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樂 王惠娟
摘要:隨著城市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都會使用到大量的電力資源,為保障系統運行的穩定性,便需要利用智能電網,對當前城市中的配電網進行優化與改善,促使其工作體系不斷完善,提升日常之中的運行效率、質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智能配電網的具體技術內容,同時細致闡述了在智能電網發展條件下,城市配電網的規劃、改造模式,僅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電網;城市配網;分布式發電;環保城市電網
引言
智能配電網的設計在當下較為常見,不僅在城市發展中展現出了顯著的使用優勢,還是配電網建設過程中,能源系統內部的關鍵組成部分,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配套服務工作的質量提升。在現實的電力管控工作中,只有科學地進行電網規劃,才能對城市的發展需求進行滿足,并實現經濟效益、技術體系方面的優化。
一、智能配電網的技術
(一)分布式發電
在智能配電網使用的過程中,分布式發電較為常見,其能通過客戶端的支持,完成對電網的優化工作。在對需要優化的配電區域設計完成之后,還能憑借使用剩余的電能資源,完成日后的發電工作,促使能源在運輸過程中,能提升自身的穩定性,并將分布式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在使用分布式發電時,需要與其他能源結合在一起進行使用。在現實工作中,分布式發電可通過同步電機、感應電機的使用,完成電網內部的改善工作。分布式發電在現實使用的過程中,具備明顯的優勢,不僅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破壞,還滿足了綠色環保的戰略內容,與當下的未來發展特點相吻合[1]。
(二)配網自動化
在進行城市配電網的建設工作中,當前最為關鍵的要求內容,便是達到智能化的效果。自動化的配電網在現實工作中進行使用時,需要與建設目標內容相結合,之后依據對多項因素的分析與研究,來讓電網建設向科學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對自動化設計服務的內容進行科學使用,之后利用自動化技術對城市的改造工作進行評估,使其為日后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依據,并從多角度達到自動化控制的效果。通過將城市中多個區域的差異性進行細致分析,來讓供電系統能夠將自身的優秀效果充分發揮出來,滿足城市中的日常用電。
二、智能電網發展與城市配網的規劃改造模式
在智能電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已經對城市電網的規劃、改造工作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并讓其因此產生了更高的標準。但在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需要清晰準確地了解當前開展的基本要求內容,并科學合理地對工作進行創新。具體的規劃與改造內容如下:
(一)電力需求的預測
在對城市配電網進行規劃與建設的過程中,電力需求總量與以往相比較會稍大一些,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預測。當下,國家的經濟發展已轉變成為市場形式,但由于長時間受到計劃經濟的干擾,使得在電力負荷數值預測、管控工作中,如果不能與城市基本發展要求內容相符合,那便會在后續的工作進展中,對整體的完成效率產生嚴重影響。在以往對電網彈性系統參數進行預測時,其主要使用了回歸分析、單耗兩種方法,在目前城市電網的規劃工作中,關鍵的中心目標是,如何對智能化城市發展需求進行滿足。在以往的城市配電網中,電網規劃工作只是進行了其與配電變壓器的布局,如果在此過程中發生了負荷的不合理現象,便會容易發生超載與輕載的情況。電網在通過負荷測試后,還可以與基本的用電進行結合,以此來完成對電力資源的布局與規劃。同時,在小區內部進行電力負荷值的檢測工作中,需要對其密度數據進行整理,通過使用外推法,來完成數據的停機工作,并讓其能夠在10Kv配電變壓器的負荷預測工作中產生良好效果。但在現實工作中能夠產生干擾的因素種類較多,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對用電負荷進行分析、預測之后,便能依據彈性系統之中的單耗法進行管理控制,最后再結合當前的手段,對預測數值進行確定,保障其真實準確性。
(二)選擇適合的電網
在當前的城市發展中,智能電網的規劃、設計工作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在城市進步的過程中,需要確保智能電網與城市之間能夠良好適應,在基本建設的階段中,科學地進行規劃與設計工作,并根據分區、分層布局的具體狀況,來對電壓進行調整,便能確保電源負荷是處于平衡狀態。但由于網絡設計結構、電壓等級、電源點控制等工作中存在不同,在對其進行設計時,需要依據具體的類型,來科學地進行安排,其中主要包括了:放射式、鏈式等[2]。
(三)打造環保城市電網
在建設智能化電網時,需要時刻堅持著節約能源、綠色環保的特點。為實現以上的發展長遠目標,在進行城市電網的規劃、管理工作時,需要從多方面的角度來進行,讓新能源在電網建設工作中發揮出關鍵的作用,并對各個配置中的資源進行改善,從而節省運行過程中成本的使用。
(四)新能源產生的影響
新能源的開發、發展在電網規劃工作中,產生了深層次的影響,為此智能電網不僅要與城市的未來發展相符合,還需要與新能源進行融合,并依據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來打造出協調的發展形勢。在城市智能電網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其能夠適應新能源的變動需求,并在技術、設備等方面進行持續創新,以此來強化城市配電網在兼容性、安全可靠方面的優化力度。同時合理使用生物能、太陽能等分布式能源,在與電網接入時,需要確保其線容量要高于電源的11%-31%左右。電網系統之中對電源開關進行并網前,需要對其開展認真地檢測,并依據相應的結果,來進行保護工作。如果分布式電源發生了故障時,那便需要在短時間內發掘出現根源,并將其及時解決。
(五)推進城市電網自動化
想將智能電網的管理水平提高,便需要在智能電網的自動化建設中,對城市中的相應任務進行合理的規劃,增強該工作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在進行城市智能電網的建設過程時,還要對其在社會上的適應程度進行考慮,并在經濟、可靠的前提下,選擇出適宜的設備,以此來促進智能電網的建設工作發展。一般情況下,與電網相比較來講,智能電網能夠進行多個設備之間的交流溝通,并使用專業的特定端口,來對信息內容進行轉化,從而達到對電網數據的統一、規范管控。
(六)開展數字化信息建設
在當下的建設工作中,主要使用的是數字化信息建設形式,根據不同階段來開展相應的信息交流工作。在智能化管理中,依據對違約方進行多方面放入細致分析,并在當前工作狀況的基礎上,主動地進行數字化轉變。通過將數字化的管理作為前提,進行招投標工作,并根據當前管理工作的標準、要求進行實施。保障處理工作合理性,才能在招、投標工作的管理控制中,完成自動化的轉變,以此來適應自動化電網的需求,達成其智能化的規劃、建設任務。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時刻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內容,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資源建設工作的創新與優化,讓其能夠滿足當前的建設需求內容,并保障整體的合理與有效性[3]。
總結
從上文中能夠看出,智能電網建設工作,不僅能夠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還能提高人民生活、工作中的質量與效率。通過細致分析智能配電網的技術、智能電網發展與城市配網的規劃改造模式,了解到通過對新能源的合理使用、促進城市配電網朝自動化方向發展、進行數字化信息建設等一系列的形式,在城市智能配電網的規劃與建設工作中,會發揮出強化的效果,并推動城市在經濟發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小璐,趙偉然,古含,等.電網轉型背景下地市級智能電網示范區規劃研究[J].電力大數據,2020,v.23;No.248(02):65-71.
[2]范海雯,徐怡,張沫然,等.智能電網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的運用研究[J].電子測試,2020,000(003):64-65,127.
[3]劉明月,涂崎,汪洋,等.智能電網中網絡切片的資源分配算法研究[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2020,v.18;No.204(08):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