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中圖分類號:G823.3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0-066-01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因子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以多元反饋在跳遠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與歸納多元反饋在跳遠教學中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具體為通過對多元反饋應用于跳遠課程的實踐進行探討,論證多元反饋教學法在跳遠基本技術教學當中所起到的促進作用,以探究提高跳遠基本技術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
關鍵詞 ?多元反饋教學法 ?跳遠 ?教學 ?應用研究
一、前言
跳遠是一項比較復雜的速度力量類項目,它的完整動作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部分組成。其技術的完成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通過快速有力的起跳并與騰空動作有機結合,從而獲得最遠的拋射距離。它是一項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的運動項目,初學者要想完成跳遠技術,需要動用全身肌肉,保持放松和協調用力,這些都對學生的速度素質以及力量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跳遠作為一種普及性較不廣泛的運動項目,對大多數非體育專業的學生而言是一項比較陌生的項目。因此,如何促進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掌握跳遠技術就成為體育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元反饋教學法逐漸應用于體育教學之中。多元反饋是以反饋原理為基礎,同時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控制技術和系統技術將動作反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師生之間對教學信息的相互傳遞,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積極意義。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小視頻對優秀運動員的動作技術進行直觀展示,再對視頻中復雜的技術動作進行畫面定格,慢放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多角度的反饋,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建立更加清晰的動作表象,更及時地了解自身動作的不足和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另外,多元反饋的教學方法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通過對反饋信息的分析與總結,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后身體指標測試結果對比分析
根據表1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后身體指標測試數據可以看出,在對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50米跑均值標準誤差對比中,實驗班的平均值為8.1417秒,對照班為8.6750秒,實驗班50米跑平均成績比對照班50米跑平均成績快0.5333秒;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800米跑均值標準誤差對比中,實驗班的平均值為214.8333秒,對照班為240.5000秒,實驗班800米跑平均成績比對照班800米跑平均成績快25.6667秒;在實驗班與對照班立定跳遠的均值標準誤差對比中,實驗班的平均值為189.7917厘米,對照班為178.3750厘米,實驗班立定跳遠平均成績比對照班立定跳遠平均成績遠11.4167厘米。由此可以看出,實驗班的平均成績整體優于對照班。同時,從獨立性樣本T檢驗可知,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后身體指標測試數據P小于0.05,表明實驗班和對照班身體測試指標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
綜上分析,實驗班和對照班測得各項均值標準誤差,均產生了正向提升且具有明顯的顯著性差異。如此充分表明運用多元反饋教授的實驗班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優于運用傳統教學法的對照班學生。
(二)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后測試指標技評結果對比分析
通過Spss 17.0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技評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技評成績分析結果為T=8.043,P=0.014<0.05,可知實驗班和對照班在技評成績上存在差異,具有高度的顯著性差異。綜上可知,多元反饋的效果要優于傳統教學班。結合實驗過程分析其原因認為,傳統教學班的教師在對學生技能學習的反饋存在單一和片面,反饋信息不夠準確和詳細,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而多元反饋教學以反饋原理為基礎,兼顧學生的全面和個性發展,使學生更樂意去學習。因此,多元反饋的課堂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班。
參考文獻:
[1]張曉鵬.高校公共體育田徑教學中多元反饋教學法的效能探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35(12):146-147+150.
[2]李迎春,茅潔.多元反饋教學法在高校體育專業跨欄教學中的應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02):99-102.
[3]岳粉燕.反饋在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本科鉛球普修課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8.
[4]王德民.高校體育專業體操教學中采用多元反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28(06):96-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