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春
【摘要】 用好統編教材,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語文園地是一塊重要的教學資源,我們要用好語文園地,教好語文園地,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方式,使課堂變得更加靈動而有效,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不僅讓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更是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關鍵詞】? 語文園地??? 開放教學?? 靈動有效?? 情感體驗
語文園地是一個單元的訓練點,是教學的重點,有時也是一個難點。筆者就統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的語文園地為例,淺談自己在教學中的收獲和思考。
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交流感受是本單元的單元目標之一。如何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交流感受呢?園地的第一個教學內容中的交流平臺是一個較好的扶手。聯系單元的教學目標進行交流平臺的學習,無疑是比較有效的。
課堂上,經過師生的互動生成:一部優秀的作品往往通過塑造立體的人物形象來表現作者的內心世界。因此,讀者能準確地評價書中的人物形象是閱讀作品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讀懂作品的一個關鍵。
學生1感悟:把人物放在文章的情節中進行分析,加以評價;
學生2感悟:留意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從中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
學生3感悟:評價人物時不能單一化,要從整體入手,感受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于是,學生結合了本單元的課文《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等,也有學生從課外的作品,如《格列佛游記》等來具體談如何從故事情節中分析人物,如何從描寫人物語言、動作及神態的句子中,總結人物的性格特點。
同時出示了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楊旭寫的課文《金色的魚鉤》,讓學生分析人物的特點。《金色的魚鉤》是一篇略讀課文。在課文的前面,提出了閱讀啟示:這篇小說講述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一件事。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然后和同學交流:老班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是從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來的?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
同學們被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可貴精神打動了,紛紛抓住老班長的語言、動作及神態來談自己最感動之處。其中一位同學的回答讓我們的記憶深刻。他抓住這句描寫老班長言行的語句來分析老班長是一個怎么樣的人,他說也是最感動他的地方。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說:“吃過了。我一起鍋就吃,比你們還先吃呢。”就是這句話,感動了這個孩子。他說,長征途中,幾個小同志病了,由老班長帶著他們前行,可是準備的兩袋青稞面已經吃完了,老班長就想辦法自己制作魚鉤,釣魚給他們吃。可是,為了照顧他們,釣來的魚自己從來不吃,還安慰我們說他早已經吃過了,一起鍋就吃了。看著這些滾燙的文字,我心潮起伏,雖然文字是不會動的,但是我看到一個兩眼布滿血絲、瘦骨嶙峋的老班長,一邊肚子餓得咕咕叫,一邊還抹著嘴巴,裝著說吃過了,我盯著他無力地抹著嘴角的手,那是一雙怎么樣的手啊,又黑又瘦,青筋暴露,指甲發黃,看著看著,我不禁模糊了雙眼……
由于這個戰士不信,之后就悄悄地跟著他,走近前一看,看到了驚人的一幕: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當時就被老班長啃魚骨頭的情形震驚了!老班長實在太餓了,如果他再不吃東西,可能會不行了……他在啃草根和大家吃剩下的魚骨頭,尖尖的魚刺,這怎么咽得下去?于是,這個戰士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么……”瞬間我也被眼前這個盡職盡責完成黨交給的任務,處處為他人著想的老班長徹底感動了,千言萬語已經化成了止不住的眼淚……
同時在評析人物時,也要做到評價不單一,能夠讀出人物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騎鵝旅行記》一文,學生感悟到尼爾斯曾經經常用木鞋去打牛兒,還把馬蜂放進了牛的耳朵,多次從母親的腿下抽走她擠奶時坐的小凳,還故意在母親提著奶桶走過時伸腳絆倒她,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以前尼爾斯是一個調皮搗蛋、愛搞惡作劇的孩子。不過,尼爾斯雖然頑皮,但是他也是熱愛這個家庭的,也能替父母考慮的——他想如果這只大雄鵝飛走,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父母從教堂回來時,發現雄鵝不見了,一定會很傷心,于是尼爾斯一下子從墻上跳下來,用雙臂抱住了雄鵝的脖子,由此我們也能看到尼爾斯懂事的一面。
園地第二板塊是詞句段運用:讀句子,說說加點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再從后面的詞語中選擇一兩個,發揮想象,仿寫句子。如鎮上的人排著隊來到撒切爾法官家,摟著兩個獲救的孩子又親又吻,……淚水如雨,灑了一地。加點部分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把流淚說成了下雨,使句子顯得更加形象生動,更能夠體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大家因為兩個孩子得救的興奮和激動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先請學生自己去體會發現三個句子的特點,然后互動交流,多元感知,學生感悟得深刻,為之后選擇一兩個詞語來仿寫作鋪墊,讓學生想象與自己選擇的詞語有關的情景,被選擇的詞語有餓、安靜、厚、盼望等,學生各自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詞語,奇特的想法充滿了童趣,離奇而生動,頗有意思,掌握了夸張手法的運用。
語文園地是統編教材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其作用舉足輕重。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要講究教學策略,注重對園地內容的延伸和拓展,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董蓓菲?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浙江教育出版社
崔巒??? 《小學語文教學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