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臨空經濟、區域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2021-12-15 02:31:53陳冀偉
財會月刊·下半月 2021年12期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陳冀偉

【摘要】臨空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以航空樞紐為依托, 是實現區域協調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以2006 ~ 2018年我國各地區航空樞紐為研究對象, 實證分析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 結果表明: 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具有顯著的促進效應, 而且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流動是這一效應的關鍵作用機制。 拓展研究發現,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不會弱化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 東、中、西部地區的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不存在較大差異。 因此, 即使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甚至全球經濟大震蕩下, 我國各地區仍然可以通過大力發展臨空經濟推動區域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臨空經濟;區域創新;資本投入;勞動力流動;經濟政策不確定性;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20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1)24-0152-9

一、引言

縱觀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 以交通運輸為核心的技術革新和相關基礎設施產業的發展始終是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 世界經濟正迎來繼海運、河運、鐵路、公路之后的“第五沖擊波”, 臨空經濟在全球范圍內方興未艾, 并逐漸成為內陸經濟轉型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2013年3月, 國務院批復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 ~ 2025年)》, 這是我國首個國家級航空經濟港綜合實驗區, 標志著我國臨空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2015年6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發布《關于臨空經濟示范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 將臨空經濟區的發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截至2020年7月, 我國共有包括鄭州、大興、青島、重慶、上海、廣州、成都、長沙、貴陽、杭州、寧波、西安、南京、首都、長春、南寧等在內的16個臨空經濟示范區, 示范區以航空樞紐為依托, 旨在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速一體化戰略的新引擎。

相對于傳統運輸方式構成的經濟輻射圈, 臨空經濟依托于大型機場, 是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象征。 大力發展臨空經濟, 將復合型航空樞紐功能與區域經濟完全融合, 有助于打造現代服務業和高端技術業的產業集群, 提高我國的國際化和市場化程度。 同時, 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全球經濟大震蕩的時代背景下, 創新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也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必然要求。 2020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和科技創新的作用。 因此, 探討“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不僅是順應當前的時代潮流, 還是護航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騰飛的關鍵。 本文以2006 ~ 2018年我國各地區航空樞紐為研究對象, 基于資本投入機制和勞動力流動機制, 提出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正向和負向影響的競爭性假設, 通過構建臨空經濟發展程度指數, 研究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 進一步探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調節效應, 并對東、中、西部地區進行異質性檢驗。

本文可能的貢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以區域創新為落腳點考察臨空經濟的影響, 而這尚未引起學術界足夠的重視。 當前對臨空經濟的區域化研究還多集中在經濟增長層面, 但是經濟增長就一定是高質量的增長嗎? 顯然未必。 那么, 什么因素才會導致經濟的高質量增長? 2020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 創新是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因此把研究的落腳點聚焦于區域創新, 可為實現區域經濟的高質量增長指明方向。 ②拓展和深化了臨空經濟的理論框架。 目前學術界對臨空經濟的理論研究多集中在經濟增長[1-3] 、金融發展[4] 、國際貿易[5] 等層面, 本文將區域創新納入其中, 并通過資本投入機制的“擴散效應”和“虹吸效應”揭示了臨空經濟可能對區域創新存在正反兩方面的作用效果, 豐富和完善了相關領域的研究框架。 ③結合我國當前面臨的國內外政策和經濟局勢, 探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調節效應, 不僅巧妙地將區域經濟學與制度經濟學相結合, 還為政府和管理部門在不確定宏觀經濟背景下做出高質量的發展決策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 經濟發展也開始依靠創新驅動。 大量研究認為, 區域創新會受資本和勞動力“要素流動”的影響。 根據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流動是影響產出的兩大因素, 足夠的產出又會帶動區域創新[6] , 所以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流動是影響區域創新的間接因素。 同時, 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流動還會直接影響區域創新。 Romer[7] 認為勞動力和資本在區域間的自由流動可以加大知識在不同區域主體之間的交流深度、提高資本在區域研發過程中的利用效率, 實現空間層面的溢出; 溢出不僅為不同區域創新主體之間提供相互學習的機會, 還為相互模仿創造提供可能, 從而降低要素投入風險[8] 和創新成本[9] , 提高區域創新能力[10,11] , 使區域之間呈現創新協同發展的態勢。 而臨空經濟作為依托于大型機場的現代化經濟圈, 不僅為航空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模式, 還增強了以機場為核心面向周邊的輻射效應, 進一步提升了資本和勞動力流動的經濟帶動作用[12] , 因此臨空經濟應該會通過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流動兩大渠道影響區域創新。

(一)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存在資本投入機制

一方面, 資本投入會影響區域創新。 創新活動往往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等特征, 要想順利開展區域創新活動, 資本投入必不可少。 例如, 錢雪松等[13] 基于企業視角, 研究發現投入不足是阻礙創新的重要因素; 王群勇和陸鳳芝[14] 認為使生產要素從低生產率產業向高生產率產業流動, 可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拉動區域創新和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 依托于大型機場的臨空經濟會影響資本投入。 Aizenman和Kendall[15] 、Iriyama等[16] 、Hain等[17] 認為地理距離是影響區域投資的關鍵, 而高速、便捷的交通運輸工具又會從時間上縮短地理距離, 因此臨空經濟會影響區域投資。 但現有研究對臨空經濟影響區域投資的方向尚無定論[18] , 一部分學者支持“擴散效應”下的反向關系, 也有一部分學者支持“虹吸效應”下的正向關系。 “擴散效應”以新古典經濟學理論中的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為基礎, 認為發達地區的資本存量遠高于落后地區, 所以發達地區的資本邊際報酬更低; 當更便利的航空條件減小資本跨區域流動障礙時, 資本就會從邊際報酬低的地區流向邊際報酬高的地區, 也就意味著臨空經濟會使資本投入從發達地區流向落后地區。 “虹吸效應”則以規模報酬遞增為基礎, 認為發達地區由于市場規模較大, 更具規模優勢, 資本能夠在較大市場規模下獲得更高的回報率[19] ; 當更便利的航空條件減小資本跨區域流動障礙時, 資本就會從小市場規模地區流向大市場規模地區, 意味著臨空經濟會使資本投入從落后地區流向發達地區。 如果臨空經濟對區域資本投入的“擴散效應”大于“虹吸效應”, 那么臨空經濟發展程度高就會導致區域的資本流出; 反之, 如果臨空經濟對區域資本投入的“虹吸效應”大于“擴散效應”, 那么臨空經濟發展程度高就會導致區域的資本流入。 因此, 當“擴散效應”占優時, 臨空經濟會負向影響區域創新; 當“虹吸效應”占優時, 臨空經濟會正向影響區域創新。

(二)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存在勞動力流動機制

一方面, 勞動力流動會影響區域創新。 勞動力流動既包括短期流動, 又包括長期遷移, 前者是離開原地后短時間內又返回原居住地, 后者則意味著勞動力由遷出地到遷入地的永久性和長期性的改變。 二者對區域要素配置結構的影響并不相同, 短期流動強調勞動力在空間范圍內的流動, 增加區域間的互動與交流, 會導致技術外部性和知識溢出; 長期遷移強調作為生產要素投入, 造成區域和空間的重新分布和配置。 二者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機制大體接近, 都會使區域之間產生“經驗流”“知識流”和“技術流”, 加速經驗、知識、技術要素在空間上的交流和傳播, 為區域之間人才的相互學習提供可能, 引發知識和技術溢出, 帶動區域的技術創新[20,21] 。 另一方面, 依托于大型機場的臨空經濟是影響區域勞動力流動的重要因素, 可能會涉及區域之間勞動力分配的帕累托改進。 因為高速、高效的航空運輸方式導致時空壓縮和市場整合, 不僅使個人、家庭以及企業能夠做出提升自身效用的區位重新選擇[22] , 還可以提升企業中高學歷員工的占比[23] 、促進區域內部的人力資本流入[24] 。 因此, 臨空經濟會通過勞動力流動正向影響區域創新。

由此本文提出如下競爭性研究假設:

Ha: 臨空經濟會正向影響區域創新(促進效應假設)。

Hb: 臨空經濟會負向影響區域創新(抑制效應假設)。

三、研究設計

(一)變量設計及數據來源

本文以2006 ~ 2018年我國各地區航空樞紐為研究對象, 從國家知識產權局、交通運輸部、《城市統計年鑒》獲取文章所需要的全部數據, 整理和分析以下數據: 區域創新水平、臨空經濟發展程度、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流動中介變量、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調節變量以及控制變量; 剔除數據缺失的樣本, 最終得到1687個樣本觀測值。 由于不同區域之間的政府支持、專利保護、投資環境等存在差異, 為獲得更穩健的參數估計, 本文還在省級層面對樣本進行穩健性聚類分析。

1. 區域創新水平(patent)。 已有文獻主要采用專利數量作為區域創新水平的衡量指標[25] 。 專利數量包括專利申請數和授權數, 二者雖然都與專利相關, 但含義大相徑庭。 前者是被提交但尚未經相關行政機構審核的專利數量, 可以體現為區域對創新的熱情; 后者則是經相關行政機構評估確認之后的專利數量, 更多地表現為區域創新的成果, 正如Hall和Lerner[26] 所言, 專利授權更能體現出創新能力的產出。 基于研究內容以及現有文獻對區域創新能力的研究方法, 本文以專利授權數量作為核心被解釋變量衡量區域創新水平, 同時以專利申請數量作為替換被解釋變量的穩健性檢驗指標。 此外, 按照專利的構成, 可劃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本文為了深入探究何種專利更容易受臨空經濟發展程度的影響, 還分別對這三種專利類型進行研究。

2. 臨空經濟發展程度(trans)。 國內外早期文獻多用飛機起飛架次、旅客吞吐量或貨郵吞吐量作為臨空經濟發展程度的衡量指標, 但是這樣的衡量方法只涉及單一要素, 缺乏完整性和全局性, 容易導致關鍵變量的衡量偏誤和測量誤差, 從而降低因果效應估計的準確性。 近年來, 相關領域研究開始參考國際機場協會的統計方法, 把航空的整體工作量作為測度標準, 即: 1個航空工作量=1位旅客+0.1噸貨郵。 本文也借鑒這種衡量方法, 用交通運輸部每年發布的民航機場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計算航空工作量, 作為臨空經濟發展程度的代理變量。 計算公式如下:

航空工作量=旅客吞吐量(人次)+0.1×貨郵吞吐量(噸) (1)

3. 中介變量。 中介變量包括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流動。 其中, 資本投入數據來源于《城市統計年鑒》, 是“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加1的自然對數; 勞動力流動數據也來源于《城市統計年鑒》, 是“城市單位從業人員與私營個體從業人員人數”加1的自然對數。

4.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是在面對宏觀經濟波動情況下, 政府對政策工具組合及實施力度調整決策過程中伴隨的不可預測性、不透明性和模糊性[27] 。 借鑒現有文獻, 采用Huang和Luk[28] 、Baker等[29] 構建的中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作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衡量指標。 這兩類指數都以月度數據的形式呈現, 因此按照已有文獻[30,31] 的方法, 將同一年內12個月度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加總求均值, 作為年度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代理變量, 分別記為HLIndex和BBDIndex。 不同之處在于: Huang和Luk[28] 從中國大陸主流媒體中篩選出10家最具影響力的報紙, 抓取與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等字眼相關的文字; Baker等[29] 僅以中國香港《南華早報》提供的與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等字眼相關的信息為基礎, 構建中國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

5. 控制變量。 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 本文還選擇政府對區域的支持政策、區域對外開放程度、市場主體參與度、區域建設水平、人口規模、人力資本存量等控制變量, 對實證模型進行多元回歸, 旨在降低遺漏變量偏誤對因果效應識別的影響。 各控制變量的符號及定義如表1所示。

(二)模型構建

為檢驗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 本文設定如下實證回歸模型:

patenti,t=α0+α1transi,t+αiXi,t+Provincei+

Yeart+εi,t (2)

其中: i表示地區; t表示年份; patent代表區域創新; trans代表臨空經濟發展程度; X表示實證模型中一系列的控制變量; Province和Year分別表示區域和年份虛擬變量, 用以控制不隨時間和個體變化的固定效應; ε是模型的隨機擾動項。

除檢驗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影響的基準回歸模型外, 本文還探究了該因果效應的資本投入機制和勞動力流動機制。 考慮到Bullock等[32] 對中介效應的Sobel檢驗或Bootstrap置信區間法的質疑, 本文借鑒學術界通用的模型檢驗資本投入機制和勞動力流動機制:

channeli,t=β0+β1transi,t+βiXi,t+Provincei+

Yeart+μi,t ? ?(3)

其中, channel表示傳導機制, 即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流動。

在進一步檢驗中, 本文還結合我國當前經濟政策背景, 探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臨空經濟影響區域創新的調節效應, 并構建了如下計量模型:

patenti,t=γ0+γ1transi,t+γ2transi,t×EPUt+γiXi,t+

Provincei+Yeart+νi,t (4)

需要說明的是, 由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不隨個體變化, 其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會被時間固定效應所吸收。 因此, 本文借鑒劉貫春等[33] 的處理方法, 不將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作為一個單獨的變量納入計量模型中。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2為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 被解釋變量區域創新patent的均值為7.078, 中位數為7.009, 標準差是1.961, 基本接近正態分布。 解釋變量臨空經濟發展程度trans的均值為13.411, 最大值為18.433, 最小值為0, 說明我國臨空經濟發展程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臨空經濟港發展程度參差不齊。 這種發展模式符合一般性的區域發展規律, 由于區域發展具有溢出效應, 同一區域存在太多的大型臨空經濟港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因此大小臨空經濟港交錯出現, 以大拉小的臨空經濟發展模式可以使區域臨空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從而提高區域經濟的發展效率。 控制變量政府政策支持govb、對外開放程度fdib和市場主體投資bankb的均值都遠小于最大值, 說明影響區域創新發展的因素中, 與資本市場相關的部分尚未達到一般中等水平, 我國資本市場仍需不斷發展和完善; 城市建設水平found、城市人口規模people、人力資本存量college的均值都比較接近于最大值, 表明我國的基建、人口紅利以及人才培養等水平相對較高。

(二)相關性分析

表3為Pearson相關系數檢驗結果。 首先, 控制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在0.620以下, 未超過經驗臨界值0.8, 證明實證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其次, 區域創新patent與臨空經濟發展程度trans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595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 初步驗證了Ha(促進效應), 即臨空經濟發展程度與區域創新正相關。 但這種相關性一方面無法識別孰因孰果, 只能探討二者之間的相關關系, 而非因果關系; 另一方面不具有顯著的經濟含義, 還需要通過多元回歸分析進一步檢驗, 以減少遺漏變量導致的因果效應估計偏誤。

(三)回歸分析

表4為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影響的實證檢驗結果。 其中列(1)是因果效應的基準回歸, 列(2) ~ (4)是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各組成要素的回歸。 結果顯示, 從統計顯著性來看, 臨空經濟會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正向影響區域創新; 從經濟顯著性來看, 臨空經濟發展程度增加1個標準差, 區域創新將提高0.175個標準差, 高于經驗臨界值0.1, 說明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兼具統計上和經濟上的顯著性, 從而驗證了促進效應假設Ha。 此外, 臨空經濟對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也都存在正向影響, 而且對發明專利的正向影響大于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已有研究表明, 發明專利比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具有更高含金量[34] , 因此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對于區域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在當前我國發展新階段背景下, 社會、公眾以及政府都應當對此引起足夠重視。

(四)穩健性檢驗

為驗證實證結論的可靠性, 本文采用三種方法進行穩健性檢驗: 替換解釋變量; 替換被解釋變量; 同時替換解釋和被解釋變量。 首先, 把“臨空經濟發展程度”連續變量替換為“是否存在大型臨空經濟”0-1變量, 根據2015年《關于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臨空經濟示范區的設定標準, 選取機場客流量在1000萬人次以上或貨運量在10萬噸以上的五個空港城市(三亞、深圳、廈門、青島、大連)以及我國32個大陸省會、自治區及直轄市城市作為大型臨空經濟港, 取值為1, 否則取值為0。 其次, 把區域創新的衡量指標“專利授權量”替換為“專利申請量”。 最后, 同時替換區域創新和臨空經濟變量。 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 不難發現, 無論是只替換解釋變量, 還是被解釋變量, 抑或是同時替換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 臨空經濟對區域發展都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 而且臨空經濟對發明專利的影響都大于對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影響, 與實證研究保持一致, 驗證了實證結論的可靠性。

(五)內生性檢驗

本文要探究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因果效應, 就需要排除區域創新對臨空經濟反向因果效應的可能性。 那么, 區域創新是否會反向影響臨空經濟呢? 答案是有可能。 區域創新水平較高的地區往往擁有較強的資源配置能力和獲得較大的政府支持力度, 經濟更發達、人均工資更高、就業機會也更多, 因此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勞動力, 增加勞動力和臨空專業人才的流入, 提高區域的產出水平和業務量。 這樣一來, 不僅區域的臨空貨運噸量和臨空運輸人次增加, 臨空相關的專業儲備人才也會增多, 臨空經濟發展水平就會提高。 為了緩解由反向因果導致的內生性估計偏誤, 本文采用工具變量法進行內生性檢驗。 對于工具變量的選取, 借鑒微觀經濟學常用的“可比法”。 具體而言, 根據東中西部和南北方區域, 把中國大陸劃分為“六宮格”, 即東北、東南、中北、中南、西北、西南, 以同“宮格”內其他區域的臨空經濟發展程度均值trans_mean作為工具變量。 該工具變量與臨空經濟發展程度相關, 又與區域創新不直接相關。 一方面, 由于航空運輸的替代效應和臨空經濟的輻射效應, 同一“宮格”內的臨空經濟發展程度存在相關性; 另一方面, 由于區域創新主要取決于地方的政府支持、金融支持、法制保護等的支持程度, 與其他區域的臨空經濟不存在直接的、必然的聯系。 檢驗結果如表6所示。 第一階段回歸結果顯示, trans_mean與trans顯著負相關, 說明區域之間的航空運輸存在替代效應和競爭關系; 第二階段回歸結果顯示, trans對區域創新的影響顯著為正, 與實證結論一致, 說明在修正了反向因果可能導致的內生性問題后, 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因果效應依然存在, 而且從系數大小來看, 二者也不存在太大的差異, 說明本文發現的因果關系確實存在, 對因果效應的估計也不存在明顯的偏差。 此外, 識別不足檢驗和弱工具變量檢驗結果表明, 本文對工具變量的選取較為合理。

五、進一步檢驗

(一)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機制

根據本文理論分析, 資本投入機制中的“擴散效應”和“虹吸效應”會分別導致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負向和正向影響, 勞動力流動機制會導致正向影響。 那么, 基準回歸結果中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正向影響, 究竟是由于資本投入的“虹吸效應”與勞動力流動機制的疊加效果, 還是由于勞動力流動機制效果強于資本投入的“擴散效應”?為探究其中原因, 本文對臨空經濟影響區域創新的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流動的機制進行檢驗, 結果如表7所示。 其中, 列(1)、(2)是資本投入機制檢驗, 列(3)、(4)是勞動力流動機制檢驗。 結果顯示, 無論使用“臨空經濟發展程度”連續變量, 還是使用“是否存在大型臨空經濟”0-1變量, 臨空經濟對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流動都存在顯著正向影響, 驗證了資本投入的“虹吸效應”與勞動力流動機制的疊加效果, 以及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因果效應。

(二)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調節效應

近年來, 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加劇了我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 在這種情況下, 臨空經濟還能否對區域創新產生積極效應? 表8是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臨空經濟影響區域創新的調節效應檢驗。 列(1)用Huang和Luk[8] 研發的指數HLIndex、列(2)用Baker等[29] 研發的指數BBDIndex作為我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代理變量, 結果顯示, 無論采用何種指數,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都不會弱化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因果效應。 由此說明即便是在宏觀經濟波動時期, 大力發展和支持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仍具有重大意義。

(三)東中西部地區的異質性檢驗

按照中國大陸的東、中、西部地區劃分, 本文將樣本分為三部分進行異質性檢驗。 如表9所示, 其中Panel A的列(1) ~ (3)分別是東、中、西部各地區中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 Panel B試圖通過列(1) ~ (3)資本投入機制和列(4) ~ (6)勞動力流動機制分析東、中、西部各地區中的影響差異。 Panel A的結果顯示, 東、中、西部的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都存在顯著正向影響, 但是地區之間的影響幅度并不存在明顯差異。 這似乎與經濟學直覺相悖。 基于直覺, 東部地區應該是三大地區中最發達的, 西部地區應該是最落后的, 東部地區無論是引進勞動力還是資本的能力都理應是最強的, 為什么三個地區的因果效應卻不存在顯著差異?

本文試圖通過Panel B的機制分析來尋求答案。 首先, 從資本投入來看, 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臨空經濟對資本投入的影響系數基本相當且顯著, 但中部地區不顯著。 這說明近年來的西部開發、扶貧幫貧、脫貧攻堅等政策的效果都開始顯現, 增加了西部地區的資本投入, 進而帶動整體區域的發展水平和創新能力提升。 其次, 從勞動力流動來看, 東部地區的臨空經濟對勞動力的影響系數為0.134, 高于西部地區的0.074以及中部地區的0.035, 這一點與人力資本的流動方向直覺一致, 中國多數勞動力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 這會提高東部地區的區域創新能力。 綜合來看, 東、中、西部的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不存在明顯差異, 部分原因是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因此預期2021年兩會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又會進一步縮小不同地理格局下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差距。

六、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以2006 ~ 2018年我國各地區航空樞紐為研究對象, 探索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 研究發現, 臨空經濟會顯著提高區域的創新水平; 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存在資本投入機制和勞動力流動機制; 國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并不會弱化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促進效應; 中國東、中、西部地區的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影響不存在明顯差異。

基于以上機理和經驗分析, 結合我國當前臨空經濟及空港城市的發展狀況, 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第一, 大力推動臨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 我國應當結合各地區的區位優勢, 建設高質量的國家級臨空經濟區, 并在國家政策支持下, 以“點”帶“面”, 以大型機場為核心向周邊輻射, 帶動區域內的經濟發展, 推動臨空經濟港與港之間的高效率和高質量聯動。 第二, 加大臨空經濟與區域勞動力和資本的結合力度。 人才和資本是區域發展和創新必不可少的關鍵要素, 通過臨空經濟聯結區域之間的生產要素, 提高區域生產要素的配合度和利用率, 對于高效發揮臨空經濟對區域創新的促進效用至關重要。 第三, 積極引進和培養臨空經濟建設人才、提升資本的價值創造能力。 相較于發達國家, 我國臨空經濟起步較晚, 臨空行業專業人才更是嚴重缺失, 因此各區域應當根據各自的發展現狀, 從供求結構、人才政策、培養模式等方面制定人才引進與培養規劃。 同時還要注重資本要素與其他要素之間的協調發展, 培育和健全資本要素中最薄弱的部分, 加速實現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強化資本對區域協同創新和價值創造的提升能力。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1] 高友才,何弢.臨空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影響研究[ J].經濟經緯,2020(7):20 ~ 27.

[2] Mosbah S.,Ryerson M.. Can US Metropolitan Areas Use Large Commercial Airports as Tools to Bolster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J].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2016(3):317 ~ 333.

[3] Sheard N.. Airport Size and Urban Growth[ J].Economica,2019(342):300 ~ 335.

[4] 劉霞,孟雪珂.臨空經濟對區域金融影響的差異分析[ J].華東經濟管理,2018(8):72 ~ 79.

[5] 李秀香.建設臨空經濟區,促進貿易新增長[ J].國際貿易,2012(3):25 ~ 28.

[6] 王宏智,孫金俊.基于改進C-D生產函數模型的中國科技創新水平評價[ J].統計與決策,2020(18):73 ~ 76.

[7] 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5):1002 ~ 1037.

[8] 龍玉,趙海龍,張新德,李曜.時空壓縮下的風險投資——高鐵通車與風險投資區域變化[ J].經濟研究,2017(4):195 ~ 208.

[9] Donaldson D., Hornbeck R.. Railroads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A "Market Access" Approach[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6(2):799 ~ 858.

[10] 卞元超,吳利華,白俊紅.高鐵開通是否促進了區域創新[ J].金融研究,2019(6):132 ~ 149.

[11] 王春楊,蘭宗敏,張超,侯新爍.高鐵建設、人力資本遷移與區域創新[ J].中國工業經濟,2020(12):102 ~ 120.

[12] 同世隆,趙守國,王晗.高鐵開通與外資風險投資流入:基于中國城市面板數據[ J].中國軟科學,2021(1):32 ~ 43.

[13] 錢雪松,丁滋芳,陳琳琳.緩解融資約束促進了企業創新嗎?——基于中國《物權法》自然實驗的經驗證據[ J].經濟科學,2021(1):96 ~ 108.

[14] 王群勇,陸鳳芝.高鐵開通的經濟效應:“減排”與“增效”[ J].統計研究,2021(2):29 ~ 44.

[15] Aizenman J.,Kendall J..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J].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2012(5):488 ~ 511.

[16] Iriyama A., Li Y., Madhavan R.. Spiky Globaliz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s: The Influence of Prior Human Networks[ 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10(2):128 ~ 145.

[17] Hain D., Johan S., Wang D.. Determinants of Cross-Border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s in Emerging and Developed Economies: The Effects of Rel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Trust[ 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6(4):743 ~ 764.

[18] 馬光榮,程小萌,楊恩艷.交通基礎設施如何促進資本流動——基于高鐵開通和上市公司異地投資的研究[ J].中國工業經濟,2020(6):5 ~ 23.

[19] Helpman E., Krugman P.. Market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85.

[20] Bosetti V., Cattaneo C., Verdolini E.. Migration of Skilled Workers and Innovation: A European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5(2):311 ~ 322.

[21] Fassio C., Montobbio F., Venturini A.. Skilled Mig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European Industries[ J].Research Policy,2019(3):706 ~ 718.

[22] 董艷梅,朱英明.高鐵建設能否重塑中國的經濟空間布局——基于就業工資和經濟增長的區域異質性視角[ J].中國工業經濟,2016(10):92 ~ 108.

[23] 吉赟,楊青.高鐵開通能否促進企業創新:基于準自然實驗的研究[ J].世界經濟,2020(2):147 ~ 166.

[24] 楊金玉,羅勇根.高鐵開通的人力資本配置效應——基于專利發明人流動的視角[ J].經濟科學,2019(6):92 ~ 103.

[25] 金永紅,汪巍,奚玉芹.風險投資網絡與區域創新能力研究[ J].軟科學,2020(11):33 ~ 39.

[26] Hall B., Lerner J.. The Financing of R&D and Innovation.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Z].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0.

[27] Gulen H., Ion M.. Policy Uncertainty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6(3):523 ~ 564.

[28] Huang Y., Luk P.. Measuring Economics Policy Uncertainty in China[ J].China Economic Review,2020(59):101367.

[29 ]Baker S. R., Bloom N., Davis S. J.. Measuring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6(131):1593 ~ 1636.

[30] 黃燦,俞勇,鄭鴻.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并購:中國的邏輯[ J].財貿經濟,2020(8):95 ~ 109.

[31] 袁寶龍,李琛.創新驅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調節效應[ J].宏觀質量研究,2021(1):45 ~ 57.

[32] Bullock J. G., Green D. P., Ha S. E.. Yes, But What's the Mechanism?[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4):550 ~ 558.

[33] 劉貫春,段玉柱,劉媛媛.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資產可逆性與固定資產投資[ J].經濟研究,2019(8):53 ~ 70.

[34] 嚴成樑,沈超.知識生產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包含知識存量框架的分析[ J].經濟科學,2011(3):46 ~ 56.

猜你喜歡
高質量發展
關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中國市場(2018年18期)2018-06-13 05:41:22
加快建設適應與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工業經濟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加快發展現代種植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大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完善制度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北方經濟(2018年3期)2018-04-08 07:36:16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亚洲一区免费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在线看AV天堂|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91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激情综合网址| a级毛片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一区| 色综合天天操|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久久先锋资源|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夜夜爽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亚洲欧美h| 91视频精品| 熟妇无码人妻|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91av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成人福利在线看|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