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濤
摘要: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始終是施工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成本管理績效不僅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鉤,而且也是衡量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的一把標尺。尤其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的建設工程領域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度,工程規模不斷擴大,項目數量與日俱增,在這一形勢之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也面臨著嚴峻考驗,因此,諸多企業在成本管理當中相繼引入了技術經濟分析法,這種方法通過對多種技術方案的比對、論證,優選出經濟性好、執行性高、可操作性強的執行方案,進而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本文將緊緊圍繞施工項目管理中技術經濟分析法的應用價值以及采取的應用策略予以全面闡述。
關鍵詞:技術經濟分析;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應用策略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主要負責各項費用的控制以及成本分析工作,管理人員通過實施成本控制計劃,對施工過程中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以及非生產費用進行合理管控,進而在保證施工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而技術經濟分析則是運用方案比較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投資分析以及系統分析的方法來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規避金融與財務風險。由此可以看出,技術經濟分析與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所要達成的目標一致,因此,技術經濟分析法對有效控制施工項目成本將起到積極的促動作用。
1 技術經濟分析概述
所謂技術經濟分析主要是通過調查研究、數學計算、論證分析的方法,對各種技術方案進行優選的一項實踐性與專業性較強的工作[1]。在調查研究階段,管理人員通過網羅各種原始數據與基本資料,查找出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然后借助于高等數學、運籌學對經濟指標進行計算,最后結合計算結果,制訂出“節本增效”的可行性方案,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指標。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方案比較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投資分析與系統分析。
其中方案比較分析法是對實現同一目標相同的多個不同方案進行計算、分析、比較,從中選擇出最為優化的方案。在應用這種方法時,需要考慮備選方案實際參考或者應用價值,然后對其進行綜合衡量與比對,進而得出定量以及定性的分析結果,由于這種方法可操作性強,因此,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當中得到廣泛應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則是選擇投入成本最低,經濟效益最好的執行方案,在分析過程中,需要通過數學計算與效益預測的方式,來繪制出成本與效益曲線,然后對每一條曲線的合理性進行審核,以優選出最佳方案。投資分析法是對投資項目的技術性、經濟性與社會性進行分析,即是對經營費用、投資額、投資回收期、解決的就業人員、改變社會環境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以正確指導投資決策,獲取最大的投資回報。而系統分析則是對系統涉及的各個方面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以選擇能夠達到預定目標的執行方案,由于這種分析方法具有較高的分析檢查效率,因此,多適用于企業的投資行為對稅收產生的影響的分析與檢查。目前,技術經濟分析法在施工項目管理當中得到普遍推廣和應用,而且也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應用效果。
2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技術經濟分析法的應用價值
2.1 在施工準備階段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在建設項目實施之前,施工企業需要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水文條件、氣象條件等因素進行現場勘察,然后,根據勘察結果編制一套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方案,方案當中涉及施工過程的每一道工序需要消耗的時間、投入的人力資源、材料消耗量、機械臺班費用等,最后,由專家組成員對各項技術指標與獲取和經濟效益進行分析評審,以確保施工組織方案的可行性。
2.2 在施工階段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在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為了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機械成本以及其它行政類成本,施工企業需要參照于施工定額,對當地的材料市場、設備租賃市場、勞動力市場的價格信息進行比對分析,并將分析結果與預算成本進行比較,如果二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施工企業應用及時查找出超支的原因,并對方案重新予以修訂。而通過技術經濟分析法的有效應用,作業層人工費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在施工開始之前,施工單位與現場施工人員分別簽訂勞務合同,在合同當中,施工方與作業人員的責權利得以明確,而施工單位可以借助于內部激勵機制,來調動人員的積極性,這對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將大有幫助。可見,技術經濟分析法在施工階段的應用,能夠進一步增強現場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與成本意識,在這種情況之下,整個施工過程也不會出現材料浪費現象,這就給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提供了堅實保障[2]。
2.3 在施工結算階段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建設工程竣工以后,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需要對工程項目進行質量驗收,進而根據工程質量來確定工程結算款的比例與數額。這一階段,成本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各種工程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匯總與歸檔,同時,財務人員需要對工程成本進行統一核算。在開展核算工作時,財務人員需要結合竣工材料當中的實際發生的數據,對費用成本進行計算與分析,而這一過程也正是技術經濟分析的執行階段,通過計算、分析、數據比對等途徑,而得出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所發生的成本費用,這些數據為成本控制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3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現狀分析
3.1 成本管理意識淡薄
成本管理不僅僅屬于施工企業管理層的職責范圍,同時,與現場施工人員也息息相關,但是,就目前多數企業的施工管理格局看,現場施工人員完全忽略了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為成本控制是單位領導與財務部門的工作,與個人利益毫不相干,在這種錯誤想法的驅使下,施工人員始終秉持一種“干多少活,拿多少錢”的心態,以至于在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材料浪費以及違反操作規程的情況,這就給成本控制工作增加了難度。而對于現場管理人員來說,雖然在實際工作當中執行了企業制訂的成本控制計劃,但是,一旦出現超支的情況,便將責任直接推給下屬,并且不去查找產生超支現象的原因,久而久之,企業的盈利水平也將大打折扣。
3.2 管理機制執行效果欠佳
雖然施工企業建立了內部制度體系,而且針對成本控制工作也出臺了相關的約束管理機制,但是,在各項制度實施過程中,受到主觀人為因素的影響,作業層的一些施工人員常常制度條款拋在腦后,在施工過程中我行我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以至于給工程項目埋下了重大的質量與安全隱患,進而給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究其原因是由于作業層人員始終存在一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心理,對企業制訂的條條款款,抱有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于是,在實際工作當中,頻繁出現失誤,工程返修與返工頻次也不斷增加,這就使成本管理工作雪上添霜,各項費用成本不降反升。
3.3 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缺少比較環節
施工企業的財務部門在開展成本核算工作時,往往需要獲取施工項目實施全過程所產生的各種成本數據與信息,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統一歸納與分析,但是,當核算工作完成以后,財務人員并未將核算數據與實際發生的成本進行比對,在這種情況之下,核算數據的真實性也受到質疑。比如以現場施工材料為例,在施工隊伍進場前,施工單位的采購部門已經與材料供應商達成一致協議,并于開工以后,陸續向施工項目提供必需的原材料。但是,隨著材料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在施工項目實施過程中,材料的市場價格下調了近10%,這時,由于采購人員已經和供應商簽訂了合作協議,而且在協議當中已經明確了材料價格始終執行合同簽訂時的市場價格,因此,施工企業將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由此可以看出,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的脫節,不僅影響企業的經濟收益,同時,也極易拖延工期,導致企業的履約能力下降。
3.4 獎罰機制不健全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只有通過企業全體員工的自覺性與自律性才能突顯管理成效,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由于企業的獎罰機制不健全,使得部分基層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一些施工人員認為,成本控制與個人利益無關,即使在工作浪費一點兒時間、浪費一點兒材料,也不會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在這種錯誤想法的帶動下,現場成本管理的實效性大受影響[3]。比如施工人員如果提前超額完成了當天的施工任務,企業卻未兌現獎勵,一方面,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變得形式化,另一方面,施工人員的工作熱情也慢慢降到冰點,工作不主動、不積極的現象時有發生,進而給施工生產進度的推進設置了一道堅固的障礙。
4技術經濟分析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4.1 利用技術經濟分析,梳理成本管理鏈條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效果的優劣與企業經濟利益以及未來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因此,施工企業應當結合企業的經營發展規模,在實施項目成本管理時,有效運用技術經濟分析法,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發生的所有成本數據信息進行記錄與總結,并制訂一套切實可行的成本控制計劃。比如可以利用方案比較分析法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專家組成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現場施工人員在對施工組織方案進行分析與評價時,應當事先收集實際生產當中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機械成本、非生產成本以及其它費用數據,并對可能產生超支的原因進行廣泛研討與深度思考,然后制訂一套有利于成本控制工作高效展開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管理人員以這套方案為出發點,對施工現場產生的更種費用成本進行實時監控與管理,進而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
4.2 增強成本意識,加大培訓力度
專業型人才是企業實現效益增長的堅實保障,而就目前施工企業的人才隊伍來說,能夠將技術經濟分析法運用在成本管理中的人才少之又少,因此,施工企業應當根據各崗位人員的職責權限,制訂一個科學系統的內部培訓計劃,并將技術經濟分析法的運用技巧與實際操作內容納入到培訓計劃當中,然后通過集中培訓、遠上線上互動或者專家座談的方式,來增強各級管理人員的成本意識與責任意識,以構建一個精準高效、職責明確的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系,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穩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4]。
4.3 運用技術經濟分析法,實施精細化管理
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節本增效一直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長遠規劃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應將技術經濟分析貫穿于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全過程,在項目開工之前,技術人員應當根據中標文件的要求,制訂一個符合項目實際情況的成本預算計劃,在此項工作開始之前,首先對當地的勞動力市場、材料市場、機械設備租賃市場的價格費用進行咨詢與調查,當掌握了具體的價格信息后,參照于施工定額,對每一道施工工序所產生費用進行預測與評估,以提高預算計劃的可操作性[5]。在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返工、返修、合同變更以及材料浪費現象的發生,施工單位應當利用技術經濟分析法,優選出科學合理實用的成本控制方案,并對影響成本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然后制訂一套適時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將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成本費用控制在合理的區間范圍內。比如通過分析發現,由于施工人員違規操作,而使工程局部出現質量缺陷,進而出現返工的情況,而管理人員運用技術經濟分析法能夠準確的查找出產生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開工前未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工作。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應當立即責令施工人員停止作業,并對其進行技術交底,以防止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4.4 在工期管理中運用技術經濟分析法
工期與施工項目成本密切相關,如果工程延期,便會增加施工成本,如果縮短工期,施工成本也將大幅降低。因此,施工單位可以將技術經濟分析有效運用到工期管理當中,通過對影響施工進度各要素的分析、論證,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盡量壓縮工期,加快施工進度,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工費用、機械臺班費用以及其它非生產成本。
結語:
技術經濟分析法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的有效應用,不僅為成本控制計劃的落實提供了一條有效路徑,而且成本控制效果也逐步突顯出來。為此,施工企業在開展項目成本管理工作時,應充分發揮技術經濟分析的優勢,在篩選出最為優化的成本控制方案的同時,為企業經濟效益與盈利水平的提升注入源源不斷的驅動力。
參考文獻
[1]龐亮.工程經濟分析在項目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6).220-221.
[2]張子宸,胡夢妮.建筑工程經濟成本管理的重點問題探討[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11).101.
[3]李偉.建筑經濟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知識經濟,2015,(2).155.
[4]夏秀華.淺析施工管理在建筑造價中的作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35).1562-1562.
[5]王明潔.淺析建筑造價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