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雨涵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高校也逐漸在心理健康教育當中投入了更多的資源。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挫折教育比例較高、大學生自我認同感較低、缺乏有效的引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固化等問題,制約了積極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當中的應用。為此,高校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關(guān)鍵詞】積極心理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積極品德的心理學理論,比較注重人的發(fā)展?jié)撃埽鲝埻ㄟ^對人進行一定干預來實現(xiàn)其健康發(fā)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積極心理學主張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維護,盡可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讓學生可以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并且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積極應對各種挑戰(zhàn),最終達到內(nèi)心愉悅和滿足的目的。另外,學生在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下,自身的感悟能力也會得到增強,從而使接收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變得更強,最終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一、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挫折教育所占比例相對較高
在積極心理學的影響下,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采用積極的教育方式。但就現(xiàn)實情況來看,挫折教育的比重依然比較大,雖然客觀來講,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卻難以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這種鍛煉學生心理抗壓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并不能得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可。長期的挫折教育使得積極心理學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受到了影響。
(二)大學生自我認同感較低
當前,很大一部分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無法對自己有較高的認同感,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也無法幫助這些學生轉(zhuǎn)變自我否定的情況,這一現(xiàn)狀成為制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如今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他們的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這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有非常明顯的體現(xiàn)。因為大學生自我認同感比較低,經(jīng)常會進行自我否定,且情緒不穩(wěn)定,這就導致積極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當中的應用受到了影響。受學生的自我認同感較低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時也會逐漸走回“老路”,不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三)缺乏有效的引導策略
從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況來看,課堂教學依然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機械化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講解,學生只是被動接受,這一情況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影響了積極心理學的應用。很多教師甚至對這種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產(chǎn)生了依賴性,不愿意改變這種教育方式,且很多教師對積極心理學認識不足,沒有將其付諸實踐,導致積極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缺乏有效的引導,極大地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固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固化也是當前制約積極心理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只會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教育模式固化、缺乏新意已經(jīng)成為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重要問題。
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轉(zhuǎn)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為了能夠取得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改革,高校有必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轉(zhuǎn)變。為此,高校要鼓勵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加強對積極心理學的認識。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教師可以嘗試應用積極心理學的方式,逐漸實現(xiàn)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轉(zhuǎn)變。同時還需要結(jié)合實際情況調(diào)整教育方式,開展符合學生現(xiàn)狀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shù),引導學生增強自我認同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增強自我認同感,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chǔ)。如果僅僅依賴課堂教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則很難有效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十分有限。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shù)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而且利用新媒體技術(shù),教師還可以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消除負面因素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三)建立專業(yè)的教師隊伍
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積極心理學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這就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專業(yè)的教師隊伍,一方面要積極從社會上聘請一些具有高學歷、豐富社會經(jīng)驗的心理學專家到高校任教,并定期開展講座。另一方面教師要定期參加學校組織的專業(yè)培訓,深入學習積極心理學知識,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踐。高校輔導員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且及時幫助學生解決。
(四)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需要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此來營造一個相對輕松、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通過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師能實現(xiàn)從教育者向朋友的轉(zhuǎn)變,可以以一個更加平等的身份來與學生進行交流。比如,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可采用互動教學模式和情景創(chuàng)設(shè)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打開自己的心扉,向教師進行情感傾訴。而教師則需要在這一過程中挖掘?qū)W生的優(yōu)秀品質(zhì),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從而更加積極地應對自己的心理問題。
三、結(jié)語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開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積極心理學能夠積極引導學生始終保持一個健康向上的狀態(tài),進而在保護學生心理的基礎(chǔ)上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已經(jīng)陸續(xù)在一些高校得到了應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九君,廖清林,韓力光.積極心理學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03):113-117.
[2]鮮于樂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8,17(03):37-40+50.
[3]金惠怡.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技資訊,2018,16(25):248-249.
[4]付偉.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26):46-47.
[5]楊濟連,江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積極心理學的可行路徑[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02):5-9.
[6]范春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J].青少年學刊,2015(04):26-29.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錦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