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摘要】積極開展思政教育有利于幫助高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思政教育提供了諸多便利。為此,高校要積極適應網絡時代發展的趨勢,通過加強高校師生對網絡思政教育的認知、構建專業的網絡思政教育平臺、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網絡教學能力等措施,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挑戰。
【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應對策略
思政教育工作一直以來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不能缺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為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新機遇。因此,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防控的同時,應積極開展網絡思政教育工作。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維度
(一)思政教育要積極適應社會環境
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時候,要保證思政教育工作與具體的社會環境相適應。因為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鮮明的價值取向,不僅是高校的教學重點,同時也是宣傳黨的思想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傳遞黨的重要思想,傳播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從而喚醒人們的合作意識,讓人們產生思想認同,共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挑戰,渡過難關。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促進思政教育的創新發展
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要適應具體的社會環境,這就使得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后,思政教育要創新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比如,思政教育的教學方法就必須適應社會形勢的變化,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課堂開展思政教育,但是在公共衛生事件暴發之后,因為防控的要求,教師沒辦法當面進行授課,這就迫使思政教育要通過全新的教學方式來開展,這要求思政教育的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也要隨之進行創新。
(三)思政教育要積極進行內容補充
疫情防控需要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和支持,這樣才能對疫情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在疫情防控過程中,輿論引導、國家政策解讀、專業知識普及和心理疏導等工作至關重要,這些工作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要常抓不懈。在疫情結束之后,高校思政教育還需要不斷進行反思和總結,認識到當前思政教育和現實需求之間的差距,并且不斷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中挖掘相關案例,以此來充實思政教育的內容,從而保證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開展。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高校開展網絡思政教育的契機
(一)積極參與實踐,加強精神防控
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與希望,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不能置身事外。高校要通過各種具體措施,實現防疫思想在精神層面和行動層面的統一,并且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防疫工作當中,一來可以使學生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二來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學生在疫情防控中的責任與擔當。
(二)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保證疫情阻擊戰取得勝利的根本。為此,在這一特殊時期開展網絡思政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讓學生始終堅定不移地跟黨走,利用好疫情防控的現實素材開展網絡思政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共產黨人努力奮斗的初心和使命。
(三)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開展網絡思政教育,發掘抗疫中鮮活的思政教育素材,可以在特殊時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自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另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為國家和社會奮斗、奉獻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貢獻。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的應對措施
(一)加強高校師生對網絡思政教育的認知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而且伴隨著學生使用網絡的時間越來越多,網絡思政教育也越來越成熟。為了能夠在公共衛生事件暴發的時候保證網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高校要提高廣大師生對網絡思政教育的認識,積極在高校進行網絡思政教育的宣傳,并開展相關講座,讓網絡思政教育逐漸深入人心,實現從學校領導到思政教育工作者全員接受并使用網絡進行思政教育,進而調動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務。
(二)構建專業的網絡思政教育平臺
構建專業的網絡思政教育平臺既可以實現線上思政教育和線下思政教育的融合,也可以保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思政教育的開展,同時,還有利于收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對思政教育有益的、真實客觀的教學素材。因此,高校應當重視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建設,并且不斷充實思政教育的教學資源,實現不同網絡教學平臺之間的合作,促進資源共享。同時,構建專業的網絡思政教育平臺還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幫助學生解答疑問,提升教學效果。
(三)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網絡教學能力
為了保證網絡思政教育的實際效果,高校還要加強對思政課教師的培訓,進而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以此提升網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新時期的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和網絡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另外,思政課教師作為開展思政教育的主體,還需要具備處理社會輿情的能力。在公共衛生事件暴發之后,要合理引導輿論走向,穩定學生情緒,防止消極思想在學生群體中滋生。
四、結語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開展網絡思政教育,一定要充分調整好思政教育和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為網絡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保障。另外,思政教育工作者作為開展教育的主導者,在這一過程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積極采取相關措施,促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網絡思政教育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謝慧婷,劉紅梅.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形勢下在線課堂教學管理研究——基于高校思政課的現狀和應對機制分析[J].高教學刊,2021,7(12):181-184.
[2]孫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高職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探析[J].陜西教育(高教),2021(02):8-9.
[3]潘雯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高校輔導員“互聯網+思政工作”的實踐策略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10):32-33.
[4]李祎萌.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的啟示[J].中外企業文化,2020(08):169-170.
[5]王華鋒,陶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高校網絡輿情治理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5):65-67.
[6]侯坤.基于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8(02):55-58.
【本文受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SJB0487)資助】
(作者單位:徐州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