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影
摘要:作為一門德育課程,高中政治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每一門科目都進行了或多或少的修訂,特別是高中政治課程,在2017年經歷了一次修訂,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法。議題式教學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了學生,通過倡導學生討論的形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學習的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討論了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設計與運用,旨在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政治? ?議題式教學? ?設計? ?運用
議題式教學在高中課程中被廣泛應用,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議題式教學是依據教學內容,擬定合適的議題,并通過創設情境和實踐活動指引學生探究議題,以達到培養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由此可見,議題式教學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學生的主動性貫穿整個學習過程,憑借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學習來推動教學。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高中政治教師必須應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科學合理地設計好議題式教學。
一、填補情境創設的空白
在傳統教學中,高中政治教師往往會忽視情境創設的重要性,只顧著追趕教學進度,讓學生反復背誦、做題,以達到重復記憶的目的,這樣反而給學生造成了過多的壓力,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除此之外,高中生面臨著沉重的高考壓力,他們需要釋放壓力,所以教師要把握好一個“度”。在議題式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政治學習的樂趣,減少對這門課程的刻板印象,產生學習熱情。
如在教學“多變的價格”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經濟生活中。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諸如“大家察覺到身邊有哪些價格變動的現象嗎?影響因素又是什么?”等問題,讓學生迅速地思考,進入特定的學習情境中。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疑問在課本中尋找答案。這樣一來,通過填補傳統教學中情境創設的空白,有利于教師以問題導入的形式開啟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利用實踐活動進行引導
值得注意的是,實踐活動是中小學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它與課堂知識形成鏈接,倡導學生學以致用,鼓勵學生從實踐中獲取知識。綜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參與的實踐活動也越來越多樣,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具有深遠的意義。
如在教學“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時,教師可以針對“傳統文化的繼承”這個議題讓學生進行實踐探究。通過走訪調查相關部門、街坊鄰居,學生能夠收集到許多一手資料,從而將其整理成一份合格的實踐報告。這樣一來,教師通過利用實踐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政治,讓學生學以致用,感受政治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三、梳理總結
在議題式教學中,教師的梳理和總結有助于凸顯思想的導向性,促進學生零散經驗的整合?!白h”的活動結束后,教師會系統性地梳理學生的見解,促使學生的思維結構化,而教師的總結會體現出學科的關鍵概念,在梳理總結環節,教師也要重視點評,對符合主流價值觀和具有創造性的觀點予以肯定,對模糊的觀點加以引導,對不正確的觀點加以糾正,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此外,教師還要評價學生在課內外探究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以培養學生樂于思考與探究的學習品質。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議題式教學的設計與運用需要教師盡可能地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斷進行嘗試,彌補空白,糾正錯誤,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教師可以著重于填補情境創設的空白,結合以往的教學缺陷進行補救,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活動進行引導,讓學生學以致用,發揮潛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進行梳理總結,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趙芹,姚強.高中政治課議題式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思考和實踐[J].教育觀察,2019(21).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