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閱讀能力也是小學生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一項必備的技能。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對小學生而言,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這一能力也將直接影響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為此,本文重點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快速閱讀法的策略,從而提升小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快速閱讀法? 應用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人們接收的信息和知識不斷增加,傳統的各類書籍和新型的電子信息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們的閱讀負擔。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一、快速閱讀法的概述和意義
快速閱讀,是指以較快的速度在規定時間內獲取文章中有價值的信息,并非是囫圇吞棗,而是在利用視覺運動規律的基礎上有內涵、有內容的閱讀過程。許多人會問:“快速閱讀到底適不適合小學生,快速閱讀訓練是否有效果?”實際上,對小學生而言,快速閱讀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習效率。具體而言,快速閱讀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經過大量堅持不懈的訓練。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抑揚頓挫且有感情地朗讀,這實際上正是培養學生語言認知能力的過程,對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從小學生思維層面來看,快速閱讀能夠消除學生的思維定式,使學生集中精力進行閱讀,從而提升閱讀效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快速閱讀法應用的策略
1.關注整個頁面的解讀,快速提煉文章信息
快速閱讀要求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快速地提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進而完成閱讀任務。因此,在應用快速閱讀法時,教師應轉變傳統以字詞為重點的閱讀方式,向以句子、段落為主的閱讀方式轉變,引導學生關注整個頁面的解讀,包括頁面中的文字信息和插圖信息等,并通過快速閱讀,從文章中提煉自己所需的信息,從而提升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以《春夏秋冬》這一課文為例,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關于一年四季變化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文閱讀。接著,教師引入快速閱讀法,布置閱讀任務:“提煉各個季節的特點,并結合自己的認知說一說各個季節的不同之處。”教師通過這一閱讀任務引導學生快速進行課文閱讀,而在多媒體課件展示的圖片的作用下,學生基本認識了四季的特點,接著帶著問題去閱讀,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教師通過由圖入文的方式,可以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進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2.開展尋找式閱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尋找式閱讀,是指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快速定位自己期望獲得的知識,且不受其他內容干擾,從而實現高效率學習。這也是一種典型的快速閱讀法,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這一快速閱讀法的應用,從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首先,考慮到尋找式閱讀需要學生具備較快的閱讀速度,所以在開始閱讀活動前,教師應結合閱讀內容提出一些問題,或者讓學生自己設計問題,并結合問題去尋找,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其次,在尋找式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在一些針對性的文字上放慢閱讀速度,避免在一些無關緊要的背景描述中浪費過多時間,讓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文章的精華中。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之后再進行一次快速掃描閱讀,因為有一些問題在學生閱讀一遍后,也無法獲得完整的答案,所以學生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次快速閱讀,并在閱讀時圈出或關注重點內容。如此一來,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明確閱讀目標,提升閱讀實效性
快速閱讀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時,教師需要明確閱讀目標,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若學生只是漫無目的地閱讀,即使是閱讀速度快,也只是囫圇吞棗,無法發揮出快速閱讀法提升閱讀效率的作用,無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進而降低閱讀教學的成效,導致學生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知識。因此,在開展閱讀活動前,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主確定閱讀目標,并圍繞閱讀目標針對性地快速閱讀,如此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以《慈母情深》這一課為例,在組織學生快速閱讀后,教師可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的閱讀體會和收獲。有的學生在閱讀后能夠感受到母親的辛苦和生活的艱辛,有的學生在閱讀后能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待學生講述后,由教師歸納總結,讓學生認識到在快速閱讀中既要重視閱讀速度的提升,又要重視文章內涵的把握,這樣才能夠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這種方式既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讓學生明確自身的閱讀目標,進而提升閱讀效率。
4.開展精讀,深入挖掘文章的內涵
快速閱讀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應局限于形式上的速度,也包括整篇與局部的閱讀速度。這要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快速閱讀時,應重視精讀,即圍繞文章的主旨內涵進行具體的閱讀活動,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內容,搭建師生之間的溝通橋梁,并共同深入挖掘文章的內涵和要點。如在《病房的故事》這一課文的閱讀教學中,許多學生會在一開始被故事的情節吸引,但隨著閱讀的深入,學生對高潮部分的感受會更加強烈,其中有一個單獨的段落:“這一天夜里,吉姆死了。”這一段落引出了文章的前因后果,揭露了文章的真諦,即窗戶外面是一堵墻,只是吉姆為大衛帶來活下去希望的編織的謊言,這樣善意的謊言正體現出了吉姆的人格魅力。學生雖然一時無法理解悲傷的結局,但是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精讀,通過深入交流便可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進而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與內涵。
5.結合多種訓練方法,提升閱讀速度
傳道授業應當與時俱進,所以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采取更加有效的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在開展快速閱讀教學時,教師應注意結合多種訓練方法,促使學生主動提高閱讀速度,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首先,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速度競賽,發揮學生爭強好勝的特性,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局面,或者可以通過激勵和塑造榜樣的作用,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其次,教師可以開展復式訓練,即要求學生在閱讀時要保持眼球長直線,讓文字處于視線中,并用手指從左到右、從上向下移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也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文字的內容。再次,教師可以采用擴展視野訓練法,通過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語感。實踐也證明:要想學生愛上語文、喜歡語文,開闊閱讀視野必不可少,所以教師要重視這一訓練方法的應用,并借助一些語文實例、語文瀏覽,開闊學生的視野,進而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與邏輯思維。最后,教師可通過聯想閱讀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這一方法適用于高年級學生,學生在閱讀時會通過大腦篩選、分析和聯想,從而形成新的記憶印象。這一訓練方法可充分發揮學生的閱讀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
綜上所述,快速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基礎能力,也是未來學習與發展過程中一項必備的技能。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針對不同的學生及其特點,采取針對性的閱讀訓練方式。同時,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更加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而不是為了追求閱讀速度囫圇吞棗,并采取有效的閱讀訓練方式,讓學生在快速閱讀時受益匪淺,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高飛飛.淺析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速度[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
[2]馬汝剛.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探析[J].新智慧,2020(14).
[3]孫福初.快速閱讀法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2020(1).
(作者單位:甘肅省正寧縣周家鎮喬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