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倪青紅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阜寧縣實驗小學)
班主任是一個人在學生時代的導師,一個班級的管理水平對學生成長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名優秀的小學班主任除了要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更要重視對班級管理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不斷嘗試和總結,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
班主任應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是否健康,和學生建立良好關系能更容易了解學生心里在想些什么。班主任應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積極疏導學生心理上出現的各種狀況,幫助他們提高認識自己和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實際情況實施切實可行的疏導方法。當代小學生接觸互聯網較早,班主任需要不斷培養他們抵御互聯網不良影響的能力。
班級里如果自發出現小團體的苗頭,班主任要及時注意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班主任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積極正確地引導,就容易影響整個班級的氛圍。個別學生自律能力不足,容易影響班級其他學生,無形中給班級管理造成難度。基于這種情況,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要具備和學生打成一片的能力,這樣才能在心理上更接近學生,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變化,針對班級內發生的不良情況及時發現并加以疏導,這樣才能有效發揮班級大團體的正能量,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競爭機制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激勵措施,班主任可以把這種方法運用到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中,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學會擔當。班主任可以在學校內或班級內運用評比制度,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爭強好勝,希望得到好的評價,一個好的評比機制,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非常有幫助。
小學生的班級紀律往往是班主任最為頭疼的,這個時候可以把評比機制運用進來,將學生分若干小組,以小組之間進行評比,這就形成了競爭。這種形式讓每一個學生不知不覺地加入良性競爭中來,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更會讓他們形成集體榮譽感的概念。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把這種評比機制引入各種各樣的活動當中,如詩歌朗誦比賽、唱歌比賽等,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活動和游戲中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領導者,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在實施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不偏不向、民主管理,這是班級管理的基礎。在班干部的選擇上,班主任應該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的意愿,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既民主,又對班級管理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也樹立了班主任的正面形象,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為了提高整個班級的素質,班主任要細心了解不同學生的優缺點,針對不同個體制訂不同的引導方案。班主任要讓每個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學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班級管理應避免兩極分化,實現均衡發展。
為了樹立班級管理的典型,班主任要廣泛宣傳班級中出現的好人好事和突出事跡,通過樹立班級優秀典型的方式來約束落后生的不良舉止行為,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班級里的每一次評先樹優對后進生來說,其自尊心都會有極大的觸動,他們也會在以后的行為中加以改正,積極向優秀的學生靠攏。但要注意的是,一個合格的班主任要發自內心地愛護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班主任要用發自內心的愛來感化學生,讓學生意識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重視,從而使學生積極向上、維護集體榮譽感,用實際行動來回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以人為本,分析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找出問題的根源,并給予其改正錯誤的機會,使學生盡快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是一個優秀的小學班主任的職責。
總而言之,學校、學生、家長三方是一個閉環,班主任就是紐帶,在小學生的成長階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是一項綜合且煩瑣的工作,班主任要有責任意識、奉獻精神,要有愛心、細心、耐心,要從小處著手,恰到好處地處理班級管理的每件事,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營造和諧的班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