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洪
摘要:生物是高中教育的基礎學科,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不僅有關于生物科學的知識,還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文化。人們日常的生活與生物學科緊密相關,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 ?人文精神? ?滲透
教師可以在生物教學中利用教材內的知識與人文文化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教育,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將人文精神教育融入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性
在傳統教學中,大部分教師與家長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缺少人文精神教育。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尊重生命、關心他人等人文意識觀念,是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而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就是為引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認識和了解自身,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和良好的人文素養。
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將科學知識與人文精神充分結合,把人文精神滲透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為透徹地理解所學知識,有效培養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滲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是講解教材知識點,這樣不便于學生分析理解課題,所以學生對生物教學無法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針對這一教學問題進行改進,將人文精神與中生物教學相結合。教師要貼合教學內容,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戶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審美教育。例如,在教學生物課程時,教師可以帶學生到動物園、植物園等,創建真實有趣的課堂來滲入人文精神教育,讓學生在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時,更好地理解在課堂中學到的生物知識。
2.合理結合人文精神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教學時,教師要提前將教材內容中蘊含的人文精神素材提煉出來,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需求與人文精神教育進行結合。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許多關于環保的內容,教師可以將生物知識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結合起來。
如在教學有關植物的課程時,學生可以通過學習生物知識,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以及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能吸收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等。在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將適時加入人文精神素材,與知識點進行融合,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樣將人文精神與高中生物課進行結合,不僅會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還會加深學生的環保意識。
3.注重課后總結,加強學生的人文教育
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后總結,這樣有利于學生總結所學知識,培養人文精神。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生物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教師應有效將生物課程與人文精神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運用人文精神素材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合理有效地將人文精神融入課堂,學生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和掌握更多生物知識,還能夠提高和鍛煉人文素養,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入人文精神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加理解生物知識,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莉娟.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J].文存閱刊,2018(2).
[2]牛重娥.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人文精神教育[J].新課程(下),2016(9).
[3]郭青花.高中生物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4).
(作者單位: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學)