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高俊
摘 要: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新時期語文教學的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充分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重視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通過有效的課內外閱讀來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有其特殊性,開展語文課外閱讀必須要從農村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課外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1-004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1.020
語文學科是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礎性課程,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因此,掌握好初中階段的語文知識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從學習內容看,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需要提高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而學生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寫作素材和寫作技巧不僅要通過課內獲得,更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獲得語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達到260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含適合學生閱讀的各種報刊和圖書,通過閱讀既能夠積累一定的語文知識,還能夠開拓視野,深化學生思維,這對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非常有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當前教育發展并不平衡,在地域、經濟發展水平、教育水平和教育觀念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在我國部分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不容樂觀。要么是對課外閱讀的不重視,要么是課外閱讀資源相對貧瘠,一些學生對于課外閱讀不重視,從而影響了學生課外閱讀,很多學生課外閱讀量不夠,導致閱讀和理解能力較差,這也影響了學生的表達與寫作,進而影響農村地區初中語文教學實效,以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恰當、有力的舉措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內驅力,完成閱讀要求,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實效。據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嘗試,談一談自己認識。
一、當前初中生課外閱讀興趣缺乏的原因分析
以問題為導向是解決教學中存在不足進而優化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發現問題、尋找根源也是優化語文教學的路徑之一。所以要想解決當前農村初中學生在語文課外閱讀不足的問題,就要認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而結合問題采取措施進行優化。
1.認識上的偏差。從農村學生家長的角度來看,很多家長對課外閱讀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家長希望學生心無旁騖地通過三年苦讀,能夠考取好的高中,進而考上好大學,走出農村,改變命運。對于課外閱讀則認為是牽扯精力的無用功,甚至影響了學生文化課學習,所以在課外閱讀上持不支持甚至是反對的意見,這也影響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態度。
2.升學壓力的影響。隨著整個社會對上高中考大學的“狂熱追捧”,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壓力逐漸增加,初中生在日常的學習中課業負擔較重,特別是學習科目的增加使他們每天都需要面對大量的作業,導致學生自主支配時間嚴重減少。受此影響,很多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下降,也有一部分同學因為時間的壓力不得不放棄課外閱讀。
3.閱讀書籍的短缺。對于如何選取課外閱讀書目,在新編制的《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有具體的建議,同時也鼓勵開展整本書閱讀。但是從初中學生的家庭實際狀況看,一部分學生家中可閱讀的課外書籍極度匱乏。而很多學校的課外書配比失衡,可供學生選擇的書目有限,適合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書籍短缺也影響了學生的課外閱讀。
4.社會因素。隨著網絡信息媒體的發展,手機已經普遍進入了每一個家庭,家長在手機使用上對學生的監管和引導不夠,導致很多初中生沉迷于手機,對于課外閱讀不太關注或者沒興趣,這也是影響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因素。
5.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展有著很大影響力。從現實看,很多教師受中考升學壓力的影響,在教學中依然堅持陳舊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也存在迎合應試教育,注重學生卷面分數的行為,教學拓展和延伸不夠,尤其是對于課外閱讀關注不夠,這無疑會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積極性。
二、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策略
閱讀是語文學習不可或缺的環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既能夠用優秀文化感染熏陶學生,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認知與審美情趣,利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因此,結合當前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從學生興趣出發,激發學生主動閱讀內驅力,提升閱讀學習實效。
1.轉變思想,充分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學習效果。要想使學生對課外閱讀有興趣,就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課外閱讀,特別是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
首先,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領悟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這是開展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依據。特別是對于《語文課程標準》解讀的消化,充分認識到開展課外閱讀在當前農村中學的必要性、緊迫性,在此基礎上才能夠調整教學,把課外閱讀指導恰當地融入語文教學中。
其次,學校要利用好家校溝通平臺,特別是定期的線上、線下家長會,每學期的教學開放日活動,通過開展專題性的家長學校講座,教師要向學生家長說明當前初中語文學習中,課外閱讀對于培養學生能力和素養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給家長提供一些具體化、操作性強的建議,如讀書打卡活動,鼓勵家長做好配合與督促,并定期給家長提供課外閱讀的資源,明晰自身職責。
最后,教師可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給學生解釋在初中語文學習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從新課改、新中考的變化角度來給學生進行滲透,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動機。在此基礎上,為了指導學生有效閱讀,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議,提高學生閱讀的目的性,特別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積累,這樣學生閱讀目的性會愈加明確,從而提升閱讀的質量。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主動性,教師有必要建立督促獎勵機制,解決學生自制力較差的問題,同時也能夠通過表現較好的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營造良性閱讀氛圍。
2.優化閱讀資源,滿足學生課外閱讀需求。推進農村地區初中生課外閱讀,需要有一定數量的閱讀圖書作為保障,但是從這方面來看,恰恰也是制約學生課外閱讀的不利因素。當前,很多農村學校基本沒有建設圖書館,而學校的閱覽室或者圖書室也很少向學生開放。據此,農村學校需要結合當前初中語文教學要求,進一步增加課外閱讀圖書儲備,創造條件給學生定期、定時開放閱讀場所。各個班級也要“自力更生”,通過創辦班級圖書角的形式優化閱讀資源,實現班級中圖書資源共享。
教師也要利用好學校給各班提供的班級建設經費,可以結合學生喜好,訂閱一些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的期刊資料,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外閱讀資源。
3.強化指導,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新課改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要想增強語文教學實效,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而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最有力的支撐。對農村的初中生來說,很多學生從小就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再加上缺乏相關的外部氛圍的感染,閱讀缺乏就成為問題。對此,需要語文教師在正視學生現實的基礎上,從學生興趣出發提供必要的指導,逐步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內驅力,從而實現“讓我讀”到“我想讀”的轉變。
從教學實際出發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延展。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功利思想的現狀,教師可以從教學的角度出發,給學生推薦一些課外閱讀資源,使學生真正“動”起來。
其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以及閱讀能力的差異性,因材施教,為其推薦相關的閱讀書目。教師要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讀物,滿足學生個性需求,這樣學生的閱讀內驅力和閱讀興趣才會越來越強烈。
再次,活動育人。針對初中生喜歡表現自己的特點,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課外閱讀情況開展一些有班級特色的閱讀活動,如“我心目中的水滸人物”“漫談西游記”等讀書交流或者讀書成果展示等活動,使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認識,發現自我、展示自我,這也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農村初中學習中更為明顯,教師要發揮教育智慧,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樣且富有實效的語文課外閱讀,不斷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 謝偉鳴.淺談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與素質培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S2).
[2] ? 朱宜媛.“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實驗報告[J].邵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