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思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是啟后的重要教學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習能否順利發展是關系到學生英語學業成就的重大課題;本文試從闡述初中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心理過程,結合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強調通過各種訓練,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關鍵詞: 自主學習?? 能力? 訓練? 培養
Riley曾指出:對于第二語言學習課程而言,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最好的課程并非基于靜止的知識上,而是教會學生如何應付變化,因此第二語言教育的任務不僅僅是要讓學生達到何種水平,還應幫助學生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即可以自助地,不斷地獨立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如果學習者能參與到對所學內容的選擇和決策中來,他們在學習中會感到更安全。
1、預習訓練。重視課前預習,為課堂交際活動做準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預習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課文的重點句型和詞匯及詞組;二是課文的主旨大意。對重點詞匯和詞組,要求學生讀熟并默寫,盡可能地消除詞匯障礙。對課文的主旨大意,則要求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問題以書面的形式準備,上課時口頭回答。比如:在上八年級Unit3 Topic1 Section D以前,給學生布置幾個問題:①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②Is your pet…?③What’s its name? ④Why do/ don’t ?you like it?當學生回答完了這些問題后,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久而久之,也培養了學生的預習習慣。
2、自由表達訓練。堅持課前的3-5分鐘的free talk,其內容和形式可靈活多樣,可叫學生就學校、班級、同學情況或自己覺得有東西說的事情、經歷等作簡單匯報,也可以由老師問,學生答,或學生分組問答形式的對話活動,其目的是訓練學生對各種句式、時態等快速反映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連貫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可定期給學生布置某些話題,要求學生課后做準備,下次上課個別抽查。由于事先有準備,大家有信心,效果較好。
3、角色表演訓練。小組成員運用新、舊知識,結合課文內容,就某一話題發揮想象,通過情景創設,自編對話,進行角色扮演。在初中教材中,有很多課文故事性強,人物之間的對話簡潔明了。上完課后,教師稍加改寫或者選擇課文話題比較接近的內容,再由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更是妙趣橫生,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比如:在上完八年級Unit2 Topic1后,可出幾個題目給學生表演:The Doctor and the Patient, The Boy and the Doctor, The Girl and the Doctor, Going to the Hospital等,要求學生按小組進行角色表演。表演時,可把講臺前布置成一個小診所,有白大褂、聽診器、注射器、體溫計、幾種小藥瓶等等。由于有練習在先,有話題可談,設置的情境又是他們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因此同學們操練得十分火熱,就連平時不愛開口的同學,也因為可以邊模仿生病的狀況,邊開口講英語而顯得十分興奮。讓同學們現場表演“看病”,無論是“醫生”或是“病人”,都表演得惟妙惟肖,風趣,幽默,對話自如。
4、利用討論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訓練。討論本身既是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是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雙向交流會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利用各種閱讀技巧。討論前教師要向學生明確討論任務,學生討論結束后,老師總結學生的觀點,把學生的觀點寫在黑板上,再加以補充。在討論中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又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當然,討論應遵循以下原則:(1)激發興趣,全員參與。討論的一個重要作用是使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教師應設法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2)清除學生疑難,不糾小錯。學生在進行表達時,經常會出現一些人稱、時態、語法和邏輯上的錯誤,教師對此不必多慮,應該認識到這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自然現象,不要一味地去挑剔學生表達中的語言錯誤,要使學生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保持思維和表達的連貫性。(3)逐層推進,全面提高。對于難度較大的話題,教師可讓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先陳述他們的意見,等老師小結后,再讓能力差的學生敘述。這樣,既能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又能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其學好英語的自信心。(4)明確目的,鼓勵創新。教師設計每一次討論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既要鼓勵每位學生敢于表達,又要允許學生發揮合理想象,對那些敢于表達新的觀點和看法的學生,要積極鼓勵。
5、聽寫訓練。利用聽寫來鞏固課文的內容,聽寫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活動形式,聽寫的方式有多種,內容也有許多,但本人認為,聽寫要將學生輸入信息與大腦中的已知信息的圖式聯系起來,所以我建議采用以復述課文的形式進行聽寫,用課文中的關鍵詞、詞組、關鍵句子等,目的主要是復習剛學過的重點語言知識的運用和對課文整體理解并加以鞏固。一直以來,本人堅持這樣做,學生既學習了大量的詞匯、詞組和句型,又訓練了口語和表達能力,效果非常顯著。
實踐證明,課堂的各種訓練是強化學生與老師的合作行為,充分調動學生潛在能力,提高表達水平的一種手段,以學生為中心的訓練教學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通過預習、討論、自由表達、角色表演、聽寫等訓練不僅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達到《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提高了整體素質,為今后學生繼續學習英語打下了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