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蘭 蔡大釗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明白師生之間不僅是簡單的教與學的關系,而是需要互動的合作關系。在教學中,老師不僅只是擔當“教書匠”,也是與學生一起學習的伙伴。所以,教師要積極探索可以實現師生良好互動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充滿熱情,使數學課堂活躍起來,共同提高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質量。基于此,以下對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414
引言
新課標下師生互動活動的開展,與小學數學教學要求相符合,能夠促進教學成效的改善。師生互動活動的開展,以優良互動載體為依托,增進師生之間合作,彼此積極參與,促進學生協作能力的強化,進而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數學問題,這對于學生數學學科綜合素養的強化也至關重要。基于此,對小學數學教學師生互動活動的開展進行探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構建互動情境,營造良好互動氛圍
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環境下,數學教育目的也發生了變化,現如今數學教學關鍵還是在于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同時培育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非局限于做數學題、成為應試型人才。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互動教學課堂上,需要及時改變傳統灌輸式、講解式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互動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互動中真正理解數學知識,同時還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發展。例如,教師在“位置與方向”教學的時候,即可構建如下互動情境:“(展示一張線路圖)同學們,這是一張線路圖,假設我在這個郵局的位置上,我要如何才能從郵局回到家?假設要去學校呢?”通過這一互動情境來引導學生回答,而學生回答的過程就是學生認識位置的過程,同時也是有效師生互動的過程,從而真正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互動教學氛圍。
二、精選問題,在優質提問中互動
問題是數學的生命,提問是互動教學的重要手段。幾乎所有的數學教師都會采取課堂提問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提問能激發學生參與互動的興趣,影響師生互動的深度和互動教學的成效。提問是互動教學的關鍵,優質的問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且可以促進學生思考。對于提問,部分教師存在認識誤區,認為提問次數越多越好。許多提問屬于低效互動,問題缺乏思維含量,不具思考價值,這種提問屬于無效互動。問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師務必優化課堂提問,為互動教學提質增效。教師要少提知識性問題,多提能引發學生深度思考的問題;少提封閉性問題,多提開放性問題;少提結論性問題,多提過程性問題。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一課時,筆者在教學“用量角器量角”時,原本打算讓學生自學,然后由筆者提問:“怎樣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許多學生手拿量角器動個沒完,于是改變了教學策略,給學生提供了練習紙,讓他們觀察練習紙上的角,并讓學生猜這個角有多少度。驗證猜想的欲望驅動著學生積極測量,在學生動手測量后,筆者再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歸納出正確的量角方法。
三、注重合作互動,提高數學互動效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班級學生數量較多,教師很難在數學課堂上面面俱到照顧每一位學生,這也是數教育教學常見問題。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小學數學互動教學課堂上,可以采用合作互動的方式來為每一位學生分配相應的任務,讓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合作、互動中完成數學學習,這樣學生均能在數學課堂上有所發展和提升,從而真正優化數學教學。例如,教師在“統計”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即可提前為學生準備好大小相同的水果卡片以及白紙,然后結合學生個體能力、水平差異合理分組,讓各個小組學生在白紙上貼上水果卡片,而且確保其不能重疊,之后再讓各個小組就不同種類水果進行統計,從而優化教學。
四、創設自由探究課堂,建立師生合作的基礎
創設自主探究的時空,是師生有效互動的沃土。與其他科目相比,小學數學更需要師生的互動。與傳統模式相比,多設置幾節自習課讓學生去自主學習,不懂就問,師生互動效率會更高。數學的邏輯性、思維性比較強,因此需要學生不斷做題練習,培養自己的數學邏輯思維、數形結合能力。而可以使師生高效合作的基礎就是創設自主探究的時空。比如,在一節自習課上我可以給學生布置關鍵課題,讓學生在這節課上自由探究。如在學習“加法交換律”這一部分時,如何理解交換的含義及怎樣進行交換是這節課的重點。因此,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這個重點進行自由學習研究。在學生探索過程中,老師可以詢問“a+b等于什么?”“b+c=c+b嗎?”“為什么是這樣的結果,可以告訴其他不理解的學生嗎?”等問題,去引導學生,與學生互動。當學生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時,這個過程就是有效的師生互動過程。通過自主探究,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在這個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去的,因此學生可以直觀地學習新知識。教師通過與學生互動不斷引導學生,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另外,老師也可以設置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讓師生之間展開更好的互動。
結束語
總之,基于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出發,師生互動活動的開展,需要營造生動課堂氛圍,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就學生表現加以密切關注,并給予科學評價,調動學生參與師生互動的積極性,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優良體驗,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顯著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馬海霞.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21(05):23-24.
[2]陳文秀.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策略例析[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11):103-104.
[3]滿海芳.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2018(3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