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鋒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頒布和推行,數學學科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漸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青睞,數學教學課堂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能夠學會自主學習,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討論當中,在合作中學會正確面對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本文將詳細闡述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希望能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初中生在學習期間不需要教師和家長催促,心甘情愿地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這種行為屬于自主學習。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求數學教師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協助初中生在事先預習期間對可能會衍生出來的問題加以思考,并科學指引其將可以自己處理的問題處理好。自主學習要求的積極性非常高,這就需要廣大初中生在實際學習期間深刻感受學習的快樂,心甘情愿地吸取知識并加以掌握,最終做到活學活用。
1初中生數學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針對中學數學教學來說,其基于時代持續發展的趨勢下自身的內容也需要不斷地豐富。與此同時,其更新速率也呈現出大幅度上升的趨勢,這會在潛移默化當中干擾初中數學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傳播。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還處于發展階段,倘若教師依然采取以往“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的話,必然會導致初中生在認知水平層面上衍生出片面性的難題,并受到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基于這種背景,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勢所趨。
1.2有利于提高中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
對自主學習進行分析可知,其實際上是學生將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當作了參考標準,所以,在對數學知識加以分析與處理難題期間,自主探究學習充分展示出了其最為突出的特征——在整個環節中存在著濃厚的求知興趣,針對學習數學的學習目標要非常清晰,所選擇的學習手段一定要滿足其自身需求。基于這種背景,學生在自主學習期間應當不斷給自己打氣,教師也要借助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多樣化的手段來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與效率的全面提高。
2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2.1轉變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
從教師的教學語言、教學表情甚至教學動作中,學生往往能夠解讀出更深層次的含義,因而,初中數學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使學生能夠在師生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啟發。同時,數學教師利用語言的變化,易于幫助學生提煉課堂中的重點內容,使初中生能夠明確課堂學習的目標。此外,教師要改變教學策略,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課堂初期階段,就能明確知識研習的方向,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使學生逐漸完成新知識、新理論的內化,并養成基本的自主學習意識。隨著知識難度的遞增及教師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可使學生在專業且嚴謹的知識課堂進行自主的思考研究,進而了解到更多概念的應用方向。如“整式的除法”教學中,教師利用教學游戲進行課堂引入,易于使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開始階段初步了解多項式相乘的基本法則,此種教學策略易于帶給學生更多的啟發,使初中生明確知識學習方向。
2.2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
在氛圍積極的學習環境中,知識的研究及習題的訓練并非機械化的學習任務,不是教師強制化的教學安排,而是對答案的探索與解題思路的實踐驗證。因而,數學教師需要通過教學語言的變化、教學工具的增加,強化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體驗,從而減少學生對知識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感受,使初中生主動跟隨教師的教學步驟,進行新知識、新理論的探索。同時,在氛圍積極的數學課堂中學習,對學生來說是在進行一次驗證自身思維邏輯的活動實踐,進而化解學生在知識探索上產生的枯燥感、乏味感。積極的學習氛圍易于維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新奇感,使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給予的一種思路,所學的理論進行剖析,進而探索出更多的解題方向。如“圖形的軸對稱”教學中,教師通過生活化的案例進行課前的知識導學,易于構建出層次分明的教學課堂。生活化的學習案例易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初步打造出學習氛圍良好的課堂環境,這對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極為重要。
3結束語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發揮其主體作用、提高其綜合能力等方面均有著積極的意義。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日積月累、由表及里的過程,并不是在短時間之內就可以實現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在具體教學活動期間,教育工作者需要將目光放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之上,相信通過長時間不厭其煩的指引以及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會邁入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孫彩霞.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究),2020,(10):45.
[2]吳明鳳.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20(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