);2019年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192104)
【作者簡介】王 瑩(1981— ),男,碩士,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龔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