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姣訊
【摘要】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基礎學科,是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的關鍵,因此,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關注。但是當前的教學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不高,學習質量和效率也不是很高。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創新和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主要需要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把重心放在閱讀上,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模塊。本文將圍繞在小學課堂上如何拓展閱讀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但是當前的課堂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老師只是講解課本上的知識進行灌輸式的教學,讓學生們被動的去接受,降低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老師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掉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在上完課以后就給學生們布置作業,學生們沒有時間去閱讀文章和書籍,只是機械化的去寫作業,失去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意義。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少布置一些作業,給學生們一些閱讀文章和書籍的時間,讓學生們有時間去閱讀文章和書籍,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1.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拓展閱讀教學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老師不要只是讓學生們讀教材中的文章,要讓學生們多接觸一些課外的書籍名著,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拓展學生的視野,并從閱讀課外書籍和名著中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得到更多的感悟。通過閱讀文章和書籍,讓學生們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并和作者產生共鳴,讓學生們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章和書籍,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和寫作特點,學生們可以在閱讀中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記下來,然后進行仿寫,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也是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讓學生們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喜歡上閱讀文章和書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們在課余時間也喜歡去閱讀書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比如,老師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們推薦一些課外的書籍和名著,在講解完課本上的知識的以后,老師可以抽出一些時間,去簡單講解以下課外的名著,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給學生們布置一個作業,讓學生們去閱讀這篇名著,然后在下次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和學生們共同討論一下,讓學生們思考通過這篇名著學習到了什么,這樣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們在課外的時間也會主動的去閱讀文章。
2.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要盲目地去選擇閱讀的文章和書籍,老師要選擇符合學生個性特點的、學生們都能接受的文章,讓學生們通過閱讀文章和書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因為隨著信息化的普及、網絡的誘惑,學生會花一些時間在玩游戲上,降低學生的閱讀書籍的興趣,因此,老師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增強學生閱讀的意識,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3.提升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方式
3.1善于利用教材
老師要善于利用教材,因為學生們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就是教材和老師的講解。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課本上的文章就是學生們主要閱讀的書籍,讓學生們通過閱讀課本的文章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學生們了解文章以后,老師在進行拓展,讓學生們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們既能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還能了解作者的背景,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學生們感受到文學的魅力。
比如,老師在上《祖父的園子》這一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先去閱讀文章,反復的閱讀文章,讓學生們對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老師再講解一些作者的生平,講解一些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讓學生們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對作者的理解,讓學生們和作者產生共鳴,老師在講解完以后可以讓學生們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想,讓學生們說一下通過閱讀這篇文章學習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園子里的生活情景,體會我在院子中的自由自在。通過學生的發言,增強學生對文章更深層次的理解,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2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重要環節。興趣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老師要把教學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上,讓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做一些小游戲,組織一次朗誦比賽,活躍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都能參與到課堂中去,通過做游戲和朗誦比賽,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熱愛,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
比如,老師在上《我要的是葫蘆》這節課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可以開展一次朗誦比賽。老師先帶領學生們閱讀一遍,讓學生們學會生僻字的正確讀法,然后讓學生們開始自由的朗讀,通過讓學生們反復的閱讀,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掌握,讓學生們在理解文章的同時,更富有感情的朗讀。學生們在下面練習完以后,老師分別讓學生們上臺去朗誦,讓學生們之間相互評分,讓學生們評選出朗誦最好的學生,這樣的教學活動,無形中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開展閱讀教學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因此,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對閱讀的熱愛,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們在閱讀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曉玲.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J].散文百家,2021(17):38-39.
[2]莫洪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2019(1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